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茶馆将逐篇同享明海大和尚《禅心三无》一书中的智慧篇章,以飨读者。期待转发同享,感恩传达智慧。
处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处理,比如带着几个人,管着一点事,挣着几块钱;广义的处理呢,比如你在家里面管几口人,或许每个人自己管自己,处理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处理。所以佛法有时分你也可以换一个视点来知道它,它也是一种处理的智慧。
我今天要跟我们同享的,主要是我当住持以来的处理体会。当住持从前,我是监院,担任
寺院的平常业务。那时分我没有处理这个概念,仅仅有啥工作我就带头去做。记住每次开执事会,老和尚掌管,我就用本子记,记下来往后就急忙去做。这种处理有点生产队长式的。人民公社时代的队长经常会挽着裤腿下地干活,手上的茧很厚当然必定是贫下中农,地主是当不了队长的,贫下中农的质量里面也许就有亲力亲为这一面。我在当监院的时分大概是这种方式。
在那个时期,我们柏林寺有一批这样的师父。我是做偏于文一点的工作,比如调和呀这些事,也有到第一线去的时分,比如去买东西、跟人砍价、谈合同等等。那时分明基法师,还有明憨法师,也是监院,我们都是生产队长式的。每天早上
8点,我们按时到客堂,就跟上班一样。不管是哪儿来的人,有啥事,我们先问:您有啥事?然后人家说啥事马上就去干,不会想到这事应当归谁管,而是遇到活儿就干。明基师那会儿是管财政,车拉东西到斋堂,他过去就干,就初步卸车。大体上我们都是这种个性。
《管人管事与管心》-处理的智慧
后来叫我当住持,有很多居士包括出家人给我提定见-
出家人里面也有从前做过处理的,有位师父出家从前是个老板,在大学标准地学过处理。刚升座那一年,他跑来跟我讲处理的事,给我上课,还拿一本书给我,我特排挤,觉得这太麻烦了,我说还要学这套东西!后来呢,我们
寺院的师父也给我提很多定见,常照法师提的定见有些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仍是用原来的办法,遇到啥我直接干预就弄,处理疑问第一。遇到啥事,我说,哎,你办吧!常常我分配给常照法师的时分,他就会说:这个事应当是归谁办。真的,刚初步有点接受不了,由于你是领导呀,你觉得好像你一说我们都应当听才对。后来我一想,哎?他说的也有道理啊!从那个时分初步,我就初步正儿八经地思考,看来我得正确对待处理这个疑问了。这是我进入处理情况的心路历程。
那么处理的本质是啥呢?便是对我们举动方式的一种反省、反观和组织。如果没有这些,你懵懵懂懂地去弄,像生产队长那样,就会发作很多疑问;在一个小规划、小圈子里还可以,规划大了就不可。反省往后,依照一种智慧去组织、组合、纠正,便是处理。这却是很符合
佛教的意思,由于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它侧重观照,正本我们从前没有留意的东西,现在要观照、要反省,这便是学佛修行的初步嘛!想通了这一点,我非但没有排挤,反而很快就进入了处理情况,而且不断地用佛法提示自己:我不是要行
菩萨道吗?我要学习一切对众生有利而我不会的东西,这是个必定。你心里要有很多这种必定指令,没商量的,它们便是你发的愿。但是你们知道,我也没有时刻去大学学处理,事实上我也没有看过很多处理的书,只看过德鲁克的列传等。我的学习主要是在实习中学。我有个崇奉,一切的学问都是从人来的,从人的心来的,我们在实习的岗位中、在实习中,只需用心,把握了前人智慧的大致理路,再慢慢地做,就会得到归于自己特有的那种处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