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疏钞
于是器中,辈之品之,成三成九。九之又九,三之又三。又细分之,复应无量。如二部中说。
次明阶等也,辈者,《大本》三辈。品者,《观经》九品。故曰三九。三辈之中,复三辈之,则成九辈。九品之中,复九品之,则成八十一品。辈之无穷,品之不已,则成百千万亿辈品,故曰复应无量。
所以然者,均名念佛,同一往生。而修有事理,功有勤惰。随因感果,地位自别。故《涅槃》说十二因缘,曾无二法,而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
是则诸天共器,食有精粗。三兽同河,渡分深浅。焉可诬也。倘其自负利根,闻说念佛若将浼焉。宁知辈品天渊,存乎其人而已。终不念佛,钝置汝也。好奇负胜之士,幸平气而思之。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辈之品之
前面说具足信愿行就是净土的根器了,这净土根器也就决定了信愿持名能够往生。而往生有三辈九品的差异——“成三成九”。那么这三辈里面又有三辈,九品当中又有九品;如果细微地去分,应该是无量的辈品了。
这在《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以及《观经》里面都有表达。这个表达阐明了往生的阶等。《无量寿经》是谈三辈往生,有不同的因行果报。《观经》是谈九品,所以一般讲三辈九品。这是大略地、概括地去分。
如果进一步分,三辈当中每一辈又分三辈,就是三三得九,九辈。九品中的每一品又分九品,则九九八十一品。那如果进一步细分,往生的辈品里面又可以有无穷的阶等,这个辈品能够无有穷已,实际上可以称百千万亿个辈品。
所以往生的阶位应该是无量的,而不仅仅是三辈九品。为什么说是无量的辈品呢?虽然大家都是信愿称名,都是蒙阿弥陀佛同一接引往生;但在因地当中的修行有水平差异。根机钝的众生可能就从事相上去念佛,叫做事持,事持就是事相上相信。
还有一种根机利的众生,不但事相上相信,而且在理上也很明白;这种生佛平等不二,阿弥陀佛跟我们念佛行人内在的关联,这种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道理等等,他都了了明白,所以他理持的功德就很大。所以修行有从事相上修的,也有从理上契入的。
随因感果
那念佛的功夫呢?,有的是念得很精勤,一天到晚就想着念佛,能够念三万、五万,甚至十万、八万,早上两点钟就要起来念佛。那还有一种就是有点懒惰,觉得念“阿弥陀佛”十声就可以往生,那我就念十句就好了。甚至有时候觉得太忙了,连十句都忘了,这就是懒惰。
修行功夫有差异,一天念三万声和念十声,哪会一样呢?如果一样的话,那就麻烦了,那都可以懒惰了。所以肯定往生以后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是随你因地上的行持,而感得往生净土的果报,这种品位是有差别的,是法尔自然的差别,不需要阿弥陀佛安排。
你的辈品包括你感得所见佛身的大小,莲台的形状,从莲华出来的时间的早晚,都是你的功夫和你的善根所决定的。所以同样是念佛一法,所得到的果是不一样的。
这里引《大涅槃经》讲的十二因缘法作为旁证;这十二因缘法是声闻、缘觉、菩萨(权教菩萨),三乘行人都谈的十二因缘法,叫做三世二重的因果。十二因缘法在不同的观察和行持下得到的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下智(这个“下智”就是指声闻)观十二因缘法,因为声闻只是了解人我空,也只知道有前六识,所以根机就比较钝,即便他了解空性也是从分析的角度进入的,不是体空而是析空。所以他所观察的十二因缘法还是在可思议的范围,就是在生灭的范围当中来观察十二因缘,而且是要从一位佛或善知识那里闻法,通过音声才了解十二因缘法的真谛。所以他得到的是声闻的菩提,证的是阿罗汉的果,这叫“下智观者”。
“中智”观十二因缘法,能得缘觉菩提。虽然也在可思议的范围,但是他是用不生不灭的一个观照,来观照十二因缘法这种钩锁关联的关系,这就能成就“缘觉菩提”,得辟支佛果位。
而上智就是能够观照不思议生灭的十二因缘法,打开心量从而能成就菩萨的六度万行,获得菩萨的菩提。
那“上上智”就是能够观不思议不生灭的因缘,能够得佛的菩提。
所以光这一种法就能得到四种不同的证悟。
在《维摩诘经》里讲,很多天人一起饮食,他们的饮食就在同一个七宝的器皿当中,但虽然吃的是同一个器皿里面的饭,这饭却随着每个天人福德的不同,而有颜色的差异,这同样是唯心所现了。
还有“三兽同河”的例子,就是有象、马、兔子三兽都过这个河,那兔子踏得就比较浅,马过这个河就会踏得比较深,而如果大象过这个河就踏到河底了,所谓香象渡河。所以渡过这个河也是有浅深差异的,用这个来比喻同样是执持名号,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善根的差异。修行契入的是事、还是理,功夫是勤、还是惰,智慧是深、还是浅,都能决定辈品的不同。
往期精选
1 | 一个人的人格、修行怎么去判断? |
2 | 十心向往 | 一个修道人要存哪十种心? |
3 | 弥陀疏钞 |《佛说阿弥陀经》是属于菩萨藏经典吗? |
庐山东林寺官方公众号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