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即使你不相信“佛”,这五件事也千万別做!浅谈佛教“五戒”的无量功德!

青年佛教网


五戒就是: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不杀生。

学佛的人,应当吃素,爱惜生命。凡是动物,都知道疼痛,都贪生怕死,不可杀害。若杀而食之,就造了一件杀业,来生后世,必被他杀。

不偷盗。

凡是他人的财物,未经许可,不可私自拿取。偷轻物,则丧失自己的人格;偷重物,就会害人身命。偷别人的财物,好像得到了便宜,实际上折了自己的福寿;失去自己命中所应该得到的,比所偷的还要多上许多倍。如果是用计谋取,或者是以权势威胁强夺,或者是为人管理财务作弊贪污,都叫做偷盗。偷盗之人,必生浪荡的败家子;廉洁的人,必生贤良的好儿郎。

不邪淫。

凡不是自己的妻室,无论贤良卑贱,都不可以与她行淫。行邪淫就是败坏人伦,就是以人身行畜生的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便做畜生了。世人以女子偷人为耻,不知男子邪淫,也与女子一样。邪淫的人,必定生不贞洁的儿女;谁愿自己儿女不贞洁?自己既以此事行之于前,儿女禀承自己的气分,决定难以正而不邪。不但外面的美色不可淫,即使是夫妻间的正淫,也应当有所限制,否则不是夭折,就是残废。贪房事的人,反而不易生儿女;即使生,也难以养大成人,即使成人也会孱弱无所成就。世人以行淫为乐,不知乐只在一刻,痛苦却牵累一生并殃及子女及孙辈。

不妄语。

是言而有信,不虚妄。妄语,即说话不真实。话既不真实,心也就不真实,就会大失人格。

以上四件事,不论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过。因为体性就是恶的。然而不受戒的人,一层罪过。受戒的人,两层罪过。在作恶事的罪上,又加一层犯戒的罪。若持而不犯,功德无量无边。千万要自勉啊!

不饮酒。

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酒令人颠倒昏狂,胡作非为。以及葱韭薤(音械,就是小蒜)五种荤菜,气味臭秽,本身也不清洁。五辛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能够见到葱、韭、大蒜、小蒜,这些东西因为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吃了后口臭。熟吃发淫,生吃增恚。

十善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这里,前三个是身业(杀生,偷盗,邪淫),中间四个是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后三个是意业(贪,嗔,痴)。业就是事。若持而不犯,就是十善。若犯而不持,就是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得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得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的身。若身口意三业全部都善的人诵经念佛,比三业恶的人诵经念佛,所得的功德要大百千倍。

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也不会错。杀盗淫妄,已经在五戒中说过了。

绮语。

即说风流邪僻的话,让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了,必定会邪淫,而丧失人格,或犯****损害身体。绮语的人,纵使自己不邪淫,也当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来,或作母猪母狗。如果生在人中,当作娼妓。开始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性病一发,则苦不堪言。做人幸有口说话,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幸福呢?

两舌。

就是两头挑唆是非。

 恶口。

 就是,说话凶暴,如刀如剑,让人难受。言语粗恶,发人的隐恶,不避忌讳。伤人父母,是大恶口。

 贪。

 对于钱财、田地、物品,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

 嗔。

 无论自己是不是有理,若他人不顺自己意,便大怒,并且听不进他人善意的劝导。

痴。

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使读尽世间书,过目成诵,开口成章,但是不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说什么人死神灭,无有后世等,都是愚痴。

这十善,总括了一切。如果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3
文章点评
2022-10-13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
做人,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心胸开阔。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戒骄戒躁,消除“骄娇”二气,不把成功和顺.. <详情>
2022-10-11
身心疾病源于自我冲突(荐)
导语:人体内的能量是流动的,一旦用错地方就会形成扭曲的样貌。如果我们没有把生命能量用在创造快乐上,反而把焦点放在创造悲伤、怨怒、悔恨的实相,或过着一成.. <详情>
2022-07-12
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果报
由思想产生行为,由行为才产生果报,所以这个思想是决定我们果报的关键。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 <详情>
2022-06-25
你真的应该投资“慈悲”。
据说,当人们珍视同理心与宽恕的价值、愿意了解他人的观点,并且对所拥有的事物知足时,就是光明时代。当这些价值受到系统性破坏时,你就可以说,世界末日已经开.. <详情>
2022-03-29
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
每天早晨你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人是你吗?可是生物课上老师告诉你,人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也就是说一直在变化,组成你身体的细胞不断在死亡、再生。也许你觉.. <详情>
2021-08-17
上师虽了知你的一切,但不会用神通来裁决你的所作所为
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如果希望自己生起正念,外在因缘是上师的摄受,内在因缘则是始终要作意,作意什么呢?大慈大悲、圆满福慧二资的佛陀以及具有超胜功德的菩.. <详情>
2021-08-11
晋美彭措法王:消尽恶业的四种方法(非常殊胜)
通过《百业经》的学习,应该知道:有些罪业,小乘自宗是无法忏悔的,如对圣者取绰号、享用僧众财产等,果报非常严重,怎样忏悔都是要受报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 <详情>
2021-04-27
​真正的幸福,要靠自己修行!
一个人买再大的房子,再贵的名车,都没有用。要珍惜当下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机会,这个非常难得。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是最幸福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我们..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