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善心恶心,本性光明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自性真实”,我们的自性是真实的,我们之前讲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的时候也讲过这个观点。从表面上看,我们学般若像《金刚经》《心经》或者是《大般若经》时,就跟这种说法有冲突,是什么冲突呢?《大般若经》讲:任何一个事物,包括涅槃,都没有真实性,都是如幻如梦,都是空性。那么现在又讲:自性是真实的。那这两个说法不就矛盾了吗?


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这里面讲的真实,我们怎么理解?我们不讲复杂的东西,如果我讲复杂东西的话,那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二谛:胜义谛和世俗谛。但我们先不讲这个,人家讲得这么简单的东西,我们把它复杂化就没有意义了。简单的东西就是用简单的方式去解释,简单的东西用特别复杂的逻辑和特别复杂的语言去讲,这是错误的。


那么简单地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贪嗔痴以及很多很多的烦恼,我们没有证悟的时候,在我们的心里就是非常真实的;我们一旦证悟了,这些所有的烦恼全部都会消失的,但是光明和心的本性还存在。所以就是说,烦恼不是真实的,心的本性是真实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是用“真实”这两个字,为什么呢?因为烦恼以及由烦恼投射出来的世界早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那个时候剩下来的是什么?


比如说冰融化了以后,固体的东西不存在了,那它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液体——水。所以冰实际上是假的,水变成了固体,那这个固体是假的,不是本质,是因为环境温度的原因,所以它就变成了一个这样子的现象。所以固体的东西它是现象,它的真实就是液体,所以最后剩下来的就是真实的、本来的面目。


同样的,我们的心现在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是这些烦恼,就像液体变成了固体一样,是某种程度下、某种条件下才变成了这样子,如果我们能够还原它的本质,那时候就没有这些烦恼了,光明和本来的清净才是它的真实部分,就叫作本来面目。所以,无论是禅宗的这些论典,或者是第三转法轮佛经,大量地用“真实”这两个字,反复地用。但是这个跟般若是没有矛盾的。

般若不会讲最后留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它就直接观察当下,比如说你看到的不清净的也好、清净的也好,当下去分析它是真实还是假的。这样以后,无论是清净的、不清净,无论是涅槃或者是轮回,最后都是空性,这是般若的方法。那第三转法轮,它是看到最后留下来的、存在的真实的面目。



同样,比如说我们刚才讲了,水蒸发了,变成了气体的时候,表面上看它就是气体,但是它最后留下来的又是液体。所以水在不同的程度上,如说100度以上的时候,它又变成了气体;0度以下的时候,它又变成了固体。它一会儿变气体,一会儿变固体,但是它最后的时候,无论是气体也好、固体也好,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液体。所以说水的本质是液体,不是固体也不是气体。因为最后的时候,它就显现了自己真正的本来的面目。


同样的,我们的心一会儿又变成了善,一会儿又变成了恶。但是无论是善或者是恶,最终它留下来的是什么呢?是本性光明。所以我们认为心的本性是光明,不是善,不是恶。所以它最后留下来的这个就叫作真实。


那最后留下来的是空还是不空呢?当然也是空。所以它也就跟《大般若经》、《大智度论》和中观没有任何的冲突,要这样子理解。这个道理,不仅仅是理论上,在我们实修的时候,也是特别重要的。要不然的话,这些文字如果你不认真地去学习那没有问题;但你一认真,怎么这个地方说是真实呢?不是说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存在,《金刚经》最后的一个偈子不是说万事万物都如幻如梦吗?


我们平时不认真学习的人,都提不出问题的。但是认真以后就会有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上面,我们听懂了、明白了以后,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哦,这个原来是这意思,不矛盾。

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本义”,本质就是法义。心的本性远离了因和果,佛法就是我们心的本身。“自心是菩提”,我们心的本性是菩提,这和心的本性光明、是佛,是一个意思,“自心是涅槃”,这叫作自然的涅槃。我们要知道涅槃有两种:一个叫作自然涅槃,另外一个叫作人为的涅槃。


自然涅槃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心的本性修和不修都是一样,它永远都是光明的,这跟人为的修行和闻思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叫作天然的、自然的涅槃;另外一个涅槃,是我们通过闻思修,最后彻底地证悟了,那么这个证悟、这种涅槃是我们自己修出来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达到的,这叫作人为的或者是造作的涅槃。通过人为的涅槃就是要达到天然、最原始的涅槃。大圆满里面,这种人为的证悟就叫作子光明,天然的这个部分叫作母光明。所以心的本性是涅槃。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如果在心外寻找涅槃,那在本质上已经错了!

所有语言行动都是“心”在操作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8
文章点评
2020-12-18
证悟是往里看,不是往外看;证悟是简单化,不是复杂化
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说简单,当然不简单,如果简单的话,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证悟了呢?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很难,也没有那么难,为什么没有那么难呢?因为没有那.. <详情>
2020-12-17
广大资粮积累7步骤
下面简单谈谈受菩萨戒的方法。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受菩萨戒仪轨广为宁玛巴修行人所用,我们平时念的仪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他的教派,如格鲁巴传承也有.. <详情>
2020-12-16
证悟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
“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心的本性,当然没有这样的性别之分。“亦无僧俗老少”,心的本性是僧还是俗,还是老或少?这些都是不存在的。“无圣无凡”.. <详情>
2020-12-15
积资考点虽迟但到~
POINT.积资考点虽迟但到曼荼罗修法的注意事项无论哪一种曼荼罗修法,在每次供完之后,就可以拨过一颗念珠以计数,并将基盘上的供品倒掉,以便开始下一次的供修。.. <详情>
2020-12-14
理论随时有可能会动摇,但证悟不会有任何动摇
之前我们也讲过,比如说善恶、增减、垢净等等,是有垢才有净、有生才有灭,所以都是相互观待、二元对立。这些都是意识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心的本性上面是.. <详情>
2020-12-13
【八关斋戒小提示】明天是藏历十月三十
八关斋戒藏历十月三十2020.12.14上师教言这两年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的所谓学佛,只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既不特别地强调下一世怎么样,更不寻求解脱,主要.. <详情>
2020-12-13
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编者按对于生命来说,死亡是俶然的结束。对于生命之外的永恒,死亡便是又一个开始了。虽然我还没有死过,但曾经做临床医生时候,目睹过许多死亡。也送走过很多病.. <详情>
2020-12-12
脑死是否等于死亡?
对脑死亡或神经系统死亡的诊断WINTER【编者按】1968 年,哈佛脑死亡标准首次正式定义了脑死亡 / 神经系统死亡。尽管随后诸多指南和协议等不断修订脑死亡的概念,..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