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关于这一天的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版本和命名,诸如“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佛欢喜日”等等。
这一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这些说法的背后又在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今天禅风君就和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
七月十五为何有这么多命名?
关于七月十五的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道教,所对应的是“中元节”;另外一方面是佛教,对应的是“佛欢喜日”和“盂兰盆节”。
“中元节”的说法,始于道教。道教认为,组成世界万物有三个基本元素:天、地、水,三者称为“官”。而在道教的理论中,对应地把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
二者对应起来后,形成了三个节日,其中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地官清虚大帝赦罪日。在这一天,民间一般都会祭祀先人,希望他们在阴间过得更好一点。
而在佛教的传统中,七月十五则对应的是“佛欢喜日”和“盂兰盆节”。
在古印度,佛教僧团每天以托钵乞食为生。但雨季蚊虫草木滋长,这时出去托钵容易误伤草木虫蚁。佛陀出于慈悲,制定了僧团每年雨季结夏安居,不轻易外出,而这三个月内,僧团专精学法修行,精进办道。
当这个安居期结束后,僧团依律诵戒,并做自我检讨,向僧团汇报自己在安居期间的修行得失。这个活动被称为“自恣”,这一天便被称为“僧自恣日”。同时因为佛陀见到众僧修行有所悟,为他们感到由衷的欢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佛欢喜日”。
而说到“盂兰盆节”的典故,就要提起佛陀的一位弟子——目犍连尊者。
目犍连尊者的母亲的母亲在他出家之前便已去世,他对于没能报答恩情感到遗憾,因此,当他证得神通后,便以天眼观察世界,想找到他母亲去世后去往何处。
“盂兰盆节”中“盂兰”为“解倒悬”之意,是对一种极苦境况的比喻。相传,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正如被倒悬着一样。由于尊者的母亲在世时造作了不少恶业,因此正遭受这种苦楚。
纵使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也无法帮助母亲脱离困境,只能求助于佛陀。佛陀说,你母亲罪根深结,天地神祇都无法解决。不如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用各种食品装在一个盆里,供养十方僧团,以此福德回向母亲。
目犍连尊者照做之后,母亲因此得以脱离饿鬼之苦,而后这一天也就被叫做盂兰盆节。
“鬼节”?不吓人,还很暖
从前文对于七月十五的介绍可以看出,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无论是“中元节”还是“盂兰盆节”,都体现着“慈孝报恩”,而七月更是佛弟子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孝亲月、报恩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从来都是核心之一,佛教素来也对孝道极为重视。佛教中讲“上报四重恩”,其中一重正是父母恩,孝敬父母功德无量,是行菩萨正道的第一步。只有先报父母恩,才能够推己及人,报三宝恩、国土恩、众生恩。
《中阿含经》中开示:“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大集经》中讲到:“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贤愚经》中,佛教导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
父母慈,子女孝,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中,代代相传的文化精华,而中国佛教也始终在弘扬着慈悲济世的精神和报恩孝亲的文化。如杭州灵隐寺从2013年开始,便在每年的盂兰盆节,举办中华慈孝文化节及孝亲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亲人与僧人团聚,推行孝道;推举孝亲楷模,向全社会倡导“孝道”文化。
佛教,并不是冷冰冰的、与世隔绝的宗教;七月十五,也并非是谈鬼色变,吓唬小孩子的节日。希望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能在这些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去报答父母之恩,并且把这种美德贯彻到每一天当中,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互动时刻
七月十五这天你都是怎么过的?
欢迎留言分享哦
精选推荐
置顶我们
编辑 | 禅风网
图 | 网络
投稿 | 23158304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