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付出为因,回报为果

佛教故事

佛说因果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

付出为因,回报为果,因果关系及最终结果却会因人的观念态度发生极大的差异,产生三种阶级不同的境界。

首先,有的人不愿付出,却贪图回报,此为最下等境界:不劳而获。

对每个人来说,幸福的不可置疑的条件是劳动,必须是由自己来进行的自由的劳动。劳动是人所欲求的,当它被剥夺的时候,人便会引起苦恼。但劳动并不是道德,若把劳动当做功绩或道德,就和把吃东西当做功绩或道德一样奇怪。

由此可知,没有人是能不劳动的,不劳而获是令人不安的。

其次,有的人兢兢业业,辛勤劳作,获得了应有的回到,此为中等境界:修成正果。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付出与收获,有付出就必然会有所回报。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目标,达成了个人成就。有的人白手起家,选择创业,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绝不偷懒懈怠,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终于收获了不小的回报。

这样的境界也算功德圆满,皆大欢喜。

然而比修成正果更为高级的境界,便是:大公无私。

这类人竭力付出,却不图回报,像个傻子一样。可是就算周围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他们依然坚持到底。他们不傻,他们都是最可敬最无私的人!

人的付出与收获不一定能成正比,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付出越多就会回报越多。但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什么样的付出比例,将直接决定自己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2
文章点评
2022-09-13
人与狼的恩恩怨怨
巍巍秦岭,婉蜒绵绵数百里,山势高低,苍莽葱郁,终年云雾旋绕。秦岭主峰池峰之下有个小村子,村以峰为名,就叫池峰村,七八十户人家均以耕种为业。峰上多飞禽走兽,特别.. <详情>
2022-09-13
为狗立碑的故事
2003年11月28日下午,刘师傅在菜市场买了一条现已死了的狗带回驾校,食堂的厨师炖了一锅狗肉,预备晚餐时给30多位员工改进日子。肉香四溢,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狗崽们引.. <详情>
2022-09-13
不知时的祸害
有一位长者名叫音悦,财富很多,到了晚年,却因为没有儿子继承他的家业而感到担忧。不过,因为他过去世拔擢的福德所感,在某一天,四种福报居然一同普集。一、夫.. <详情>
2022-09-13
为佛陀剃发的人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十分重视外表的严肃,举动的慈祥,一举一动,考究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姿势。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 <详情>
2022-09-13
牛鼓偿罪脱离轮回之苦
唐朝北台山后,有一座黑山寺。里边住着一位和尚,法名法爱,任当家师的职位。因为职务上的便利,他竟然将四方供养僧众的施物,占为己有。因为包含不少财物,就在.. <详情>
2022-09-13
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地藏菩萨,地是大地,藏是珍宝。大地能承载万物,含藏有丰盛的矿产资源,这是现代人所共知的实际,用来描绘我们的心肠也含藏无量的珍宝,要以孝道来开掘。在《地.. <详情>
2022-09-13
最初的信士
住在迦尸城的一位青年,名叫耶舍,深夜离家,归投佛陀落发。他的父亲俱梨迦长者来日清晨起来,听到家人的陈说,说耶舍夜半无故出走,下落不明,非常慌张,当下即.. <详情>
2022-09-13
如愿化去-祥云大师
高齐祥云大师,乃是并州姓周人家的后辈。在孩提时代就从本州和尚灵询法师寻问有关佛教教义,长大后跟随灵询法师落发。灵询法师想要查询他宿世根机,成心把藏经库..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