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谈到“生死并非曲终人散的电影结局,而是有更多可能性”,希望大家不要怕死,可能大家会想说:“你是噶玛巴,大概不需要怕死”,从各位角度而言,或许会如此认为;但以我而言,我也会怕死,尤其晚上夜深人静时,想得比较多时,会发现自己仍会生起对于死亡的恐惧。
每人怕死的原因各异,有些人的恐惧源于未知,还有一种是因为死亡时历经的苦与痛,让他害怕。之前我到欧洲瑞士时,在一所大学谈到死亡,聊得非常多,当时谈到“最好的死亡方式”时,有人说是在睡眠中安逝,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或痛苦,可说是寿终正寝,这种死法最好等等。
当时我也分享到,这种“睡眠中死亡最好”的主张,是和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教义背道而驰的。佛教教导我们在面对死亡时,心识要非常清明、有觉知,这样才是最好的死亡,因此许多修行人会发愿说,希望死亡时刻的心智要非常清晰。然而认为“睡着时过世最好”的人会觉得死亡是“不知道自己死就很好”,这是不太正确的。
对于修行者而言,“觉知死亡”是生时重要的修持功课,甚至可以说,一生的修为,就要在死亡时分验收,要能够具有一些修持的征兆。如果是迷迷糊糊地死亡,则一生修行可说就毫无意义了。
也有人在一生中修行并未精进,但在死亡时抓到了诀窍,仍可以有善终,因此在藏传佛教中,是教导我们要“面对”及“觉知”死亡的。
我还记得年幼时有过一次前所未有的经验,当时在西藏,早上和下午例行都要背诵经典,小孩子嘛,口中念着,心中却同时在胡思乱想,当时还没有学习什么无常、空性理论,仅有些听闻,但某一天的早上我突然想到“无常”一词。
也不知为何,翻来覆去地越想越深,体会到无常后,心中突然生起了一阵莫名的恐惧,还记得当时前面还有桌子什么的,但这些东西好像都无端消失了,当时我变得无端的惊恐,因此赶快和老师说,我要出去透透气!
总之,“死亡无常”需由自己去设身处地去体会才行,但我们仍习惯觉得这是别人的事,例如最近美国发生重大枪击案,有五十人受害,我们会谈论到:“其实被害者有四十九人,另一位是枪手”等等,看新闻时可以算得很清楚;但若将生死放在自己身上时,却难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