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生态故事丨海滩生活乐与忧——香港野生水牛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夕阳下的海水浴

天近傍晚时,我开始从海滩上撤退了。

香港的夏天酷热又潮湿。虽然说香港和夏威夷的纬度差不多,但这里多山的地形把海风阻挡在外,却把水汽留下。我一心想着回到处冷气强劲的市区,粘滞在一起的衣服和背包也可以干燥一下。从这个大屿山南边的小村落搭乘巴士再转地铁,回到旅馆需要近两个小时。

就是那么一瞬间,本来已经准备好下山的太阳和云朵携起手来,开始粉刷这个山与海之间的幕布。晚霞将整片天空染成了粉红色,而沙滩、海水和空气都将这粉红色吸收起来,变成一幅像是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场景。

我马上掉头往海滩的尽头赶去。

水牛群还是和我离开的时候一样,趴在沙子上,继续着下午的小憩。然后一只个大的站了起来。我以为它要回后方的草地去睡觉,毕竟水牛不就是在田野、草地上生活的么。

其余的牛只接连起身,好像遵守着既定的次序跟随着领头牛。不紧不慢,往大海的方向踱步而去。

我真是太缺乏想象力了。我拍了一整天吃草的牛、打盹的牛、甩着尾巴赶苍蝇的牛,真正的工作才在这一刻开始呢。

大屿山贝澳

贝澳海滩位于香港面积第一大岛屿——大屿山的东南方。在北开发,南保育的方针下,港珠澳大桥、香港国际机场和香港迪士尼乐园与面积广大的北、南大屿郊野公园共存。大屿山的南部交通受到管制,仅限巴士、大屿山计程车和部分有许可的本地私家车来往。

贝澳是一个沙嘴,几条小河由附近的山流入海或者石壁水塘。海水和河水形成咸淡水交界的地形和生态。贝澳河被渔农自然护理署列为“具重要生态价值河溪”,其中一片淡水湿地为水牛、鸟类、蛙类、昆虫等提供栖息地。

站在高过膝盖的海水里,每一道浪打来,脚就往移动的沙子里陷。我得小心翼翼的维持平衡,哪怕沾上一点海水,相机怕是要报废了。

水牛们比我前进的更深。它们面向大海,簇拥着,几乎整个身子都泡在水里。它们微微抬起下巴,闭起眼睛,享受着海浪每一次的冲刷。

还有什么比睡前的海水浴更能驱除夏天的酷热呢?

危险的海滩

救生员用了望台的扩音喇叭不断示警。本来平静的海滩一下子陷入紧张的气氛。家长们牵起小孩,水里的人们停下活动,注视着一副像是非洲草原才有的场景。

村里冲来一黑一白两只狗,冷不提防的向正在睡午觉的水牛群大声狂吠。水牛们蹭地起身,蹬着沙子跑动起来。危机下,它们庞大的身躯比看起来更灵活。两只狗虽然在身材上无法与对方相提并论,却具备猎食者的气势。它们包抄着、扑跃着围攻着其中一头,就差使用尖牙一口咬下去了。

牛群用上了草食动物与生俱来的智慧,退入水中。身材相对较小的捕猎者们会在水中失去机动的优势。我曾见过野生水鹿对豺狗运用这一招。

家犬或许奈何不得成年水牛,但这一幕还蕴含着另一层真正的危机。因为这群看来温顺的野生水牛有伤人的记录。曾有牛只受到鲁莽游客的挑衅,用角伤害了对方。新闻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流动的很快,“肇事”的牛只不得已被处安乐死。

谁知道被激怒了的牛群会做出什么事来呢?

看《动物世界》时,你总会想:“救救那狮口下的小羚羊吧!”野生动物摄影师们通常默守着不干预自然法则的行规。当然我也想捕捉到更激烈的动作场面,心底里期待着冲突的高潮。但眼下的情形毕竟不同,再这样对峙下去,牛和人的安全都在危险中。

我试着把狗赶跑。幸运的是,黑白二刹虽然凶猛,却十分听人话。其中的白狗跑过来向我得意的摇着尾巴,似乎还期待立功的表扬。

水牛的危机解除了。但你看的出来,它们紧紧的聚集在一起,垂头丧气,惊魂未定。

牛群似乎做了一个决定,它们要跨越狭长的海滩,走到另一头去。

香港野生水牛的来源

水牛( Bubalus bubalis )是在亚洲地区普遍饲养的大型偶蹄动物。 本文提到的野生水牛是驯养水牛的重新野化群体。

在香港尚存农业的年代,本地农民广泛以黄牛和水牛协助耕地,种植水稻。随着经济向工业、金融业的转型,农业和农村也经过巨大的改变。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水田基本被荒废,农村人口流失,大量耕牛也随之被遗弃而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

目前,香港大约有1100只黄牛及120只水牛分布于大屿山、西贡和新界等处。

水牛女士

经过一段小小的长征,牛群终于在海滩的另一头放松下来。

之前我有意与这些野生动物保持着距离。袭击事件后,自觉得与它们增加了信任感,也大胆的靠近。

远处传来叱责的声音。来自一个穿着塑胶雨鞋,戴着袖套的女人,她手里提着一桶草。

“水牛女士(buffalo lady)”,我猜道。这一定是那个在村子里四处张贴警示,呼吁游客不要靠近水牛的人。她们还有自己的爱牛协会和网页。

“我认识它们”,我解释道。这也算不得撒谎,虽然只是第二次见面,我的确曾在海水中和它们一起洗澡来着。

知道不是什么无知的游客后,水牛女士的态度亲切起来。我也向她说明了刚才牛群被狗追逐的事件。

“是那两只一黑一白的狗?去年有新生的小牛,就怀疑是它们咬死的。”她显然很了解情况。“有些人不喜欢这些牛,想让政府把它们迁走。”

因为水牛是野生动物,依法令受到保护。海滩后面这片湿地水牛栖息的湿地也不能开发或是被占用。但要是没有了水牛,湿地将退化成普通的草地而失去保护的价值。

水牛的生态作用

水牛的皮厚而汗腺极不发达,天气炎热需要浸入水中来散热。水牛一些日常活动,包括咀嚼吃草,践踏草地和在泥坑中打滚,使得草地上维持着一定数量的土坑和水洼。这些水洼和水牛的粪便是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乐园,于是又有了蛙类和鸟类来捕食。水牛还可控制植物的数量,防止湿地草场化。

香港米埔湿地特意引进水牛以进行湿地复育的研究。他们的数据表明,在从贝澳引进第二头水牛后,冬季期间的每公顷水鸟数量,是一头水牛放牧时的两倍,水鸟的品种也增加了。

“我想用你拍的照片当作证据,这样便可以向政府投诉狗的主人。”

我当然答应。我还想多了解一些情况,她是个绝好的报道人。

“还有的人看到牛只受伤便向上报告。结果有的牛因为一点伤就要被人道毁灭。所以我自己给它们治疗。”

这我不便发表意见。

“比如那只大眼仔(Big Eye Billy)”,她指着汇入海滩的一条小河边,“在争夺牛群的打斗中失败了,又受了伤,孤零零的一只。”

这里有热心的爱牛人士,有人会感到她们的热爱有些偏激。这里也有把牛群严格视为野生动物的人,野生动物需要保持距离,需要被管理。这里也有不怀好意者,认为它们影响卫生,妨碍了土地开发。

当然,如果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单独给水牛们居住,便没有如此这般的是非。但这里是香港,在有限、狭小的空间里,人与动物在试图找到相处的方法。

我开始觉得,空间局促的何止是香港呢?

整个世界已变得越来越小。有时候我们入侵动物的世界:开垦、修建、观光;有时候动物入侵我们的世界:毁坏农作物,阻碍交通,带来疾病。有时候在有一些地方,人与动物微妙的共处着,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带给我们又美妙又惊奇的回忆。

小结

在香港大屿山南部的偏僻海滩上,有一群野生水牛或欢乐或忧愁的过着日子。

在时隔半年的最后一次探访中,听说孤独的大眼仔沿着公路远行,它去了一趟梅窝,山那边它出生的镇子。回到贝澳后一举打败了头领,夺回了水牛群。虽然脑袋多了一个大伤口,但在水牛女士的照料下似乎渐渐恢复,免于被安乐死的命运。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因为从此后牛群都在大眼仔的河边领地活动,难得去海滩了。

对我来说,这片海滩带来的最深刻的回忆是——小狗偷走了我的鞋。

本文涉及的拍摄项目分别由

国家地理学会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奇野中国

(Wild Wonders of China)

自然影像中国

(Nature Image of China)

提供支持

自然影像中国

生态摄影师

Wayne Wu

来源

自然影像中国NIC

“自然影像中国”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飞羽视界文化传媒、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发起的一个面向大众的自然保护传播项目。宗旨是用影像展现中国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奇观;呈现和认识中国无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与宣传中国自然保护的突出成就。

“自然影像中国”以具体项目的形式组织中外着名自然生态摄影师,拍摄中国最具有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建立“自然影像中国”影像资料库,以多种形式为自然保护、科研、教育、宣传提供影像支持,用镜头语言,讲述精彩的中国生态故事,展示中国自然生态之美。

微信号: NIC-2016

抖音: 自然影像中国

快手: 自然影像中国

新浪微博: @自然影像NIC

投稿邮箱

photosubmission@sina.com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4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