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弥陀疏钞】即三即一常乐我净

大安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十八



又,初句明无不照,即用大;二句静无不含,即相大;三、四句迥绝二边,即体大;五句总赞,所谓即三即一,双泯双存,辞丧虑亡,不可思议;末句亦结归自性也。又,初句言照,即般若德;二句言寂,即解脱德;三、四句言寂照不二,即法身德;五句总赞;末句结归,例上可知

这一段是从体、相、用上来解释前面五句的。

第一句“灵明洞彻”,灵觉的光明没有照不到的地方,说明心性的作用广大,叫“用大”。

第二句“湛寂常恒”,这寂静的心体,含摄一切性德。这就是“相大”,相状广大。

三、四两句“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心性远绝两边,有无、向背、善恶、圣凡都不着,这就是“体大”。

第五句是总赞,就是说体、相、用三者即三即一。说“体”的时候包含着“相”和“用”,说“相”的时候包含着“体”和“用”,说“用”的时候包含着“相”和“体”,叫“即三即一,双泯双存”。




什么是“即三”呢?

说“体”的时候,不能说它是“相”、是“用”;说“相”的时候,不能说它是“体”、是“用”;说“用”的时候,不能说它是“体”、是“相”。这三者是有界别的,这就是“即三”。

什么是“即一”呢?

虽然可以界别为体、相、用三,但离开了“体”就不可能有“相”和“用”,离开了“相”也不会有“体”和“用”,离开了“用”也不能显示“体”和“相”,这就是“即一”。

什么是“存”、什么是“泯”呢?“存”是存在、显现之意,也就是“即三”;“泯”是消泯、消失之意,也就是“即一”。

一即三,就是体、相、用。站在体、相、用三者的分别来看,这个“一”没有了,叫“一泯”。

三即一,就是体、相、用这三者的差别相消泯。所以这就是“三”和“一”都双泯。这是从否定性的遮诠来说。

但同时从表诠的角度来说,“体”中包含着“相”和“用”,“相”中包含着“体”和“用”,“用”中包含着“体”和“相”,就是一即三,这叫“双存”。

三即一,这叫双泯双存,存的时候就泯灭,泯灭的时候它也存在。



最后是“非泯非存”,那就不可思议了。这是用遮诠和表诠的方式,最后还是结归到不可思议的自性的表达上。

下面又用涅槃三德来表达。

“灵明洞彻”是般若德,“湛寂常恒”是解脱德。

为什么“灵明洞彻”叫般若德呢?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就叫般若。

为什么“湛寂常恒”叫解脱德呢?离开一切染污之相得大自在,就为解脱。

三、四句“非浊非清,无向无背”表寂照不二,是法身德。离开一切妄念,平等一相,这叫法身。

最后“五句总赞,末后结归”,还是讲涅槃的般若德、解脱德和法身德,都具有涅槃的常、乐、我、净四德。

常、乐、我、净四德包括涅槃三德。三德有因中性具者,有果上修成者,这里是指因中和性具都含摄的般若德、解脱德和法身德。



3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