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宗道法师 | 《十二礼》导读(完整版)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宗道法师 | 《十二礼》导读(完整版)

归西子 2019-07-25

金刚经卷首图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座出土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赞佛偈05:07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学龙树菩萨的《十二礼》,之前我们已经学了龙树菩萨的另外一部著作——《易行品》。

 

一、《十二礼》概述

《易行品》和《十二礼》的分量都不太多,《十二礼》就更短了,只有两三页,十二首偈子。这十二首偈子,除了第一首和最后一首,中间的偈子,第四句都是相同的,“故我顶礼弥陀尊”。所以,这样来看,整个偈子的分量很小。虽然分量小,但是涵义很深。

这次讲《十二礼》,没有什么可参考的资料,古人似乎没有解释《十二礼》的,上人(慧净法师)、师父(某法师)也没有讲过。还好佛恩居士前一阵正好做了《十二礼》的注释和直译,这是我唯一可以参考的。

 

仪式性明显

什么叫“十二礼”呢?我们看它的结构,第一句是“至心归命礼西方弥陀佛”;后面是十二首偈子,就是上面标注了阿拉伯数字的;在每首偈子后面,都有一句相同的话:“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这很像《法事赞》。如果我们看过《法事赞》的话,就知道每首偈子的第一句后面都是“愿往生”,第二句后面是“无量乐”。就好像有两拨人,这边一拨人,那边一拨人,中间撒花;这边的人唱“愿往生、愿往生”,那边的人唱“无量乐、无量乐”,很热闹,每念一首偈子,都有相同的唱赞,像唱赞歌一样。

所以,《十二礼》是一首具有很明显的仪式性的赞偈,很可能是一面礼拜阿弥陀佛,一面唱或者诵这首偈子,过去所谓的“转经行道”,经文就像一篇文章,把经文转成赞偈形式,七字一句,五字一句,很顺的,然后唱出来,很有韵律感,一边转经,一边行道。《十二礼》也有这个意思。

或者我们想象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一边拜佛,一边念诵《十二礼》:先念第一偈,“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佛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然后磕下去,“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起来再念第二偈,“金色身净如山王,奢摩他行如象步,两目净若青莲华,故我顶礼弥陀尊”,又磕下去,“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所以,“礼”就是礼赞,跟《往生礼赞》的“礼赞”意思一样。当然,古人的礼跟今人的礼,或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礼,都有一些变化,每个时代都不一样,可以按照时代的习惯有一些变化。

 

涵义甚深

像这种赞偈,它表面看起来是很随意的,像是诗,属于直抒胸臆的,心里有什么就唱出来了,就作了这些文字。但实际上,它背后却有非常深的教理在支撑的;像龙树菩萨,他是当生证得初地的,所以《十二礼》里面也有龙树菩萨的甚深境界和证量。所以,《十二礼》的内涵非常深,所谓“微言大义”,文句很简单,但是背后的意思非常深。当然了,我们今天是导读,导读就是引导一下,肯定无法将妙义全部说出,实在非我境界,除非我往生了再回来讲。

 

依净土三经而造

龙树菩萨造《十二礼》,是根据什么造的呢?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吗?其实,里面每一句要表达的意思,都不出《净土三经》。待会儿我们学的时候就能发现,它跟净土三经是吻合的。

 

属于礼拜正行

善导大师把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归为五类,就是五种正行。哪五种呢?其中一个就是礼拜,专一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就是礼拜正行;礼拜阿弥陀佛之外的其他佛菩萨,都属于杂行。第二个是读诵正行,就是专一读诵净土三经,这就是正行;读诵净土三经之外的经典,都属于杂行。第三个是观察。第四个是赞叹供养。第五个是称名,称名就是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的佛菩萨名号,就是称名杂行。

所以,《十二礼》表面上以礼拜正行为主,但其实同时又有赞叹供养正行,也有读诵正行在里面。

在五正行当中,学我们本门的人,一般会特别注重称名;对称名之外的,多少不那么上心。其实,称名之外的其他四种有些情况下也都挺重要的。比如礼拜、观察、读诵,这些其实是我们能够促进专一称名、一向专念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称其为助业,助成一向专称之业。比如我们今天来这里学习《十二礼》,基本可以划归到读诵正行,或者是观察正行;如果没有读诵、观察,不去思维净土的教义,极乐世界是怎么样啊,阿弥陀佛是如何慈悲啊,一般人就很难把这句名号念到寿命结束的那天,所以这些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内心对阿弥陀佛有信仰,外相上总是会有所流露;你说你内在对阿弥陀佛有信仰,但是外在完全看不出,那不可能,那说明你内在可能是假的,内心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仰,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流露在口业上就是赞叹,开口就是“阿弥陀佛如何如何,极乐世界怎么样怎么样……”,不会讲“药师佛怎么样”;流露在身业上是什么呢?就是礼拜。看到阿弥陀佛,就情不自禁地磕头礼拜,很自然地归投到阿弥陀佛的脚下。

 

译者

龙树菩萨毕竟不是中国人,《十二礼》最初是用梵语写的。在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作禅那啒多的高僧,是他翻译的。这个高僧,我仔细查了一下,查不到别的信息,也没听说他翻译了别的经典著作,只是在迦才大师的《净土论》里对他提到过一笔。龙树菩萨就不介绍了,因为之前介绍过很多次了。

 

二、《十二礼》导读

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书法:佛故 

(一)第一偈

下面是第一首偈子:

稽首天人所恭敬,

阿弥陀佛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

无量佛子众围绕。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首偈子,如果有人去过弘愿寺,在弘愿寺住过,会特别熟悉。因为每天早课之后会回向,把早晨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大众。在念《回向文》之前,法师会跪在来迎殿中间,两边是大众,中间对着阿弥陀佛接引像的下面,拿着话筒说“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佛两足尊。今有大众功德回向……”,就是这样的。

这首偈子跟后面的不一样,第四句不一样。后边的每一首偈子都有“故我顶礼弥陀尊”,但是这首没有。为什么不一样呢?这首是总的赞仰,也是发语偈。

既然是《十二礼》,所以上来就是一个礼——“稽首”。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有一首偈子说:“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天中天”就是佛。这是苏东坡写的,写完叫人拿给佛印禅师看。结果佛印禅师回了一封信给苏东坡,信上就俩字:“放屁。”然后苏东坡就驾着小船去找佛印禅师了。佛印禅师说:“你还八风吹不动呢,一屁过江来。”

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一上来也是“稽首”,“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稽首”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就本有的一个词,而且比较早。中国人比较讲究礼,儒家有《礼记》。中国古代有“九拜”,就是九种礼拜人的方法,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礼拜方法。“稽首”是九拜里最隆重、表达敬意最深的一种。

“稽”这个字就是“停留时间长”的意思,人拜下去头要拜到地上,或者头触碰到手,要停留一段时间,来表达拜的人对所拜对象的敬意,这是“九拜”里最隆重的一种。

“九拜”里有很多是头不着地的,头还没碰地就起来了;有一些是头碰到地了,但是停留时间很短。我们看过去文人写信,最后经常说“顿首”,也是九拜之一,“顿首”也是头着地,但是不停留,马上就起来了。很多文人虽那么写,但未必真的会顿首,就跟书法家最后落款写“沐手恭书”是一样的意思,不一定是真的洗了手才书写的。

 “稽首天人所恭敬”,这里的“天人”,不能把它局限理解为“天上的人”,那就错了;理解成天道、人道,也不对。它是以天道、人道来代替一切众生的意思。比如在今天某个大和尚往生了,我们也说“人天眼灭”,“人天眼灭”不是说人道和天道的眼灭了,而是说一切众生失去了依怙。还有《三宝歌》说:“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这里的“人天”,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是“一切众生”的意思。

所以,“稽首天人所恭敬”,就是我所稽首礼拜的对象,是一切众生都应当恭敬的佛中之王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两足尊”,稽首的对象就是阿弥陀佛。“两足尊”, 皈依的时候有一句“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呢?福报和智慧,福报是圆满的,智慧也是圆满的。

我们拜佛的时候,有一个动作:拜下去的时候两只手翻掌。“足”,既有“脚”的意思,又有“满足”的意思,就是福报和智慧都达到圆满。所以,手捧佛足就是去承接佛所拥有的福报和智慧。然后双手再一翻转,就是把我们从佛那里得到的福报、智慧再普皆回向给大地众生。

礼拜佛的功德很大,过去很多寺院的大雄宝殿都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礼佛一拜,罪灭恒沙”,下联是“念佛一声,增福无量”。

在《法华经》里有这么一段: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看见佛,没有礼拜,甚至头都没点一下,只是合一下掌,可能不太信佛。

“乃至举一手”,或者这个人没什么信仰,连合掌都不会,或者不屑于合掌,就对佛招一下手,就像人跟人打招呼似的,“嗨!”

“或复小低头”,或者手都不抬,就低一下头。

我们有时候在路上见到熟人,也低一下头。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慢慢地就见到很多佛。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最终都能成佛。

就这么一点善根,善根很微薄,但是这个很微薄的善根可以转倍,越转越大,就因为他跟佛招了一下手,或低了一下头,最后都能成佛。《法华经》还有“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但是,这倒不是说当生就能成佛,是结一个远因,种一个种子。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阿弥陀佛在哪儿呢?就在微妙不可思议的极乐国土,那里有无量无边的弟子,重重围绕在阿弥陀佛周围。

经典上讲到这类场景的有很多。比如《阿弥陀经》里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佛在《阿弥陀经》里,三次劝众生要往生极乐世界。第一次劝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是第一次。佛接下来给出的理由是“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很重要啊,谁不想去一个都是善人的地方?如果把你派到叙利亚,到处都是恐怖分子,每天子弹在街上飞来飞去,耳朵听到的都是炮声,人人都是一点就着的,你愿意去吗?

所以,孔子说“里仁而居”,人都要找有仁德的人做邻居,何况是我们未来世要去的地方呢?佛肯定给我们选择最好的地方,所有人都是最好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地方。

在北京,来到善导书屋的感受,跟你去火车站、飞机场能一样吗?绝对不一样的,这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啊!虽然我们也不见得善到什么地步,但是相对而言,每个人会祥和很多,人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稽首天人所恭敬”,“恭敬”这个词让我想到《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的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这是十条里的第一条,上人概括得非常好。

一个念佛人,他往生之前,处在各种关系里,所有的关系,用这三句就概括全了。无非就是众生跟佛的关系,这是最根本的;还有众生跟众生的关系,就是我跟他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我跟我的关系,这个很多人会忽略,自己跟自己是一对关系,我们以为不需要调整,其实怎么不需要呢?

以前我们编辑部的一个居士,在编辑部工作了一两年,后来出家了,现在是法师。出家两年了,发微信给我,说“哎呀,特别纠结”,每天对自己都不满意,每天都活在纠结里,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但是自己却是那样的,总是达不到她心目中期许的那样,总是拿着算盘在算,当下的自己跟理想中的自己差多少。这就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啊,很重要的。

我说:“你就不能洒脱一点吗?你就不能发扬一点‘泼妇精神’吗?你好好想想,泼妇是什么样子?”我这么说是有点对治她的意思,对你们可能不会这么说,但是对她来说,我就希望她变成一个“泼妇”。泼妇是什么样?“爱咋咋地,怎么看我都行,我就撒泼无赖”。很难想象一个泼妇会自己跟自己打架,她只会跟人家打架,对不对?她会完全发泄出来。

所以,对自己要谦卑柔和。你都已经认定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了,又何谈你能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不要有那么高的期许。你纠结的过程,也是佛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本来可以过很安心自在的生活,不需要纠结的。

这两天我把《济公》那个电视剧翻出来看了一遍,细细体会济公的那种洒脱、无畏、游戏人间的状态。我忽然觉得,念佛人都本应该过得像济公那样,无烦、无恼、无牵挂。为什么念佛还那么纠结呢?在道理上,每个念佛人都能过济公那样的生活,因为我们人生最大的一件事解决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当然,我们重点说的是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态度是什么,我们怎么看待阿弥陀佛,就是四个字“恭敬信顺”;尤其是后面两个字,“信顺”。普通人对阿弥陀佛也很恭敬,毕竟是佛嘛,没人敢不恭敬。但是,很少有人会“信顺”,他宁可信自己,顺自己。

释迦牟尼佛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没有对我们提任何高的条件、要求,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有能力救我们,阿弥陀佛要救的就是我这样的众生,就是我这样整天纠结、想撒泼都撒不出来的众生,要能信得过,信佛救的就是我,就是当下的我。不是我们调整成什么样,画画妆,弄个好看的样子。阿弥陀佛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我们直接来就可以了,阿弥陀佛能保护我们。直接来,不要换衣服,也不要化妆。奈何有人就是信不过,宁信自己不信佛。

以前有个清佛老法师,他的口头禅就是“恭敬不如从命”。对阿弥陀佛不要只是恭敬,“恭敬不如从命”。佛是让我们往生他的极乐世界,你就从了吧!有人是恭敬佛了,但是敬而远之:“佛,我很恭敬你,但是我们保持距离吧,不敢离你太近”,那不行,要“恭敬不如从命”。

有一位莲友,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公司要有公司的文化,于是他就创造了一个“三本文化”。是哪三本呢?本分、本职、本命。其实想一想,“对弥陀恭敬信顺”不就是本命吗?“对他人恩慈体贴”不就是本职吗?“对自己谦卑柔和”不就是本分吗?“三本”配这三条简直天衣无缝。

 

(二)第二偈

书法:佛故 

第二首偈子:

金色身净如山王,

奢摩他行如象步,

两目净若青莲华,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是在讲阿弥陀佛的什么呢?首先,他的身像一座巍巍的高山,像须弥山一样。其次,“奢摩他行”,“奢摩他”是什么?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往生论注》后面都会讲到,“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毗婆舍那”就是“观”,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止观”。“止观”是中国字,在梵文里就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这两句,佛恩居士是这么翻译的,是白话直译:“佛的真金色身,清净高显,像须弥山王一样;寂定之行犹如象步悄无声息。”这是一种解释方法,应该还有别的解释方法。

大象在佛教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意象。昨天有一个北大哲学系的博士来书屋,他是研究佛教植物的,比如莲花啊、菩提树啊等等。其实也可以研究研究佛教的动物。

大象在佛门里是一种很尊贵的动物,古印度的风俗也是这样,会在大象身上披特别好看的璎珞,各种装饰等等,然后请尊贵的人坐在大象上面,大象就一步一步地走。

大象走起来跟其他动物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就是慢,一慢就很稳,稳就重,显得有分量,“君子不重则不威”。

有一次,一个莲友在地铁上看现在特别流行的《延禧攻略》,她是快放,加速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我以前不知道还有这种看法,很好奇。我跟着看了一会儿,就说:“你发现没有,一加快,很稳重的一个人就变得不稳了,变得心浮气躁了,说话也巧言令色的模样了。”所以,慢就稳,什么东西慢半拍就显得很稳,一快就不行。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入胎的呢?骑着六牙白象,代表普救六道众生。这也显示大象不简单啊!

另外,在很多祖典里也经常用大象作比喻。有个很有名的“三兽过河”的比喻,有三个动物过河,一只兔子,一匹马,一头大象。兔子过河,完全凭运气,就找不太深的地方,一蹦一蹦的,如果运气好,蹦着蹦着就过去了。小马比兔子要好一点,它可以过更深的溪水,但是水流稍微大一点,或者走不稳,可能就倒了。但是大象就不一样了,它一脚下去,恨不能把河水都给截住,而且一脚踏到河底,而且不光它自己能过河,小马、小猪、小牛、小兔都可以骑在它背上一块过。大象就代表大乘,小马和兔子代表声闻乘、缘觉乘。

大乘,“乘”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运载。所以大乘不光自度,而且同时度人,其他的众生也一块过。另外,大象一脚踏到河底,就像阿弥陀佛的救度一样,阿弥陀佛的救度直接到达六道的最深、最苦处,也就是阿鼻地狱,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进那里,“度尽阿鼻苦众生”,这是法藏比丘当时发的愿,“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两目净若青莲华,故我顶礼弥陀尊”,前面两句,一句是说佛的身,佛身是静态的;另一句“奢摩他行如象步”,在文字上是动态的。所以,前两句是动静相宜。

往下,就像一部摄像机一样,把镜头移到了眼睛。

“两目净若青莲华”,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看人,第一先看脸,第二是看眼睛;当然,这两步其实是同时的。我发现不光是人,像猫啊、狗啊,它抬头看你的时候,不会看你的胳膊,看你的腿,看你的腰,它也是看人的眼睛,大家发现了吗?很神奇。它怎么就知道看眼睛呢?说明眼睛很神奇,一个人的精神就是通过眼睛展现的。我们看小孩的眼睛,特别干净,瞳孔黝黑黝黑的,眼白很白,黑白分明。

为什么用“青莲华”作比喻呢?因为佛的眼睛是“绀目澄清四大海”,“绀”就是青色,古代的青就是蓝色的意思,绀是蓝色里最深的,所以无怪乎把佛眼比作大海。

 “青莲华”,我们看莲花,叶子跟花的颜色反差非常大,叶子是绿色的,莲花是另外一种颜色,非常分明。

另外,用“青莲华”这个比喻,也是说明佛的眼睛非常干净,非常亮。上人以前讲过一句话叫“弥陀慈眸正凝视,善导祖灵心欢喜”。

孟子有句一话叫“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我们观察一个人,看这个人到底如何,他的精神特质、品性、秉性如何,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后面还有一句话,“眸子不能掩其恶”。

这个人本性很恶,但是他很会伪装、伪饰,可以表现得很善良。但是孟子说“眸子不能掩其恶”,你看他的眼睛就能看出来,眼睛骗不了人,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恶人的眼睛会很浊,据说在犯罪心理学中,看一个人是不是有杀人的基因,看眼睛就能看出来。

佛经里把佛的眼睛比喻成青莲花的有很多。文殊菩萨曾经以一首赞偈来赞阿难,大家可能听过,“面如秋满月,眼似青莲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面如秋满月”,中秋晚上的月亮,很圆满;“眼似青莲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因为他的记性很好,佛讲的他全部都记得,一个字也不差。所以,佛经的开头都说“如是我闻……”,这都是阿难诵出来的。

 

(三)第三偈

书法:佛故 

第三首偈子:

面善圆净如满月,

威光犹如千日月,

声如天鼓俱翅罗,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里就把视线由眼睛扩大到脸了,不光看眸子了。“面善圆净如满月”,阿弥陀佛的面容非常善妙圆净,像秋天的满月一样。

但是,这不是说佛是我们常说的“满月脸”。满月脸是激素吃多了,后背变得像熊,脸也变肿了,肿得像满月似的,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形状上必须圆得跟圆盘似的,那也不好看。其实是代表给人的一种感觉,佛的面容非常圆满,就像中秋的月亮一样,无欠无缺。古人怎么形容一个美女?“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施朱则太赤,施粉则太白”,有点这个意味。

然后再扩大到身光,“威光犹如千日月”,佛的身光就像一千个太阳、一千个月亮一样。这会不会把我们的眼睛看瞎了?世间的电弧焊,一晃眼,都能把眼睛晃瞎;佛光不会,佛的光又亮又不刺眼。

第三个是讲佛的声音,“声如天鼓俱翅罗”。“天鼓”是什么?六欲天里有一个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的四个方向各有八个小国,总共三十二个;中间是忉利天主憍尸迦,相当于玉皇大帝,忉利天是讲修行的,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顶,在中间有个善法堂,就是大家学习佛法的地方,这里会放一个鼓,叫“天鼓”。这个鼓有一个特点,“不鼓自鸣”,不用人拿鼓锤敲它,自己会“咚咚咚”地作响。什么时候响呢?就是天上的人懈怠了。天上有五欲的享受,天人玩得不亦乐乎,想不到要修行了,这时候鼓就响了。在佛教里,鼓本来的意思就是精进,比如“一鼓作气”,鼓声一响就非常振奋精神,催人精进。这就是“天鼓”。

“俱翅罗”是一种鸟。佛教里经常会提到另外一种鸟,叫“迦陵频伽”,在《阿弥陀经》里就说“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迦陵频伽”是我们这个世界雪山里很罕有的一种鸟,不能轻易看见,它的声音非常好听。“俱翅罗”的声音也超级好听。而且它本性爱荣,如果是一棵枯树,它不会落到那棵枯树上,一定要找长得枝繁叶茂的,果子也长得非常好的,估计长虫子的树,它都不愿意停在上边。而且这种鸟能知人心念,对方在想什么它都知道;你想听什么叫声,它就给你听什么叫声,能随意出声。而且它的口中出甘露音,就是鸟嘴里有特别香甜的甘露,像饮料一样的东西。

讲到佛的面容,其实类似的赞偈也有很多,比如:

佛面犹如净满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圆光普照于十方,

喜舍慈悲皆俱足。

“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这句跟“面善圆净如满月,威光犹如千日月”特别像。这首赞偈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般在佛门里都会唱出来。

在中医里,《黄帝内经》上说“面为心之华”,“华”就是花的意思。什么叫“面为心之华”呢?就是我们的心怎么样,在面上就能表现出来。一棵植物健康不健康,看它开的花就知道了。花朵非常鲜艳,没有一点毛病,说明植物本身生命力很好。

人也一样,看一个人的心性如何,就看脸。脸上有很多信息,别的部位不一定有那么丰富的信息。一个人表达喜悦、悲伤、愤怒等等七情,难道是通过脚吗?不是吧?不就是通过脸吗?内心有什么,在脸上就能表现出什么。

世间有一句话叫“德人睹面”,有德的人,你一看到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尊敬、敬重。

前段时间有一位法师去台湾,本来有一肚子的委曲、牢骚,想跟上人说,结果他跪下来,上人站在他面前,“德人睹面”,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烟消云散了。

像善导大师当时劝化大家念佛,满城断肉,有一个屠夫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他听说是一个和尚劝大家吃素,拿着菜刀就要去砍善导大师。结果也是“德人睹面”,他看到善导大师,手立刻就软了,“当啷”一声,菜刀就掉在地上了。

所以,有德的人,在面相上自然会有反应,会表现出来。

而且,一个人的长相很好,对弘法也是有作用的。《大智度论》里有一句话,说:“丑人说妙法,听者心不欣。”一个人长得不太好,但是他讲的法很好;虽然如此,听的人面对那张长得不太好的脸,心里也不畅快,不欢欣。其实能理解,这是一种自然反应。反过来,一个长得很好的人,说的是歪法、邪法,说不定就有人信了。所以,人的长相有时候会给他的弘法加分或者减分。

当然,也不是全都这样。但是也有例外。据说历史上的道安大师就长得极丑,所以他出家的时候,别人都瞧不起他,连他的师父都看不上他。他长得又黑又丑,个头又小,他师父就天天让他去放猪。后来有一次他就说:“希望师父给我一部经,我要看。”他师父就随便给他一部,结果第二天他就还了,他师父说:“怎么这么快就还了?”他说:“我都已经熟读了。”他师父不信,他“哗哗哗”就背出来了,把他师父给惊着了。

长相跟德行有关系。《往生论注》说:“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忍辱就能得到长相端正的果报,就像影子和声响一样,是自来的。

不光佛教这么说,儒家也有一句话,叫:

夫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夫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一个人有爱心,内心非常慈爱,他必然是和气的,整个人一团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内有和气,他脸上的肌肉就不紧绷,是放松的。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他自然就长得好看。

这是儒家的观点,上人特别喜欢引用这段话。这就是教大家美容术,这是从根本美容,就是要深爱、和气、愉色、婉容,这才是美容之道。整容整来整去,“和气”没有了,“愉色”没有了,何来“婉容”啊?

极乐世界的众生,长得就更不用说了,“六天相胜亿万倍,不及西方人一相”,这是善导大师的一句话。“六天相胜亿万倍”,什么意思呢?四天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层,他的长相比我们人间好得不得了。但是他跟六欲天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人比,相差多少呢?千万亿倍,差距非常大。但是,即使是忉利天人的长相,如果和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比,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随便取一相,都比不了,“不及西方人一相”。

极乐世界人的光明也是,《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里说“无量清净佛光明殊好,胜于日月之明百亿万倍”,这是描述佛的。

“威光犹如千日月”,一千个太阳,一千个月亮。这么多光明是干吗用的呢?佛的威光是做什么用的?好看?照明?所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来摄取我们念佛人的。

“声如天鼓俱翅罗”,《无量寿经》里有好多描述佛的声音的,比如“正觉大音,响流十方”“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八音”大家还记得是哪八音吗?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贵音、不女音(不娘娘腔)、不误音(不会错)、深远音、不竭音。

佛的声音怎么像鼓一样呢?鼓的声音没那么好听,是吧?其实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说佛的声音一听,就给人一种精进力,自然想要向往佛法,就会有修行的动力。

 

(四)第四偈

书法:佛故 

第四首偈子:

观音顶戴冠中住,

种种妙相宝庄严,

能伏外道魔憍慢,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个地方,从刚才的画面又跳出来了,切换到另外一个画面中去,就是观察观音菩萨。我们区别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就是看他们的“冠”,“冠”就是帽子,头上戴的,上边的形相不一样,观音菩萨头上是阿弥陀佛像,大势至菩萨头上是宝瓶。所以,这里等于是描述观音菩萨冠中的阿弥陀佛像。这个像怎么样呢?“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憍慢”。

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呢?明明是赞阿弥陀佛的偈子,直说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观音菩萨扯进来?

我自己的理解,观音菩萨不是普通的菩萨,虽然是弟子,也不是普通的弟子,尤其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缘分特别深。像我国南方的很多地方,人们不知道阿弥陀佛,但是知道观音菩萨,有好多这样的情况。而且一提起观音菩萨,就觉得离百姓的生活,离百姓的心很近,因为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我们看一些观音菩萨像,下面都有一行字,很长很长,“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所以,观音菩萨跟我们这个世界的缘分特别深。

这样一位广受众生拥戴、顶戴的大菩萨,他顶戴的是谁呢?阿弥陀佛。这就显示出阿弥陀佛更加不可思议。

李元松有一句话说得挺好的,他说:“有高明的弟子,高明的师父才会被人所知。”做弟子的很厉害,可能他的师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是因为弟子非常有名,结果他师父也被人知道了。

历史上有好多这样的事。清朝初年有一个“颜李学派”,师父叫颜习斋,住在北方,是儒家的一个人物,他比较朴素,也不常对外活动。他的弟子叫李塨,喜欢在江湖上跑,就跑到南方,很有名,所以后来他的师父也有名了。

观音菩萨冠中的阿弥陀佛,是“种种妙相宝庄严”。在《观经》里也有这方面的描述,就是“观音观”那一段,说“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按一由旬四十里来算的话,二十五由旬就是一千里,这么高!可不是我们想象的帽子上只有一点儿。

“种种妙相宝庄严”,在《观经》里也有一段讲到阿弥陀佛的妙相:

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眉中间的白毫,它是一根毛,拉起来很长,缩起来就一个白点,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它是宛转的,卷起来的,往右旋,“右旋宛转”。这个白点有多高呢?五座须弥山那么高。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佛的眼睛像什么呢?我们说一个人眼睛大,顶多像牛的眼睛,就不得了了。这里说佛的眼睛像大海水一样,“四大海水”。

“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身上的毛孔,每一个毛孔都有无量的光明。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圆光”就是佛身后的光,所有的圣者都有。

“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光中出佛,化佛就从光中出来;而且每一尊佛旁边都有化现的菩萨。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不只是三十二相,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两句话就是从这儿来的。光中出佛,佛旁边有菩萨;然后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好都放出八万四千光明,所有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人不舍,而且不抓到你不罢休,必须把你抓回来。

以前有一个人,他读到这里,不知道什么叫“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他就想啊想,白天想晚上想。结果晚上就做梦,梦见他家里佛堂的佛像活了,破壁而出,胳膊变得很长很长。他就吓坏了,就在佛堂里到处乱窜。结果他窜到哪儿,佛的胳膊就抓到哪儿。他醒来之后,就知道什么叫“摄取不舍”了,就是你到哪儿,佛就抓到哪儿。

“能伏外道魔骄慢”,《无量寿经》里说“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金翅鸟很厉害,它是吃龙的,它的大翅膀在海水里“啪”一掀,左边掀一下,右边掀一下,整个海底就露出来了,所有的小龙就没处可逃了。然后大鹏金翅鸟就往下一俯冲,一叼就叼五百个小龙,可能都不够塞牙缝的。这显示出金翅鸟非常有威势。

外道的人都是很骄慢的,对外道,不能跟他来软的,要拿一些硬势的东西,才能把他威慑住、震慑住。所以这里用了个“伏”字,“伏”就是降伏,要把他降伏。

阿弥陀佛降伏外道,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但是释迦牟尼佛降伏外道的故事很多,我们可以比类,佛跟佛都是相同的。

说一个佛度“三迦叶”的故事。

我们经常听说“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到哪里,都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跟着。《阿弥陀经》前面也说:“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是怎么来的呢?“三迦叶”其实占了很大的比例。

“三迦叶”是三兄弟,他们开始是修外道的,事火外道,崇拜火,看见哪里有火,就跪下来拜个不停,火就是神明。

佛那时候刚成道,时间还不太长。佛就以神通观察因缘,知道这三兄弟的缘分成熟了,佛就主动去找他们。

开始佛就跟三兄弟中的老大,叫优楼频螺迦叶,跟他借宿,借宿在一个毒龙的石室,这个石室里关着一条毒龙。他们以为佛住进去之后,第二天肯定连骨头都没有了。因为他们都见过毒龙的厉害,没有一个人活着进去活着出来的。结果第二天,佛安然无恙地从石室里走出来,迦叶师徒大为惊叹。虽然惊叹,但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比佛有道行多了。

第二个晚上,佛就在迦叶住的附近的树下打坐,四大天王就来听佛的开示。天人身上都有光明,又是晚上,所以树下一片光明。给谁看的呢?就给这些事火外道看,他们一看见光明,以为着火了,所有人都特别兴奋,就在那拜呀拜。

第二天早上,迦叶就去找佛,说:“你也是拜火的吗?”佛说:“我不是啊。昨天晚上我在这里讲法,四大天王来了,他们身上有光明。你误会了,你以为是火,其实不是。”

结果第三天,帝释天也来了,光明就更炽盛了,更大了;到了第四天,梵王也来了……所以,光一天比一天大。迦叶就跟佛说:“你肯定是侍奉火神的,你骗不了我。夜里的光明遍照天地,你怎么可能不是呢?”佛就又跟他解释:“不是。是帝释天、大梵天听法,你见到的光明是他们身上的光。”

迦叶的五百个弟子,平时都会点火,到一个时间,就把火点着;到一个时间,又把火熄灭。结果那一天怎么也点不着,迦叶就想,肯定是自称“佛”的那个人干的。然后就带着弟子去问佛:“我们早上要点火,怎么点也点不着,是不是你干的?”佛没承认,也没否定,说:“你们想让火点着吗?”迦叶师徒就异口同声地说:“那当然了。”佛就跟他们说:“你们现在回去点,火自己就会着起来。”结果他们回去一点,点火的人还没碰到木头,火自己就着了。

然后到了时间又想灭火,怎么都灭不了,泼水啊,什么都不行。迦叶师徒心想,肯定又是那个沙门干的事。然后他们就请求佛:“给我灭了吧。”佛说:“你现在回去,火自会灭掉。”结果他们回去之后,火真的就自己灭了。

然后迦叶就对佛说:“希望你留在洞里,跟我们一块修行,我会为你准备好房舍、衣食。”这个时候他们就有点松动了。但是佛不说话,默然。不说话就是答应了。

迦叶回去之后,立刻告诉弟子准备吃的,准备住的地方。吃的都做好了,迦叶亲自请佛去应供。佛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迦叶一离开,佛立刻以神足通上到忉利天,取昼度果;又以神足通到东胜神洲,取阎逼果,是另外一种果;再到阎浮提洲取呵蠡勒果;又到西牛贺洲取阿摩勒果;又去北俱芦洲取自然粳米。北俱芦洲的米是很有名的,就跟我们这里的珍珠大米似的,全法界都有名。总之,是各个地方最好的东西,每次都满钵而还。

结果迦叶还没到,佛已经坐在那里了,而且把从四大部洲、天上地下取来的东西已经备在那里了。迦叶就很好奇:“你是走那条路的,怎么会比我还先到呢?”佛说:“你刚刚一离开,我就到四大部洲和忉利天取了一些香美好吃的东西,你尝尝看。”

后边还有好几件这样的事,让这些师徒看得目瞪口呆。

后来迦叶终于被佛降伏了,做了佛的弟子,就把他们事火外道的各种东西都扔了,扔到河里。结果这些东西就顺流漂到老二、老三那里,老二、老三就说:“哎呦!大哥怎么了?”以为迦叶被佛弄死了,很着急,就跑到大哥那里,一看所有人都是光头了。

老二就问大哥:“大哥,您的年纪一百二十岁了,智慧高远,当今国师,我们都以为你证得阿罗汉果了,为什么现在反而把这些弄火的东西全扔了?反而学沙门之法?难道佛陀的道行比我们还高吗?”

老大就说:“佛是最尊贵的,法门无量无边。我们虽然为世人所尊敬,但并没有真正得道。”老二、老三还是比较服大哥的,所以也没费什么力,就把事火的东西也扔了,都跟佛出家了。这就是一千个弟子。

佛降伏外道的故事有很多。龙树菩萨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个人不服,就跟龙树菩萨斗法。他变了一朵莲花,龙树菩萨就变一头大象,用鼻子把莲花一卷、一扔,就扔到天上,莲花掉下来就七零八落的,后来这个人就服了。有时对外道只能用这种方式。

据说西藏一开始是苯教,苯教的历史非常长,就是过去的“土般若”。最开始苯教的势力强过佛教,直到莲花生大士被请到西藏,就把苯教全部压下去了。用什么方式?其实根本就不是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没用的,都是斗法,非常厉害,如果拍成电影、电视剧,相当好看。

释迦牟尼佛快要成佛的时候,也是降伏众魔外道。魔王软的、硬的都用了,先是放箭,结果箭变成莲花;然后派魔女,那些魔女在佛面前变现各种妩媚的动作,诱惑快要成佛的太子。结果佛说了一句话:

是身为秽薮,不净物腐积,是实为行厕,何足以乐意!

“是身为秽薮”,身体是污秽的渊薮。

“不净物腐积”,里边有好多不干净的东西,腐臭积在里边。

“是实为行厕”,“你们五个人就是五袋大粪,还在我面前做出这种妖娆的动作?”“行厕”就是行走的厕所。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是听慧律法师讲法的时候讲的,我以为是他创造的。前几天看《大智度论》,结果我发现居然出自佛口,佛说得也太露骨了。但是想想看,可不就是这样吗?“何足以乐意!”

这几个魔女就被降伏了。

其实,硬的东西好降伏,恶的东西好降伏,但是吸引你的东西,让你迷醉在里面的东西,这是难降伏的,得先降伏自己。

 

(五)第五偈

书法:佛故 

第五首,我们读一下:

无比无垢广清净,

众德皎洁如虚空,

所作利益得自在,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段是讲什么呢?讲佛的清净。我们学《往生论注》就知道,清净是总相,后面其他的相都是以清净为体。

“无比无垢广清净,众德皎洁如虚空”,阿弥陀佛一切的功德无与伦比,毫无垢染,广大清净,明亮洁白,犹如虚空一样皎洁。“皎洁”这个词本来是形容月亮的。佛清净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像皎洁的月亮一样,也像虚空一样。

“所作利益得自在,故我顶礼弥陀尊”,我们可以对比来讲,我们凡夫所作的功德清净不清净?(众答:不清净。)凡夫作功德的时候很少,造业比作功德多;即便是作功德,都是夹杂了别的东西。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这个人虽然在修种种功德,甚至是大德、大法师、大修行人,但都有可能是善导大师这一段所呵斥的对象。

“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从外面看,这个人又精进又努力又有贤德,看起来非常有修行。

“内怀虚假”,但是不真实,因为人自觉不自觉地会作伪,他内怀虚假。

“贪瞋邪伪,奸诈百端”,甚至在做功德的过程中会有贪、瞋、邪伪。贪什么?这样的人往往是贪名,“看,我多能修行,我多大的功德!”“邪伪”就是不正直。善导大师甚至用了“奸诈百端”这样一个词。

人要欺人,先自欺,欺人之前肯定先把自己欺骗了。因为欺骗人这种事本来就是不好的,人都有良心的。良心怎么过呢?先把自己欺骗过去,“哎,我这是为了什么什么……”欺骗过去了,心里舒坦了,再去欺骗别人。换句话说,很多事情是做给人看,说给人家听而已,不是真实心中作,不是发自内心地作。因为人为了名利,会有很大的动力,有名就有利。

“恶性难侵,事同蛇蝎”,善导大师用的词都够狠的,像毒蛇和蝎子一样。有人说“我有那么恶吗?我有那么坏吗?”我们现在没那么坏,是因为我们没在那个角色上;真的到了那个角色上,就会的。换句话说,没到那个地步上。我们才哪到哪啊?这才听了几天法?还没有人管你叫“大德”呢,还没有人跟你顶礼呢,还没有人给你供养呢,还没有人给你作传呢……一旦信众或者因缘把你推到那个位置上,蛇蝎之心就出来了。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名位,必须得做出点蛇蝎之事,才能保持得住。

所以,善导大师把我们都看透了,我们都是假修行。因为凡夫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突破“我”。修行本来是要淡化我执,消磨我执,乃至最后打破我执的。但如果是“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如果是这种情况,不但“我”没有消减,没有淡化,没有打破,反而被养得又肥又胖,反而会更加坚固,比以前还坚固,还难以打破。

阿弥陀佛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无比无垢广清净,众德皎洁如虚空,所作利益得自在”。前面那种情况,若人把“我”养得肥肥胖胖的,所作利益就不得自在,他所作的利益都是带引号的,最后是让自己牵绊很多,潇洒不起来,甚至会从最高的位置直接跌到最底下,最后“所作利益成灾祸”。

 

(六)第六偈

书法:佛故 

第六首偈子:

十方名闻菩萨众,

无量诸魔常赞叹,

为诸众生愿力住,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个就厉害了,厉害在哪里呢?不光是十方很有名气的大菩萨们赞叹阿弥陀佛,连魔都来凑热闹,“无量诸魔常赞叹”,魔都来赞叹佛。按理说魔是佛的对手,菩萨赞叹也就罢了,魔也来称赞阿弥陀佛。

在《法华经》里也有这一幕,在讲某一个佛国净土的时候说:

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在那个世界,虽然有魔、魔民,但是他们不但不扰乱佛法,而且还保护、护持佛法。极乐世界是这种情况。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方法,就是我们昨天学《往生论注》说的,极乐世界虽然没有声闻,但是何妨声闻来生极乐世界呢?极乐世界虽然没有魔及魔民,但是何妨魔及魔民往生到极乐世界呢?他曾经是魔,魔也是众生,他最开始也不想当魔啊,而且不是堕落魔道就永远是魔,他也有回心转意的一天,说不定就求生极乐世界了呢,佛也一样救度,因为都是十方众生。

什么叫魔呢?“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就是夺人慧命的,他倒不一定伤人性命,他的着眼点是要破坏你的修行,不让你解脱,这是他的目标。

魔有四种:第一,烦恼魔;第二,阴魔;第三,死魔;第四,他化自在天魔。

我们刚才讲的魔,都是指他化自在天魔,他确确实实是一类众生。六欲天的魔王叫波旬,基督教里撒旦不知道跟这个是不是一回事。

烦恼魔,从广义来讲,就是贪瞋痴慢,这些都属于魔。但凡能够坏道法功德善本,夺人慧命的,都是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时手机也是魔,电脑也是魔。一切让人走入邪道,让人不得自在,给人带来困扰的,都属于魔。

阴魔是一种特殊的魔。《楞严经》里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讲五十种阴魔,多半都是在修禅定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有人不认为这是坏事,普通人想有阴魔还挺难的,必须是修行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阴魔。举个例子,就像水开了,就有烟雾、雾气出来;水不开,没有气;水开了,才有气。

第三种是死魔,死亡也是一种魔,因为生命不在了,修持佛法的基本工具就没有了。

当然,还有一种大乘的解释方法。龙树菩萨讲过一句话,他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除了诸法实相,其他一概都是魔,甚至善法都是魔。所以《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你在修持种种的善法,但是你没有菩提心贯穿始终,所以你所做的都是魔业。

这么看的话,魔的范围就更广了,甚至是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只要让你起心动念造轮回业的,都属于魔业。

所以善导大师有首偈子: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归去来”,回来吧。

“魔乡不可停”,不要停在那里,你那个地方是魔乡啊。

“到处无余乐”,哪有快乐的地方呢?

“唯闻愁叹声”,到处听到的都是“哎……”,叹气,忧愁。

所以,善导大师把我们这个世界叫作“魔乡”。

“为诸众生愿力住,故我顶礼弥陀尊”,阿弥陀佛叫作无量光、无量寿,寿命是无极的。他为什么叫无量寿呢?“为诸众生愿力住”,他发了这样的愿。为什么发这样的愿?是为了救度众生。所以他永远在那里,永远等待众生。

 

(七)第七偈

书法:佛故 

第七首偈子:

金底宝间池生华,

善根所成妙台座,

于彼座上如山王,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我们马上要讲的《往生论注》佛的八种功德,上来先说的就是“座功德”。这首偈子跟“座功德”讲的很像,连文句都有点像,“座功德”讲“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佛为什么要坐在莲花上呢?坐在床上不行吗?我特别找了《大智度论》,《大智度论》里有解答。有人就问,为什么不坐床?当然,古代人的床可不是我们现在家里的床,古代的床是绳床,就是椅子的意思。龙树菩萨就说:

床为世界白衣座法。又以莲华软净,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坏故。……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又,如此莲华台,严净香妙可坐。

“床为世界白衣座法”,“白衣”就是居士。居士坐床,这是理所应当的。

“又以莲华软净,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坏故”,什么意思呢?佛要经常显现种种神通神力,如果这个座很薄很脆,升空的时候就撑不住。而莲花很适合显现神通,很适合示现种种神力,怎么弄也不坏,花瓣有弹性。

《西游记》里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那一集,红孩儿就问观音菩萨“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他就看上了观音菩萨的莲花座。小孩都有好奇心,他就爬上去了,玩啊玩啊,突然从莲花座上长出刀子,他就下不来了。所以,佛菩萨经常在莲花上显现神力。

总共有三个理由,这是一个。

第二个理由是“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别的花,像牵牛花,玫瑰花,菊花,都太小了,想象一下佛坐在牵牛花上是什么感觉?但是莲花很大。当然,我们看到的莲花有的也很小,可是大的莲花是很大的,在地球上就有很大的莲花,大如车轮,小孩坐在上面都行。其他世界的莲花都更大了;极乐世界的莲花,一个莲花瓣都有河北省这么大。

还有一个理由,“如此莲华台,严净香妙可坐”。梵王是坐在莲花里的,代表清净,梵王的修行称为“梵行”,就是清净之行。当时有一个人叫韦纽,他的肚脐生出八万四千光,每一个光都结一朵莲花,每一朵莲花里都坐一个梵王,然后梵王就出生了。佛为了随顺娑婆世界的梵王,因为梵王代表清净、清净修行,所以佛也坐在莲花里,表达清净。

“金底宝间池生华”,很多的莲花长在七宝池八功德水里。我们这个世界也是,莲花生在水上。

“善根所成妙台座”,金刚台是法藏比丘的善根所成的。

“于彼座上如山王”,阿弥陀佛就坐在这个宝座上,像须弥山王一样,超胜独妙。“山王”这个比喻反复出现了好几次。大山给人什么感觉?不可撼动,广大巍巍。

坐宝莲花,其实还有一个用意。《往生论注》里就讲到,我们下节课要学的,佛成道的时候是坐在哪儿?是坐在莲花上吗?是坐在菩提树下。坐在菩提树下的什么上面?吉祥草上面。当时有天人看到佛竟然坐在草上,就有鄙夷之心,“佛也不尊贵啊,坐在草上啊”。

我们人也一样,莲花座有时候跟人的座驾差不多,开一辆宝马出来谈生意,跟开一辆奥拓出来谈生意,感觉能一样吗?就觉得从宝马、奔驰车里出来的人,有身份有实力,觉得跟这样的人合作靠谱。从奥拓车里出来的跟你签合同你敢签吗?感觉都不靠谱。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佛坐在草堆上,跟坐在一个非常庄严、安乐具足、金光闪闪、七宝合成的莲花座上,就是不一样,给人增上信心。

众生有这种执著,有这种分别心,佛就顺着我们的分别心。

 

(八)第八偈

书法:佛故 

第八首偈子:

十方所来诸佛子,

显现神通至安乐,

瞻仰尊颜常恭敬,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是讲其他世界的诸大菩萨、佛子来到极乐世界串门,串亲戚。为什么是串亲戚呢?我们以前讲过,“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所有的佛菩萨,都是从极乐世界这所大学毕业出来的。所以等于是回来探亲,返校参加五十年、一百年校庆,就是那种感觉。

我们人间也串亲戚,过年过节的时候,打发小孩,“去看看你姑,看看你大爷、你叔……”。这些菩萨都是十方诸佛派去的,“去看看你阿弥陀佛大爷”,有点这个意思。

“显现神通至安乐”,他们来到极乐世界就显现各种神通了,他们能来就是神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怎么来的都有。

善导大师说“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极乐世界的人“行来进止”,不需要走路的,随时用神通,“行来进止驾神通”。

其实讲到十方佛都是念佛成佛的,还有一部经,就是《般舟三昧经》,里面有一句话:

三世诸佛,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

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三世诸佛皆由念佛三昧成佛。

这些菩萨们来到极乐世界“瞻仰尊颜常恭敬”,恭敬地看着佛的脸。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经》五种译本之一)说:“诸佛各遣诸菩萨无央数不可复计,皆飞到无量清净佛所,则为无量清净佛作礼,以头面着佛足,悉却坐一面听经。”这一段跟这首偈子的场景差不多。

 

(九)第九偈

书法:佛故 

第九首偈子:

诸有无常无我等,

亦如水月电影露,

为众说法无名字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诸有”的“有”,大家不要理解成“有无”的“有”。这个“有”的意思是三有、五有、二十五有,它是一个特定的佛教名词。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二十五有就是欲界的四恶趣、四大部洲、六欲天,色界的四禅天、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的四有。

为什么称为“有”呢?这个名词是在表达“因果不亡,名为有”,跟一首偈子表达的意趣差不多,就是: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你所作的业,哪怕是起心动念,都是金刚种子,不会白起的;哪怕这个念头是不好的,它也是金刚种子。

曾经有一个修外道的人,在水边打坐,结果树上的鸟叫,打扰他,水里的鱼在游,也打扰他,估计他比较静了。结果他气得不行,就发誓“我来世要做一个能上树抓鸟、下水吃鱼的恶兽”,结果他就真的做了恶兽。

这就是“有”,只要有念头,就一定会成,很可怕,所以不能随便动念头。

所以,“诸有”是这个意思。

“诸有无常无我等,亦如水月电影露”,这里的“电影”不是我们看的电影。这句话跟《金刚经》里的那句话意思相近,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为众说法无名字”,这里的“名字”,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名字”。这些词,大家都不要误会成是现代的、当代的词。这里的“名字”,“名”是名,“字”是字。“名”是名言。

这段是在讲什么呢?我们好像挺难理解的,有人说“这不是圣道门吗?”其实不是。它是在表达阿弥陀佛说法的状况,阿弥陀佛是如何说法的。

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说法,是非常受语言限制的。语言,它既是一个方便,我们要了解真理,就需要语言,需要文字;但同时它又有局限性,你说东,就不能同时说西,这两个概念没法同时说,说西就不能说东,是非对错,它是两极、两端的。但是佛教的本体是超越有无、黑白、对错、长短的,不在对待的境界里,是绝待圆融的。

所以有时候讲法很难讲,像禅宗,为什么有时候看他们讲话都不好好讲?没办法,语言的局限性太大了。古人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动一下,其实就不是了;或者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只要说出来,哪怕动一个念头,就不是那个东西了。

怎么办?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就可以超越这些,超越凡夫的思议。

跟这段相应的,像善导大师有很多偈子。比如“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极乐世界是离开有和无的,是寂静的、无为的,离开有无才能逍遥。还有一句叫“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在极乐世界闻的妙法,不一定就是语言的形式,可能是一段音乐,或者是扑到鼻子里的香气,或者是一束光射到头上,是这么闻法的。

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必须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就像在医院打点滴一样,一滴一滴,不能十滴一下子下来。语言没法十句话同时说,必须得一句一句说,听的人还得非常有耐心,一句一句地听,多累啊。极乐世界可不是这样,是灌给你的,信息是一块来的,比如十种意思、十种信息,扑面而来。

我记得网上有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他有一次濒死体验,死了之后神识出去了,来到了所谓的天堂,他是信基督教的。他就用文字描述了一下他的感受,其中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他说对方跟他讲话,根本不像我们人间这样一句一句讲,还得慢慢听,他说信息是扑面而来的,瞬间就懂了很多,可能要写十本书、一百本书,那么多的信息,瞬间就了解了。天道尚且如此,何况是极乐世界呢?

所以,善导大就说“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十地”就是十地菩萨的境界。非常自然,毫无造作的,不费劲。

善导大师还有两句话,叫“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什么叫“六识纵横”?“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纵横自然悟”,或者光打过来,或者香飘过来,或者音乐传过来,六根可以互用,耳朵也能看,鼻子也能听,眼睛也能闻,能互用的,这就是“纵横”。

“未藉思量一念功”,根本就不用想。在我们这个世界是“思之思之,思之不通,鬼神通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不思考到一定的程度,孔老夫子就不启发你,不告诉你。极乐世界不需要这样,“未藉思量一念功”,根本就不需要思考,一念之间就成了。

善导大师还有一句话,“身心毛孔皆得悟”。我们这个世界是大脑开悟,内心开悟;极乐世界是身心毛孔都开悟。

“为众说法无名字”,在《起信论》里有一句话,说:“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

《法华经》里也有两句话:“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本来一切万法都是寂灭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我们这个世界都得靠概念,“诸有”“三有”“欲有”“欲界天”……这些都是人取的名字,为了众生好理解,有名有字有言说。但是诸法本来是离开言说相,离开文字相的,甚至离开我们的心意识,离开我们的心念。

“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这很难理解,怎么能离开我们的心念呢?离开我们的心念是什么感觉?我们曾经有过一秒钟离开我们的心念吗?没有吧?一切境界都是心念造成的,即便是一个看上去很实在的东西,都是心念组成的。

我经常说我以前念佛的经历,有一次冬天很冷的时候,我在学校的操场上念佛,有一段时间念得特别清净,就不觉得冷;后来散乱了,开始想东想西了,没那么静定了,立马就觉得非常冷,南宁的冬天也很冷,是湿冷。那时候我就明白了,原来这些感受,冷、暖、温、凉、寒,其实只是心念。

以此类推,有情无情也是一样的。董子明为什么念佛念到穿墙而出?董子明是吴佩孚的秘书,他学问很好,有一段时间在青岛湛山寺教课。他是专修念佛的。有一次,他把自己反锁在住的地方念佛,是让人在外面锁上了,这样人家一看,门锁着,就不打扰了,以为没人。他在里面念佛,念啊念啊,念进去了。他念佛的同时,就动了一个念头,“我出去转一圈”,结果就穿墙而出,他自己都没意识,穿墙的时候还在念佛呢,他也没有意识到墙的存在,就出去了。在外面念了一圈,又动了一个念头,“我该回去了”,开始往回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结果一看,“门锁着,刚刚怎么出来的?”这时候再穿,把头碰个窟窿也进不去了,他又回到分别的状态里。

可见,墙壁、地这些固态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也是念头形成的。所谓“因心成体”,这是《楞严经》上的一句话,一切东西都是“因心成体”。

最初就是两种心:坚执心,动心。坚执就是不动,就形成了坚固的东西,比如大地;动的东西就形成了风。人的心念无非就是两种。比如我抓着话筒,紧抓着不放,这就是坚执性,它是静止的、执著的;如果我把话筒从右手换到左手,就动了,这就是动心。最初的心念就这两种。

所以最初就有两种事物出现:一个是风,动就是风相;一个是金,金为地之精,换句话说坚执性就变成了金。然后金风相磨,就产生了世间所有万物。所以,人的动静两种心念,就产生其他的各种心念。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是这么来的。

所以,董子明为什么能穿墙而出?我们平时心的频率是很大的,很难进入“因心成体”那个心的层面。随着念佛,心的频率越来越小,他就进入成为体前的心的状态,一切就不成为障碍了。

 

(十)第十偈

第十首偈子:

彼尊佛刹无恶名,

亦无女人恶道怖,

众人至心敬彼尊,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有点像《往生论注》里的哪一个功德成就呢?对,大义门功德成就,“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当然,也不是完全吻合的,而且《十二礼》的这首偈子里没有提到声闻。

极乐世界没有恶名,没有恶事,这就应了韦提希夫人发的愿。她怎么发的愿?她儿子把自己的父亲囚禁起来,拔剑要杀母亲。韦提希烦恼得不行,当时就发了一个愿: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极乐世界就是“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的地方。

本质来说,人遭遇的恶事,见到的恶人,还是内心恶种子的显现。没有恶的种子,就见不到,也遭遇不到。所以,儒家就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佛教也是。

为什么这么痛苦?痛苦是因为内心的恶。即便今世不恶,前世也恶,曾经恶。没有恶就不会有痛苦。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翻妄念为正觉,所有人的恶都没有了,所以不会有任何恶人、恶事。

“亦无女人恶道怖”,没有女人,也没有三恶道。四十八愿第一愿就是“无三恶道愿”。

“众人至心敬彼尊,故我顶礼弥陀尊”,像《阿弥陀经》上说:“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寿命极寿,寿亦无央数劫。女人往生者,则化生皆作男子。”没有女人,但何妨女人来生呢?一样的逻辑。极乐世界不光是欢迎女人,是大大地欢迎,阿弥陀佛专门发了一个愿欢迎女人往生。

 

(十一)第十一偈

书法:佛故 

第十一首偈子:

彼尊无量方便境,

无有诸趣恶知识,

往生不退至菩提,

故我顶礼弥陀尊。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里有个“恶知识”,我们经常说的是善知识。其实恶知识也很多,恶知识就是教我们学坏的那些。《往生论注》说“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无赖恶人,破他胜德”,这些都是恶知识。

善知识,什么叫“知”,什么叫“识”?这个“知识”不是“知识分子”的“知识”。“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听到这个人的名号叫“知”,“哦,这是某法师”;“见形”,就是看到了。这就是“知识”。

这里还有个词叫“方便”,“彼尊无量方便境”。

方便是相对于真实的,但有时候方便就是真实。

方便很重要,比如我们要爬一个很高的台子,假如没有梯子,没有台阶,怎么上去呢?就没办法。台阶就是“方便”。我们想走进佛法,乃至在圣道门修行的过程中,都需要种种的方便,包括调化的过程。

像我们善导书屋,有时候搞搞古琴啦、画画啦、唱歌啦、音乐啊,或者出去玩一圈啊,这些都是方便的内容。方便是为真实服务的。前几天有一个莲友说:“每次书屋都讲法,很想叫我妹妹来听,但是她没兴趣,都不敢叫她来。”总算有一天,书屋开设了画画课,她说:“终于可以带我妹妹来了!”这就是方便。如果没有方便,她永远不会跟我们这群人结上缘,哪怕跟她说几句话,她也会记得“哦,有这样的人,这辈子第一次见到法师!”这都会作一个远因,将来能够再亲近佛法。像我们一位莲友的同学,就是因为我们办画展、书法展,才走进书屋的。平时叫他来,上来就听法,估计挺困难的。但是来看画展,就认识了,就走进来了。现在经常来念佛。

真实,是让他念佛,这是真实。但不能一开始直接就让他达到这一步,大多数人都需要一个方便。

“彼尊无量方便境,无有诸趣恶知识”,极乐世界也存在种种的方便。比如鸟树说法,八功德水波扬无量清净妙声,这些都是方便。佛化成一只小鸟,八哥、鹦鹉、孔雀,跟你说法,这都是方便。

“往生不退至菩提”,在圣道门得到不退转位是非常难的,是不容易的。《易行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这就是《易行品》得出的结论。

净土法门是当下接受,当下念佛,当下就不退,这叫“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现生”就是不待来生,现生就不退。

 

(十二)第十二偈

书法:佛故 

最后一首偈子:

我说彼尊功德事,

众善无边如海水,

所获善根清净者,

回施众生生彼国。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这首相当于佛经上的流通分,第一首可以划为序分。

“我说彼尊功德事”,龙树菩萨也很自肯,“我赞颂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很大的”,有多大呢?像海水那么大,“众善无边如海水”,这个功德很大。

龙树菩萨又说,“不是我有这么大的功德,是我歌颂的对象有这么大的功德”。

“所获善根清净者,回施众生生彼国”,“但是这个功德我自己不要,回施给所有的众生”。回施给众生干吗用呢?希望他们的善根早一点成熟。这就是讲劝人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

在《大悲经》上有一句话:

若能辗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一个人如果能劝别人念佛,辗转相劝,但凡劝人念佛的人,“悉名‘行大悲人’”。“大悲人”是对佛的称呼,这样的人在行佛所行的事情,因为这是佛的本怀。而且,一旦劝一个人进入念佛,他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所以印光大师说:“成就一众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善导大师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自己相信,也劝别人相信。

《龙舒净土文》里有一个案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房翥,他死了,到了阎王殿,阎王跟他说:“我把你叫到这里,倒不是让你轮回去。我是想告诉你,因为你前世曾经偶然间劝过一个老人家念佛,这个老人听了你的劝,念佛往生了。因为你劝老人念佛往生的功德,你也该往生极乐世界。”意思就是说“你去吧!告诉你一声”。结果房翥说他不愿意,“我在阳间已经发过愿了,要诵一千部《金刚经》,而且要去五台山朝拜,我的愿望还没达成呢,现在不能往生”。后来阎王又劝了劝,但是他很坚持,可见人有多固执啊。阎王还说:“极乐世界比五台山好啊,没必要执著这点事。”但是他不干,阎王没办法:“那行吧,你回阳间吧,继续诵《金刚经》,朝五台吧。”所以他又还阳了。

可见劝人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希望大家多多劝人念佛。

这十二首偈子就讲完了,大家感觉怎么样?这些偈子,总会有那么一两句让你特别有感觉。我们可能觉得这些偈子挺稀松平常的,好像我们也能写,也不是那么深刻啊。但是如果某一首偈子我们读熟了,再一琢磨,就感觉换任何一个字都不行,拿掉一个字,换成另外一个字,或者前后的顺序调换一下,都不行,必须是这样的,那时候才感觉这些偈子非常精妙。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14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