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如何在婚姻中修行

藏传佛教Buddhism

我们每一人不可能都有出家的因缘,大都是居家修行,大可不必为结婚之事烦恼。有的怕结婚了会被生活所累从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怕影响自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结婚生育后代也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一定的因缘。结婚我们也可好好修行,就看如何用心了。

婚姻有好的因缘有坏的因缘,不是互相报恩的就是互相讨债报怨的,总之无论是何种因缘我们都要学会在环境中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能够在任何因缘中“忍辱”,以此功夫化解任何因缘。

结婚也是了断我们的一些业力,结婚也是我们渡众生的好事,因为结婚了我们就有家庭,我们可学做一个佛化的家庭,带动周围的人们,给在家学佛的和不学佛的做一个好榜样。无论是恩爱的夫妻还是吵闹的夫妻,我们都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家庭,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一定要有恒心毅力。

自己好好念佛求生净土的同时,给自己的家人和邻里做个好样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你有一定的耐性,如果是恶性的婚姻在改变不了的同时,就得逆来顺受,了断此恶缘,为自己往生做好准备,

同时也不可放弃化解这份婚姻,以佛学的观点清静平等对之,争取佛力加持让家庭改变,逐渐变好,如有可能还能改变成一个佛化的家庭。这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念佛。

所以在家学佛无论结不结婚都要做个好样子,不结婚就要专一修行,不然就要结婚。因为毕竟是在家修行,如果不结婚,人们的闲言碎语很多,会给周围的人带去不好的印象,认为学佛学得都不结婚了,会有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

所以,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都要善巧方便地为大众着想,在任何环境中做个好样子。所以结婚也不是坏事,只要你内心坚定,愿力很强,一心求生净土就好。

至于自己的婚姻是好是坏都不要去管他,都是了断一场因缘,自己在家庭中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份。尽力带动家庭一起学佛,一起觉悟,将来同证菩提,同往西方。

如果不能就自己好好念佛,在家庭中做好父亲和母亲,对儿女也要负责。虽然都是不同的因缘聚合到一起,我们都要用平等欢喜心对待。好缘也好,坏缘也罢,你都要学会把佛法运用到生活中,给人们带去慈悲和快乐,内心一定要平静。

所以结婚也是修行,各行各业,各种因缘环境都是我们的修行之处,所以只管好好念佛,其他的一切随缘,该来的一定会来,一定要平和处之。

在婚姻中修行

1、你可以急着结婚,结果却终其一生活在不幸、争吵及不调和中,这没意义。应该花几年的时间观察可能的结婚对象再作决定,认识一个人要花时间。

2、婚姻的目的应该不止是肉体的接触。如果目的只是这样,当其中一人找到其他对象,心意就会改变。共同生活的原因应该是要以悲心和慈爱彼此相扶持,培养并修持善心。

3、既然你已经决定要过婚姻生活,那么就应该让婚姻变成你生命中一件特别的事。让婚姻生活更有利益、更有效益。有效益意指培养善心、培养安忍,忍受在承事他人时遭遇到的困难。

4、你可以成为对方修持佛法的大助缘,帮助他净除恶业、累积广大的功德,并带领另一半越来越接近成佛。透过布施佛法、了解菩提道次第,令另一半修持菩提道次第。

5、对自己的伴侣要经常这样思惟:如果这个人能获得一切安乐,包括解脱及成佛的安乐,那有多么好!

6、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本在于双方过去所造的恶业。问题是那些恶业的果报。例如妻子与丈夫不和睦,变成彼此的冤家,诸如此类,这种不调和是过去造恶业的果报。

7、当另一半对你生气或不悦、骂你、虐待你等等,修持安忍让自己能忍受伤害,同时体认到这是修持布施的机会,布施你的身体和财产。就算不可能带给每个人快乐,至少他必须不伤害他人,带给他人安乐,对一切众生是无害的。

8、与丈夫相处困难,很重要的是要记得你自己过去世的恶业:在过去你曾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最好记得这点,这样你就不会生他的气。因为你过去世对他很坏,他才对你很坏,而那将使他投生于恶趣。这是如何培养悲心的方法。

9、承事这个人,不要认为这是“我”先生,“我”太太,“我”小孩,“我”父母,那是贪着的表达方式。不要这么想。反而应该觉得他们最珍贵、最仁慈,然后承事他们如同一个想要快乐不想受苦的人。

10、当你们还在一起的时候,用它来培养悲心。某方面而言,这个人在教导你出离心,教导你解脱。他正教你出离轮回、出离贪执,告诉你放下对境之道。在佛法上彼此帮助、支持,使得在一起变得非常有意义。当你放下贪执,就会带来满足,运用这种经验来禅修非常好,这是能在生活中修行的好助缘。

11、离婚如果发生了,就让它发生。不要太心烦,因为这意指你正在经历过去世的恶业,例如邪淫。离婚也可能是离间、造成不团结、造成他人之间分裂的果报,你之所以离婚来自于这些业的果报。

就离婚而言,你必须思惟:“她离开了我,所以过去我所造让他人离开我的恶业已经结束了,被净除了。”你必须用正面的方式看待这种情况,这种方式能带来内心的宁静,变得像毒药离开了你的身体。

12、父母是一种缘,对孩子的一种影响力。许多小孩承袭父母的想法、举止和生活方式,所以父母有很大的责任。如果父母相处和谐,夫妻同修,那么你就已经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如果孩子愿意跟随你们一起修行,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2
文章点评
2024-02-03
原来每个人身边都有护法神
梦参老和尚曾经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在北京有个师父,这个师父不会敲法器,也不会做法师,他要盖庙,也没有信徒。怎么办?他就每天拜地藏菩萨,拜了三年,业障消.. <详情>
2024-01-18
索达吉堪布:有困难,找护法!
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均离不开护法神的大力护持。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都有护法神以显现、不显现的方式来相助,若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战胜一切违缘、圆满一.. <详情>
2024-01-07
佛像突然碎了会不会有什么灾难呀?
学佛是为了解脱成佛学佛不是强制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学佛是为了解脱、成佛。我们学佛的好处就是了知六道轮回的真相,知道除了肉眼可见的人道、畜生道。还有肉眼看.. <详情>
2024-01-01
​出离心,并不意味着是逃避心!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生起了出离心并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为生活与工作也是在了缘、了债。这时生活与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解脱的方法,.. <详情>
2024-01-01
在家弟子如何最快最多地累积福报?
佛经中有记载: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精舍、建造藏经阁、建造僧人的住所、提供僧人的衣物饮食、照顾久病之人、饥荒时节做布施、给外来者提供庇.. <详情>
2023-11-09
宗萨钦哲仁波切:作为一个佛教徒就是要有点“与众不同”!
“今时今日,每当我们祝别人“好运”时,不幸的是,我们总是会将所谓的“运气”与物质挂钩。当然,我并不否认“运气”与钱财或金银等物质相关。它们肯定是有关联.. <详情>
2023-11-09
“瑜珈士”之称不是什么人都可叫的!
恒修瑜伽士境界,并非唯由观察生。这就是真正的瑜伽士的境界,不是通过观察或者思维而生的。这种觉受,内心的那种明了,不是通过观察而生的,不是通过思维而生的.. <详情>
2023-11-09
护法善神是否护持你,差别就是这么大!
你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这个力量不可估量。反之,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比如,若没有善神护法的护持,一万个人去反攻敌人,很难取胜。若是有善神护法的护持,哪..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