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性是自身的感应性,它的特征是自身的感应性,不是指向对象的,意识是指向对象的,所以一个是属于意向性心理,一个是属于非意向性心理,这在心理学上是一个重大问题。西方心理学认为意识一定是指向对象的,心理活动、精神活动一定是指向对象的,但是在东方的内证修炼中、在禅修中,我们都有现观,有觉性,有自明性,凡是属于自明性领域的一切法,凡是属于觉性领域的一切心智现象都不是指向对象的,这很专业啊,很专业。
觉性并不给我们的认知、情感等一切内外对象性的世界增添任何东西,也就是说不会污染信息,既不随境所转,也不去增减对象,不卷入不涉入,因此没杂染,因此是自在的、自明的。意识指向对象呢,主体和情感易于涉入,会卷入,会被牵转,获得的知识就会变成我们传统所说的情识(情感的情,认识的识。),就是说有情感性的认识。这样这种认识是有杂染有漏的,有损功德法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