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迷悟只在一念之间
但这一念的背后
往往是水滴石穿的修行
如何从烦恼的此岸
度到觉悟的彼岸
诸佛菩萨总结出了六种好方法
也被称为“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似乎并不难
为何会被放在第一个?
经济能力不够,那要怎么布施?
有智慧的布施,到底是怎样的?
布 施
◎ 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施与他人,使他人得到利益。无论我们是用智慧、知识,还是财力、体力,或者是用语言鼓励人、帮助人,只要能让他人从困难中得到利益与帮助,都可称为布施。
佛教中的布施又分为三种
财布施 法布施 无畏布施
财布施
大家通常知道得比较多的是财施,财施还分为内财施和外财施。以自己的身外之物施予众生,就是外财施,最常见的如赈灾捐赠、修路造桥、救助孤儿、助建寺院等等,这些都是外财施。
内财施,就是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乃至以身体、生命进行奉献,就是内财施。佛陀在久远劫尚未成佛时,曾修行菩萨道,曾留下过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典故;而在现代,那些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们,其实也是在行菩萨道。
法布施
法施就是将佛法的道理告诉他人,使其能够了解生死的由来、轮回的本质、解脱烦恼的方法,是真正利益对方的慈悲之心。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千百年来祖师大德舍身求法、弘法度人,都是法布施。我们身边,也有人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法布施。例如助印经书、帮助经书流通、与亲朋好友结缘、以善巧的方式引导他人了解佛法等等,都是法布施。相比解决物质上的困难,法布施更是希望帮助众生解决导致轮回之苦的根本问题。
无畏布施
无畏布施,就是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帮助他们不再感到畏惧,使其心无怖畏而得自在。我们常能看到,在一些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些佛教志愿团体会对当事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创伤进行干预疗愈,还有临终关怀,救助受伤的动物,这些也都属于无畏布施。无畏布施消除众生的恐惧心理,以仁爱慈悲让众生获得了安全感,也培养了我们自己的慈悲心。
经常有人问,修布施一定需要钱吗?看了上面这三种布施就会知道,并不一定。当经济能力不够的时候,用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鼓励,都可以是欢喜布施;一个举手之劳,甚至只是耐心的倾听,为别人行个方便,都可以是方便布施。
所以,布施不仅在菩萨修行的“六度”中排在第一个,也是菩萨化导众生的“四摄”中的第一项,只要是稍有怜悯心、同理心、同情心的人,总能修得起来。
看得见的功德
常修布施有怎样的功德?佛经中有很多记载。但其实,布施的功德不止在未来,其实当下就能看到。
第一,每个人内心都有执着和贪欲,对钱财的执着,对闲适环境的贪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越执着什么,其实就越被这样东西束缚得越紧,心胸也越来越狭窄。而乐善好施之人,会懂得有舍即有得。舍去一分贪执,就减少一分烦恼,得到一分轻松自在。所以,布施是克服悭贪之心最好的方法。
第二,通过财布施帮助他人度过难关、无畏施予人信心、法布施弘扬佛法,可以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喜悦。布施,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通过柔软我们的言行态度,最终柔软的是我们的心,也才能收获到那种无价的喜悦。慈悲心就是在一次次的布施中,得到了滋长。
第三,钱财物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若善用于布施,却可以使今生的福报带到未来。善因结善果,越是懂得布施的人,在生命的轮回中就存下越多的福报,就可以将这种“财富”带到下一世、尽未来际。“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所以即使身为出家人,也都需要修布施。
布施的智慧
在布施时除了慈善也需智慧,慈悲心强的人,容易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善于发现别人需要帮助的地方,从而激发布施之心。智慧的布施,不仅能看到别人的苦难,还能使这种布施变得更自然和有效。
第一,量力而行。和锻炼身体一样,过犹不及,超出自身负荷能力以外,会产生运动伤害。修布施,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体力。尤其是不能因自己想要布施的心,为身边的人带去困扰,反而会导致他们对佛法产生负面看法,甚至断了善根。
第二,要选择符合对方实际需要的布施。佛经中曾有一个典故,佛陀和弟子救下一个饥饿到奄奄一息的乞丐,弟子请佛陀为乞丐开示说法,而佛陀却说对方现在最需要的是食物。待乞丐体力恢复之后,佛陀才对他宣讲佛法。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接受法布施的,所以当遇到病人,我们先布施医药;困顿时,提供经济援助;精神上烦闷时,再给予善法的引导......而不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三,修行重视发心,不管是布施还是诵经,都只是辅助修心的方法,布施时也需要时时观照内心。如法的布施应包含这三种心态:施前明了,施时欢喜,施后无悔。达摩祖师与梁武帝关于“有无功德”的那段公案启示我们,不刻意追求回报的布施,才有真正的功德。
◎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