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
2019-11-12
复如何知诸有为相。异色心等。有实自性。契经说故。如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此经不说异色心..
2019-11-12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
2019-11-12
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一者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
2019-11-12
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有义此俱唯有喜受。恒内执我生喜爱故。有义不然。应许喜受乃至有顶。违圣言故。应说此..
2019-11-12
已说遍行别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颂曰。◎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论曰。唯..
2019-11-12
已说二十随烦恼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
2019-11-12
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差别故。立为十因。云何此依十五处立。一语依处。谓法名想所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
2019-11-12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
2019-11-12
此十一障。二障所摄。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怕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
2019-11-12
外人难说:如果只有识的话,为什么世间的一般凡夫及诸外道和出世间的诸圣教都说有我、有法呢?论主回答说:..
2022-05-11
成唯识论简介成唯识论,佛教论书。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
2022-12-21
一、成唯识论的过未无体论大乘佛法站在法空的立场,连过去、理在、未来这三世时间的流转,也在否定之列。最早期的大乘学者龙树,把时间的流转化归于有为法的变化之上;所以,他说:若离于去者(运动者),去法(运动..
2022-12-21
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解深密经》与《成唯识论》三自性理论比较唯识论内部存在着种种分歧,这..
2022-12-21
唯识宗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创始人为玄奘,继承和发扬宗义者为窥基。此宗的思想、理论,一般认为六经十一论是依据的典籍,其中《解深密经》、《成唯识论》最为主要。《成唯识论》又名《净唯识论》,10卷。是玄奘于..
2022-12-23
一空宗和相宗成就同一个理境印度佛学经历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产生过多样而丰富的义理系统,一般性、简单化的说法,将其概括为原始佛学、小乘佛学、大乘佛学几类。原始一词表时间,原始佛学即早期的佛学;但小乘..
2022-12-23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一、此论的形成与命名:世亲菩萨作了《唯识二十颂》,并自作长行释之,名《唯识二十论》,以破外道小乘实有外境之邪执,而显唯识无境之妙理。其后又作《唯识三十颂..
2022-12-23
成唯识论释义成唯识论是成立唯识之论。唯识学建立于无着世亲。佛教在释迦世尊涅槃之后,最初声闻乘流行,以证得出世的阿罗汉果为目的。后来乃有菩萨乘兴起。以声闻乘不求成佛,为未到究竟,且其度人的方便亦不广大,..
2022-12-23
《成唯识论》概观《成唯识论》十卷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是唯识宗核心典藉。一、作者《成唯识论》是《唯识..
2022-12-27
成唯识论后序唐吴兴沈玄明撰原夫觉海澄玄。涵万流而浚宗极。神几阐妙。被众象而凝至真。朗慧日而镜六幽。泄慈云而清八零。演一音而悬解。逸三乘以遐骛。体陈如之半器。津有有于鹿园。照善现之满机绎空空于鹫岭。虽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