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一夜,一向天黑就失了人氣的池子邊,忽然人潮湧來,熱鬧得很呢!
2. 四周黑鴉鴉的,張牙舞爪的林投樹下,孤零零一個戲棚子,鏗鈴哐啷的,正上演著好戲。
3. 班主賣力地變化嗓音,給手上舞弄著的布袋戲偶妝扮表情,讓底下高聲叫好。
4. 但是過了好久好久……。“怎麼搞的,這天還不亮?”整戲班子的人精疲力盡,都張大嘴巴打哈欠,紛紛抱怨著。
5. 班主也覺得奇怪:“從來沒遇過這種事啊!一定是她,絕對和她有關係!”
6. 他想起好幾天前,有個化濃妝、穿戴精緻的女人來找他演戲。
7. “演什麼都好,但是請演到天亮。還有,請絕對不要念'阿彌陀佛'這四字!”女人非常有禮貌地請求。
8. 這時,班主看看天色,望望台下振奮的人群,了解了那麼幾分,不覺手頭顫抖,腳尾發涼。
9. 他不管了,心頭一橫,奮力一喊“阿彌陀佛”!
10. 瞬間,“轟”的一聲!戲棚垮了,觀眾不見了。大太陽底下,一片荒涼。
11. 班主知道見鬼了,急急忙忙收拾道具,落荒而逃。
12. “南無阿彌陀佛”真是威力無比,這讓村民主動立石刻字,供奉在水邊,永保平安。
附故事原文:
阿彌陀佛是佛家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也是佛教徒見面合掌祝福和歡喜的問候語。在嘉義縣大林鎮卻有一座阿彌陀公廟,主奉一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的石頭,昨天中秋節也舉行年度的祈安法會,場面相當熱鬧,阿彌陀公廟供奉大石頭的原因,傳說與廟旁的鹿崛溝有密切的關係。坐鎮確保當地居民的生活平安,深獲鎮民重視。
位在大林鎮大林國中前方的阿彌陀公廟,外表看來相當不起眼,廟內主奉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大石題,卻有七十六年的歷史。近年來廟方並在石頭前奉祀佛像及媽祖等多尊道教神像,每年的大拜拜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廟方昨天也舉行祈安法會,祈求鎮民平安順利。
廟內主奉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大石頭的原因,根據大林鎮老一輩的說法,與廟旁的鹿崛溝灌溉溝渠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鹿崛溝在一百多年前開闢引水灌溉後,在日據時期,附近的新高製糖會社(今大林糖廠)前地段,是日本料理等飲食集中地,歌舞昇平,當時有不少日本女孩來此當藝妓,有不如意的藝妓及賭輸的人,一時想不開就跳入深約十公尺的鹿崛溝自殺。
由於有多人自殺,事後流傳多種怪異傳說,因此鹿崛溝也被稱為水鬼窟,所流傳較著名的故事,是這些自殺的人透過手法,僱請布袋戲徹夜在溝旁的林投樹下演戲,並事先要求班主不能念“阿彌陀佛”。班主整個晚上如約演錢,並感覺台下有很多人在看戲,但演了好久好久,人已經筋疲力盡,卻發現長夜一直存在的怪異現象,班主深感有異,再想起事先約定不可說的詞句,便大念一聲“阿彌陀佛”,突然戲棚垮了,天亮了,台下的觀眾也不見了。
由於怪異的事情不斷流傳,在民國五年(1916年)間,鎮民林有志在溝旁豎立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大石頭,並立廟奉祀,有關鹿崛溝的怪異傳說,才逐漸消失。如今水利會已將鹿崛溝疏浚及興建圳堤,傳說只成為鎮民茶餘飯後的話題。廟方在中秋節都舉行拜拜,祈求鎮民平安順利。
1992年9月12日《聯合報》
摘自《念佛感應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