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道來丨找遍全法界,再沒有比他顏值更高的了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釋宗道 i善導書屋 

小編一號

你在看什麼?

我在看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裡面的演員顏值都好高啊!

小編二號

小編三號

唉,這算什麼啊?我喜歡的一個男歌手,顏值比他們高多了!

哈哈,你倆別爭了。要比顏值的話,找遍全法界,再沒有比他顏值更高的了!

宗道法師

小編們

哇,師父,他是誰啊?

想知道的話,就認真聽我講課吧!

宗道法師

全法界再沒有比他顏值更高的了來自i善導書屋

朗讀丨佛平

今天我們學習《淨土宗略要文》的第十二段文。我們先一起讀一遍。

(十二)唯照念佛之文

十二、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觀無量壽經》雲: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往生禮讚》雲: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我們早課、晚課都會讀這首讚佛偈。這里法然上人只取了這首讚佛偈的前四句,這四句已經足夠把上面經文的意思說明白。

這段經文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裡面的兩句話很多人肯定特別熟悉,“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兩句特別給我們念佛人信心,“我一念佛,佛光就攝取我”。

這段經文出自《觀經》第九觀“真身觀”。法然上人說,如果釋迦牟尼佛在定善十三觀裡選一觀付囑給後世的眾生,一定是第九“真身觀”。因為這一觀最殊勝,一旦觀成就了,十方諸佛都來授記我們,這是最殊勝的。但是在付囑文裡,佛沒有付囑第九“真身觀”,而是付囑念佛,這就令人很詫異。

真身觀原文

我們看看整個“真身觀”是怎麼說的。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在我們娑婆世界,欲界第三層天夜摩天的金是最好的,叫閻浮檀金,我們世間的金在閻浮檀金面前就沒有了光澤顏色。所以,這裡用閻浮檀金比喻無量壽佛身,顏色晃耀,就像善導大師在偈子裡說的,“彌陀身色如金山”。金顯得特別尊貴,特別有氣勢。世間有一首歌叫《北京的金山上》,也說“金山”。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無量壽佛真的像金山一樣,“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由旬”是一種長度單位,一般說一由旬是四十里,也有說是六十里。“那由他”是古印度的一個計數單位,意譯為“億”。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白毫宛轉五須彌”就是這麼來的。為什麼說“宛轉”呢?因為它是一根毫毛不斷地繞,最後縮在眉間,這叫“白毫宛轉”。這根白毫有多大呢?像五座須彌山那麼大。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佛的眼睛像四大海水那麼大。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佛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放出不可思議的光明。

“如須彌山”,每道光明都像須彌山一樣。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後面都有一道圓光,我們成佛的時候也有圓光。阿彌陀佛的圓光有多大呢?像百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我們這個世界在三千大千世界裡,連一粒微塵都不到。

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圓光放出的光明,每一道光明里都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有無數的化佛,光中有佛。

“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每一尊化身佛四周又有無數菩薩圍繞著。

“以為侍者”,菩薩作為化佛的侍者。

觀想到這裡,已經超過人類的極限了,我們用腦子都沒法想像出來。

這時候就講到這一句: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前面說佛的身高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說佛的圓光有多大,圓光放出的光明又有無數化佛,化佛周圍又有化菩薩,這是從整體來觀的。

從這裡開始,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這是觀佛的局部。

所謂“相好”,不是“阿彌陀佛身相很好”的意思,“好”不是形容詞。“相”跟“好”是並列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相”是比較粗的表相,比如佛大耳垂肩,眉間有白毫,頭頂有肉髻,這叫“相”,就是非常明顯的。“好”是比較隱密、微細的。兩者合起來叫“相好”,每一“相”都有很多“好”,它們是並列關係。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

佛的相、好、光明,還有化佛,沒法詳細說明,超出語言文字的極限。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佛身就觀到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這是佛教我們如何觀,不能一上來就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是這樣觀的,而是從三十二相的一相入手。

從哪一相入手呢?“但觀眉間白毫”,第一步只觀佛的眉間白毫就可以了。

“極令明了”,開眼閉眼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這一相觀成就了,所有的相好都同時具足了。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這就是“真身觀”的整段經文。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再說一下“相好”。我們都希望自己長得特別好看、莊嚴,以人道來講,人裡面最好的相貌就是具足三十二相之人。在人道,誰具足三十二相呢?轉輪聖王。

佛學辭典上對“三十二相”的解釋是:“指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佛的化身為什麼跟轉輪王一樣呢?因為即便佛的相好超出三十二相,比如是三十三相、三十四相、三百二十相、三千二百相,甚至像這裡說的八萬四千相,佛完全可以顯現這麼多相,可是我們人道眾生的眼睛、心識能感知的範圍只到三十二相,這就到頭了,再多的相我們也感受不到了。這就好比內存不夠,佛的相再多,但是我們下載不了,看不了。

三十二相都有哪些呢?比如足下千輻輪相,就是腳底有千輻輪;足下安平相,足底很平滿;佛的睫毛很長,叫牛眼睫相,因為牛的睫毛特別好看,很長;佛的牙齒齒密齊平,牙齒非常密,沒有縫隙,一根針都插不進去,而且牙齒很齊,都一樣長,佛有四十顆牙,其中有一顆就在北京八大處的靈光寺,這是北京人的福報。這是視覺上的,眼睛能看到的。

還有梵聲相,這是用耳朵來聽的,佛的聲音非常好聽,“梵聲悟深遠”。

還有觸覺上的,比如我們跟佛握手,就像握到棉花一樣,佛的手如兜羅綿,特別軟,我們的手比較起來都很硬。

佛的三十二相,是平白無故長成這樣的嗎?不是,是修來的。包括我們普通人的相貌,難道是平白無故就長得這麼好看,平白無故就長得這麼醜嗎?是偶然現象嗎?也不是。忍辱得端正,在佛前供花,少生氣,相貌就變好了。

佛也一樣,他的每一相都經過漫長時間的修行。比如佛為什麼是兜羅綿手,手為什麼那麼柔軟?因為他生生世世,當他的父母、師長、朋友生病的時候,他都親手為病人擦拭、按摩​​,所以手就變得很軟。

佛的腳是平的,因為他有平等心,所以感得他的腳是平的。我們普通人的腳為什麼都有足弓呢?因為我們的心不平等。

有句話說“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一百大劫裡修相好。

“其中又有微細隱密者八十種”,這就是八十種好。

轉輪王只有三十二相,但是沒有八十種好。

什麼是“八十種好”?我列舉幾種,比如佛走路像龍王、象王,“奢摩他行如像步”,這是龍樹菩薩形容阿彌陀佛的。總之,就是很有威儀,又很有威勢。

佛的筋骨隱而不現。我們的手腳,都能看到骨頭鼓起來,也能看到血管、筋,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佛的筋骨都在肉裡,不會突出來,隱而不現。

佛的鼻子“鼻高且直,其孔不現”,鼻子又高又直,看不到鼻孔。

佛的眉毛是“眉高顯形如初月”,像月亮一樣,彎彎的。我們的眉毛長得像一團草似的。

“顏容常少不老”,幾百年前看佛是二十歲的樣子,幾百年後看佛還是二十歲的樣子,幾千年後看佛仍然是二十歲的樣子,常少不老。我們就不行,差十年看著都不一樣。

佛的手足和胸前有“卍”字符,這也是八十種隨形好裡的。我們只能用筆劃一下,佛是生來就有的。

“發不斷落”,我們的頭髮一拽就斷了,佛不會掉頭髮。

“諸毛孔常出妙香”,每個毛孔都往外散發香氣,這也是八十隨形好之一。

所以,佛的相好不只是視覺上的,還有嗅覺上的、觸覺上的、聽覺上的。

本文摘自書屋講座《淨土宗略要文》淺釋第7課

釋宗道講於2019年11月

(※圖片跟語音程式因本站網業程式問題,圖片跟語音程式無法照原來樣子轉貼上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南無阿彌陀佛

贊 賞

3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