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老人言 | 唯有道者得天下

今現在說法

 點擊上方聆聽

 

【原文】

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

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

徹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

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得天下也。

——《群書治要》卷三十一之《六韜·武韜》

 

【譯文】

為天下謀利益的,人民就歡迎他;

使天下人受禍害的,人民就反對他;

關心並為天下人謀生存的,人民就感戴他的恩德;

使天下人遭到殺戮的,人民就要毀滅他;

對天下進行治理開發的,人民就歸附他;

造成天下人窮困的,人民就仇視他;

使天下人安居樂業的,人民就依靠他;

使天下人遭受危難的,人民就危害他。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夠得到治理天下的君主位置。

 

【釋義】
古聖先王德行堪為聖人,他們時時都是以天下人民的利益,來考量、來度量的。決定不會因為自己一時的憤怒,而損害了整個國家的公益、整個國家的利益,他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國家如此,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面,時時以大局為重,為整個團體著想。任何人跟我們的恩恩怨怨決定包容,決定不會因為私怨、私仇,而障礙了公家的事情。這是公天下,這是為人民著想的人,決定不會做的事情。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0集)
蔡禮旭老師 2011/6/25
 
假如我們有這樣的心境,在一切境緣當中,就懂得為團體想,不能製造衝突、對立,要以和為貴。「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句也是談到了很多君王,他會因為一時的氣憤,發動幾十萬大軍去打仗。那幾十萬人的兒子,都在這個生死的關頭上,而且每一天吃的糧食,都是國家重大的負擔。以一個私怨,最後國家有這麼大的負擔,這不是聖明的人會做的事情。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0集)
蔡禮旭老師 2011/6/25
 
「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他獨佔天下利益的人,他私心太重,私字當頭小人,最後就失人心。所以《大學》講「財散則民聚」,他愛護所有的人,向心力非常強;「財聚」,他只顧自己,「民散」,甚至最後就要被推翻掉。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03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19
 
「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所以留名青史的聖王,聖哲的這些君王、帝王,他必然先做到的德行就是公心,沒有私心。「公則天下平」,天下人很佩服他,因為他公道,平就能和。「嘗觀於上志」,他曾經看這些,上志就是古代的這些經典、古籍。「有得天下者眾矣」,得天下的人也不少。關鍵是什麼?「其得之必以公」,他之所以能得天下,因為他是公心得天下;後來失了天下,「其失之必以偏」。不管是同一個皇帝,或者是同一個朝代,他的後代子孫失天下就是因為私,他的祖先得天下就是因為公。所以這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所在。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03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19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所以這個是公天下的存心。其實我們想一想,人的福報從心耕,所以他有公天下的心,他才能擁有天下,這個也是因果。這裡就給我們寫得很清楚,天下絕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與天下同利者,則得天下」,能和天下人共用利益、共用幸福的人,這個人可以得天下。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03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19
 
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他一直在想怎麼讓老百姓得到幸福快樂,他這分仁愛心感得老百姓也替他想,「我們怎麼做才能對國家有利,才能不給君王添麻煩。」這個都是感應,「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天子、君王為國人天下謀福利,自然感得天下人對他的愛護、愛戴跟尊重。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103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19
 
「文王問於呂望曰」,就是向姜太公請教。「為天下若何?」治理天下應該怎麼做?「對曰:王國富民」,強盛的國家讓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霸國富士」,這個霸國應該就像春秋五霸,國家比較強盛,士是指一般的讀書人,能夠有好的生活。「僅存之國」,就是能生存下去,但是也不怎麼樣的國家,只能生存而已,「富大夫」,讓他的高官都有好日子,都有富貴。「亡道之國」,一個國家要滅亡了是什麼狀況?「富倉府」,就是只有他國王的家很有財富。「是謂上溢而下漏」,就是國君很有錢,但是底下的老百姓很窮困,這個國家就要滅了。
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18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3
 
積財傷道!所以所有要亡國的國君都積累很多錢財為自己私用,最後人民就推翻他了。「文王曰:善。」文王說,講得太好了!姜太公馬上接話,講得太好了,接著姜太公說,「宿善不祥」,既然是好的道理,趕緊去做,不做了就不吉祥。這個宿善,一個善的事情聽了,隔天才要去做,這不吉祥,馬上去做。文王不簡單,聽了以後,「好!」當天就幹了。「是日也,發其倉府」,把他的倉庫打開,「以賑鰥、寡、孤、獨」。對於有德行的人的話從善如流,用師者就王了。
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18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3
 
我們看到讓國家動亂的這種君主,他不善於治國的,問題出在哪?只顧著擴大自己的地盤國土,而不用心的自己學仁義,以至於用仁義來教化人民。都是在追求他的欲望,致力於佔據他高的位子、權力,而不致力於道德修養。而這是捨棄了他的國家能長存、長治久安的條件,反而是去造就它滅亡的條件。從這裡看到,人有福分而沒有德行跟智慧,真的是很可悲,也很愚昧,所造的事都是讓自己毀滅、讓國家毀滅。從這一句話我們也感覺得到,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道德仁義,有了道德仁義每個人心安了,每個家庭幸福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哪有可能不社會安定、國家昌盛!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8集)
蔡禮旭老師 2011/6/18
 
「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這是菩薩示現做國王,有地位、有財富,所以是「有大功業」,功是指地位,業是指財富,「為苦眾生而作其主」。一定要救濟苦難眾生,你在這麼高的地位,你所領導的群眾你不能不照顧他,他在那裡受苦,你怎麼能夠忍受?中國古聖先賢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站在最高領導地位的人,先要讓人民離苦得樂,自己才會享樂;人民沒有離苦作樂,你怎麼能忍心去獨樂樂?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1集)
淨空老法師 2015/8/9
 
「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苦難眾生他心裡不平,他來罵你,來批評你,來咒你,你不能生瞋恚,你要生瞋恚,就造成動亂,社會動亂。所以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他能忍受,他不會去懲罰這些人,怎樣?教化他,感化他,幫助他,救濟他。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教育他,所有的問題的根都是教育,不教他怎麼懂?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1集)
淨空老法師 2015/8/9
 
「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居上位的人,有財富的人,應該要幫他拔苦,應該要去救濟他們,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瞋惱」,不能生煩惱,不能生瞋心。「是故我今悲心憐湣,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菩薩有大慈悲心,菩薩能忍受,忍受的同時,菩薩認真去幫助化解問題。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1集)
淨空老法師 2015/8/9
 
從前,我們看看古代,諸位念古書你就能明瞭,古時候帝王將相仁慈博愛,念念都是為人民解除困苦艱難,幫助人民安居樂業,後人稱為古聖先王。他行的是王道,教化眾生倫理道德,他自己所行的是社會大眾的榜樣,儒家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他這三個字做到了,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太上感應篇(第182集)
淨空老法師 2000/3/23

聆聽更多「老人言

治理好天下的六項條件

如臨深川 如履薄冰

通曉吉凶 順應天時

慎重對待有缺點的人

敬賢用諫 謙下於士

言行相副 天地無私

一句應銘記終生的話

得人者昌 失人者亡

天子者,天下相愛如父子

愛天下者久天下,仁天下者化天下

如何對待賢能之人

上下不覺,其亂至矣

無倫常法度,此國之大妖也

義勝怠者王 怠勝敬者亡

六守長則國昌 三寶完則國安

任賢用忠 兼聽則明

害民者有罪 進賢者有賞

取誠信 去詐偽

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

禍福在君 不在天時

樂生而惡死 好得而歸利

同憂同樂 同好同惡

濟人之急 救人之患

仁之所在 天下歸之

善惡報應 禍福相承

劫由業成 業由心生

2
文章点评
2021-02-11
學佛答問 | 怎樣才能夠福慧雙修?
 問:請問怎樣修福修慧?答: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都願意知道。修福就是斷惡修善,在斷惡修善裡面不執著就是修慧。佛教導菩薩修六個法門,這是一.. <详情>
2021-02-11
念佛成佛 | 一生持齋念佛卻不能往生,是什麼原因
問:北京易居士問,他說佛經上說,若有人一生造了很重的罪業,如果臨終能懺悔念佛,佛都會來接引他往生。可是為什麼又會有人念了一輩子的佛,臨終時卻遇到許多.. <详情>
2021-02-10
學佛答問 | 念三千遍《無量壽經》,可以保證往生嗎?
問:許多師兄弟聽說只需要念三千遍《無量壽經》,保證可以往生。因此為數不少的人都以念經為主、念佛為副,但也有人提出異議,請問何為正確?答:這裡面確實是.. <详情>
2021-02-10
念佛成佛 | 佛與魔放的光有什麼不同
問:佛心清淨所以佛身能放光,我們心不清淨,所以心光透不出來,可是魔也能放光,他放光的原理是什麼?答:其實你不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放光,沒有一個人不會.. <详情>
2021-02-10
灌顶的意思 | 大經專修
⊙大經專修 | 第490期《秘藏记钞》第七卷,这一段非常重要,这是给我们说出真正灌顶的意思。“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顶义”,这个解释得好。大悲护念.. <详情>
2021-02-09
我們今天念佛,為什麼沒有感應 | 大經專修
⊙大經專修|第489期我们在此地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真来了,他是不是真的从极乐世界来?不是的,因为阿弥陀佛是常寂光,常寂光就在我们面前,没.. <详情>
2021-02-08
念佛成佛 | 常聽到佛號聲,是什麼原因
問:弟子常聽到在很遠的地方有佛號聲,心靜的時候愈近。請問這個境界是好是壞?是否會是魔境?弟子心中不安。答:這是好境界。魔念佛也是好事情,魔就變成佛了.. <详情>
2021-02-05
大經專修 | 夢醒過來了才是真的
⊙大經專修 | 第485期“密教重传承,未经灌顶,不得擅自修习,经轨亦不得擅阅。”密宗的经典,没有受过灌顶不能看、不能学习,所以它对传承非常重视。不像显宗..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