宗道
法师
很快就是2021年元旦了,你们都有什么新年愿望啊?
变得更高!
小编
一号
变得更瘦!
小编
二号
变得更美!
小编
三号
宗道
法师
你们的愿望怎么都和外表长相有关啊?
师父你不知道,现在可是拼颜值的时代,颜值高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很受欢迎噢!
小编
二号
唉,可是像我们这样又穷又忙的“打工人”,想要变美真是太难了!
小编
三号
宗道
法师
呵呵,告诉你们一个免费又高效的美容大法吧:念佛!只要念佛,你就能变成全宇宙最美的人!
今天学习第二十一愿:“三十二相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这条愿叫作“三十二相愿”。
“设我得佛”,“假如我成佛”。
“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悉”就是“都”,“成”是成就,“满”是圆满。如果每个往生者都成就圆满三十二大人相,我才成佛。
《会疏》解释这一愿,说:
述曰:上来三愿,广引接十方诸有。今此一愿,誓生后果报。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虽十方来生,顿难具相好。新往旧住,优劣千差;能化所化,相貌悬隔。如彼身子聪明,妄招尼犍蔑视;牛主玄德,犹逢众会轻贱。是缘虽逮得己利,果缚未脱。所以愿言:我国人天,相好平等,无新旧殊,光颜相映,情无适莫。惠心云:“不于百大劫中而种相好业,不于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大弥陀》云:“令我国中,诸菩萨身皆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
“述曰:上来三愿,广引接十方诸有。今此一愿,誓生后果报”,这是讲往生之后的果报。
“佛本何故兴此愿?”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此愿呢?
“见或国土,虽十方来生,顿难具相好”,看到其他的佛国,虽然有众生往生了,但是相好差一点,虽然有的也能慢慢变好,但是不能马上顿现,不能一下就变好。比如我们娑婆世界,从小孩长到成人,需要很长时间,相貌也在变化,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阿弥陀佛说,他的极乐世界不要这样,往生之后相好就顿现,不经过所谓“女大十八变”的过程,只要往生了,就是圆满的相好,跟阿弥陀佛的相好一样,都是三十二相。
本来佛的相好是不拘于三十二相的,《观经》就说佛不止三十二相,而是八万四千相。只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审美只有这三十二相,再细微、再高、再美的,超出众生审美范围的,再美也看不出美了,看不出微妙的地方,所以就只选这三十二相。
“新往旧住,优劣千差”,不论是刚往生的还是早已往生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能化所化,相貌悬隔”,“能化”是其他世界的佛,“所化”是往生的众生,当然差很多,众生跟佛是“相貌悬隔”,天差地别。
下面举了两个公案。
“如彼身子聪明”,“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他特别有智慧,特别聪明。
“妄招尼犍蔑视”,“尼犍”是一个裸形外道。所谓“裸形外道”,顾名思义,就是修道、学道、证道都觉着光着身子的时间越久,越能证道、悟道,他们的观念就是这样。他特别善于论辩,能辩倒一大片,别人都辩不过他。
结果,有一天他碰到舍利弗,舍利弗三句两句就把他辩倒了,因为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嘛,尼犍就甘拜下风,佩服得不得了,他就问舍利弗“你师父是谁?”舍利弗说“我师父是佛陀”。他就想:“做弟子的都这么有智慧,师父一定更不得了。”然后他就跟舍利弗一起到精舍拜见佛。
结果他没见到佛,在半路上见到另外一个人,是一个长得特别庄严的尊者——难陀,难陀也是佛的弟弟,跟佛是一个血脉的,长得特别好。尼犍一见,当下就觉得“这个人长得太好了!身相庄严,威仪也好”,然后就把舍利弗丢到一边了,就给难陀磕头,“我要做你的弟子,跟你出家”。
这就是“妄招尼犍蔑视”。这样一对比,他觉得舍利弗长得不好,难陀长得很好,就蔑视舍利弗,因为他很重视仪表和外在,这跟裸形外道的习气有关。总之,这是因为长相引起内心的高低不平。
第二个公案,“牛主玄德”,这不是刘备,不是刘玄德。“牛主”就是《阿弥陀经》里的憍梵波提,因为他前世戏弄出家人,所以五百世堕为牛身。这一世虽然脱了牛身,得了人身,但是牛的习气还在。牛有什么习气?反刍,东西吃下去,过一会儿又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所以,他的另一个名字就叫“牛主”。
为什么叫“玄德”呢?因为反刍看上去很不好看,嘴总是动,还有声音,让人觉得缺乏威仪,但是他有很深的德行,因为他很早就证得阿罗汉果了。“玄德”,“玄”是黑色,意思就是看不见,因为他的德隐藏在里面,从外表看不出来。
但是结果怎么样呢?“犹逢众会轻贱”,他走到哪里,不论是居士还是僧人,都瞧不起他,都说“这人怎么这样啊?”都躲着他。后来,佛怕他影响僧团的形象,就说“算了吧,你别在人间了,赶紧去天上吧,去天上应供”。因为天人有天眼通、宿命通,一看就知道他是大德,不会说“因为你总是反刍,我们瞧不起你”。所以,憍梵波提现在还在天上应供。
这两个公案,都是因为长相、威仪不好,被人瞧不起。
“是缘虽逮得己利,果缚未脱”,这样的人虽然证得阿罗汉果,已经解决自己的问题了,但是还没有成佛,习气还在,还是受束缚,“果缚未脱”,威仪上就有缺失。
“所以愿言:我国人天,相好平等,无新旧殊,光颜相映,情无适莫”,往生者都一样,相好平等,不论是新来的还是早已往生的,长得都一样。“情无适莫”,就是不会让人起憎爱之心。
“惠心云:‘不于百大劫中而种相好业,不于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惠心是一位祖师。按正常来讲,相好和神通都需要自己花漫长的时间修持,积累福德,才能获得。结果到了极乐世界,全都是报得。有修得,有报得。到了极乐世界,全都是报得,只要在极乐世界一出生,就会展现出这个样子。就像鸟生下来就会飞,猪生下来就喜欢吃,喜欢在泥巴里打滚,鱼生下来就会游,这是天性、本性。极乐世界的相好、神通都是这样的。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这出自佛性。谁不爱美?不仅女人爱美,其实男人也爱美,都一样。只要是人,都爱美。阿弥陀佛充分了解我们的心理,所以就满足我们,让我们美到极致,美到圆满,美到不能再美,所谓“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是恰到好处。
人的长相,从根本来说还是源自内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外在的一切一定是内在的反映。从中医来讲,肝不好,脸色就青;心脏不好,脸色就红;肺不好,脸色就白;肾不好,脸色就黑。当然,这是指大体的状况,也可能有别的情况。所以,内在的脏腑有问题,外表一定有显示。
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一切的外在显示一定是内在的反映。极乐世界也一样,极乐世界的众生之所以有三十二相,有种种相好,是因为内在具足德,有德就有相,这叫“德相”。
什么样的德才有这样的相呢?是转轮圣王的德吗?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是阿罗汉的德吗?是菩萨的德吗?都不是,其实是内在有佛德,才会显示出三十二相。正常来说,菩萨修行佛法,三大阿僧祇劫已满,第一大阿僧祇劫修到初地,第二大阿僧祇劫是从初地到七地,第三大阿僧祇劫是从八地到成佛,已经圆满了。这时候,他还要继续“百劫种相好”,就是花一百个大劫的时间去修相好。
每一相都需要一百种福来庄严。举个例子,比如全世界的人都得病了,这时候有一个菩发明了一种药,救了所有人。这还不够,还要扩充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都得病了,快要死了,这个菩萨救活了每一个人,这就算一福。
然后,一百种福合起来,以这样的福德,成佛之后会彰显出一相,所以很不容易。如果现在谁有三十二相中的任何一相,都值得我们去拜一拜,那是大菩萨。
摘自书屋讲座
《无量寿经大意》第16课
释宗道讲于2020年11月
赞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