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雪域三大文殊化身之一
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圆寂日。
在这样殊胜的日子里,请尽量持戒,点灯,供佛,吃素,诵经,尤其特别尽力念诵以下四句萨迦班智达礼赞文。
念诵萨迦班智达礼赞文可以获得文殊菩萨的加持,开启智慧,增加修行道上的福报和智慧资粮!
萨迦班智达礼赞文
ཤེས་བྱ་ཐམས་ཅད་གཟིཊ་པའི་སྤྱན་ཡངས་པ།
谢夏探杰斯贝金养新
遍观一切所知眼界宽
འགྲོ་ཀུན་དགེ་ལེགས་སྒྲུབ་པའི་ཐུགས་རྗེ་ཅན།
卓衮格雷竹贝徒杰间
众生得受妙善怀悲心
བསམ་ཡས་ཕྲིན་ལས་མཛད་པའི་སྟོབས་མངའ་བ།
桑耶陈雷最贝多按哇
施行无边事业具足力
འཇམ་མགོན་བླ་མའི་ཞབས་ལ་གུས་ཕྱག་འཚལ།
蒋贡喇美笑拉贵恰擦
顶礼文殊怙主上师足
《萨迦格言》——关于修法的格言
萨迦班智达的《萨迦格言》,是藏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哲理格言诗集,它成书于13世纪上半叶,被视为藏族学者的必读著作。
以格言诗的形式,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处世、治学、识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张。推荐给大家。
1
拯救众生的佛还在世上,
却要去朝拜别的祖师;
明明身在恒河畔,却要去挖苦水井。
2
无论对任何事物,熟练了就不困难;
正如工匠学习技术,
神圣的教法也不难掌握。
3
能够心寡欲律已的人,
便有享受不尽的乐趣;
不知满足的贪欲者,痛苦就象春雨连绵。
4
佛说只有慷慨布施的人,
才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蜜蜂酿就了蜂糖,总会被人们割去。
5
在这个世上放债生息,
不一定能使自己致富;
如能给乞者小小布施,
即可得到成倍的收益。
6
吝啬不可能致富,布施绝不会变穷;
因此吝啬者反倒象知足,
布施者反倒象贪财。
7
担心布施会变穷,
守财奴才一文不舍;
智者懂得贫穷是由于吝啬,
所以得到一点也要布施。
8
存放不会使财富增殖,
商人才把货物到处推销;
积财不用不会成富翁,
智者才把钱财到处布施。
9
库藏的财物成千上万,
而不愿意布施的人,
是世上最贫穷者,
很多人都这样说过。
10
心狭者唯恐家业衰败,
点滴的收入也要积攒;
聪明人为了家族兴盛,
甘愿把全部财产施尽。
11
为了后代的荣华富贵,
把自己卖了也要供养儿子;
不肖子背弃父亲的意愿,
耗尽钱财象野狗一样游荡。
12
无论父母如何疼爱孩子,
孩子不会同样对待父母;
父母一生辛勤抚育子女,
衰老时却要受子女欺侮。
13
靠吝啬发财的富人,
和慷慨布施的富人,
他们和他们的后代,
来生祸福完全不同。
14
被世俗驱使的人们,
终日为钱财奔忙;
寡欲者即使得到财物,
也要如数布施给别人。
15
把财产布施给别人,
如果恼怒便要努力修忍;
如果满足就算有了慈悲心,
因此布施是佛法之上法。
16
身体是痛苦的根源,
就象是自己的敌人,
倘若能够很好的驾驭,
身体也能成为谋福之本。
17
即使立刻就要死去,
积善的功德也能长存;
被风吹散的檀香,
飘到远方也能使人欢喜。
18
始终沉溺在福乐之中,
就最害怕离开人世;
不可抗拒的死别之苦,
时刻有备则容易过去。
19
身边围聚着无数亲友,
敏锐的眼神已渐渐失去,
临终仍不知何去何从,
此时再想积善还有何意义。
20
三恶趣之痛苦,
应当预先防患;
等到霹雳临头,
忏悔又有何用。
21
明知就要离别亲友,
明知到时候就要死去,
仍然能够安然入睡,
这人心里想的是什么?
22
即使不能勤奋修善,
也不要堕入恶道;
英雄即使不去杀敌,
难道会残害自己人?
23
忍受暂时的痛苦,
是为了长远的幸福;
用针灸消除病根,
用名医常用的方法。
24
倘若别人富贵美满,
自己就嫉妒难忍,
如同毁掉自己的财产,
实际是自己嫉妒自己。
25
要想消灭自己的敌人,
先要制服自己的嗔怒;
嗔怒自古循环不已,
带来的危害无穷无尽。
26
想要消灭全部敌人,
砍杀绝不会使之穷尽;
如能克制自己的嗔怒,
所有的敌人都会消失。
27
对有能力而无修养者,
嗔怒对他特别有害;
对高尚而又温和的人,
怎么也不会使他嗔怒。
28
一棵树上的叶子,
被风吹往四方,
一起出生的人们,
被命运抛向各处。
29
未曾相见就已相识,
仓促相会复又离去;
此人和我若有天缘,
一旦死去我更悲痛。
30
想为自己谋福利,
先要为他人谋福利;
只为自己打算的人,
自己的愿望也不能实现。
31
专为他人办事的人,
实际上是为自己办事;
专为自己办事的人,
实际上是在为别人效劳。
32
智者要善其一生,
修法才能真正圆满;
高尚的人与强盗,
圆满的途径各不相同。
33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
被死一样的睡觉占去了一半;
在另一半时间里,
又为衰老疾病等苦闹得不安。
34
在芸芸众生的面前,
阎王如果真的出现;
不用说其他事情,
连吃饭都没有力气;
35
阎王随时都能要你的命,
决不会等你把事情做完;
因此,必须要做的一切,
今天就该努力去做。
36
我的事情未做完,
今天暂且缓一缓;
流首眼泪苦哀求,
阎王决不肯宽恕。
37
离开红尘便是幸福,
否则须与贤者为友;
喂养毒蛇决不会有益,
已经养了要勤念咒。
38
放荡不定的人,
难以得道成佛;
如能谨守寂静,
得道便为期不远。
39
善于思虑所缘,
禅定调服心性;
苦学神圣教法,
那是获取知识之径。
40
蠢人把学习看作羞耻,
智者把不学习看作羞耻,
因此智者即使年迈,
还要为来世勤奋学习。
41
蠢人所以愚昧,
因为不爱学习;
既然没有智慧,
就该更加努力。
42
因为前世没有学习,
今生才成了傻瓜;
为了来世不再愚蠢,
学习再难也要努力。
43
修行无需经教,
这是蠢人的邪说;
不聆听经教而修行,
再努力也是畜生的办法。
44
因果没有任何欺诳,
智者博学缘在于此,
倘若不学能知一切,
因果就不会是真理。
45
没有经教的修炼,
暂有所成也会消失;
熔化得再好的金银,
一旦离火也会凝固。
46
用智慧检查自己的心性,
舍弃罪孽才能修定;
仅仅拭去身体表面污垢,
修成的佛法还会失去。
47
没有殊胜的缘法,
即使通达无我也不能成佛;
不用尽最好的办法修行,
即使见晓真谛也不是阿罗汉。
48
能够精通各种教法,
无私无我专心修行;
抛弃一切罪恶习气,
这样就能得道成佛。
49
对于没有智慧的人,
再好的经典也无用;
珠宝首饰再漂亮,
黄牛绝不会理睬。
50
学者们的教诲,
虽然都是真理;
如果不去实行,
即使精通又有何用。
51
自己所需要的经典,
必须天天逐句铭记;
如蜜蜂筑巢酿蜜,
久而久之必成学者。
52
要想修成高尚的品德,
就要听从圣者的教诲,
那怕要危及生命,
也要始终信守不渝。
53
一心一意钻研经典,
诚诚恳恳向智者求教,
帮助你的人也会尽力,
将来自然会有收益。
54
过去遵循此法而兴盛,
如今修行又见成果;
这样殊胜的教法,
一定能使你圆满。
55
聪明人即使有了学问,
仍然要拜读智者的典章;
即使是最稀有的宝贝,
出售之前也没有价值。
56
茂密的森林虽然很多,
能长檀香圣地却很少;
渊博的学者虽然很多,
能著述格言的却很少。
57
是否骏马在奔驰时才能知道,
是否真金在熔炼时才能知道,
是否猛兽在战斗中才能知道,
是否学者在著书立说时才能知道。
58
谁要想使自己的一生,
成为世人效法的典范;
就要研究这本格言的精义,
坚持不懈地信守和履行。
59
只有通晓世间的一切,
才能实施神圣的教法;
因此实施教法,
是菩萨的天职。
60
愚者学问挂嘴上,
智者学问藏心底,
麦秸漂于水面上,
宝石沉没于水底。
萨迦班智达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位被誉为班智达者,由于智慧无比,开创了十明学科,造福雪域,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除了以上关于修法的格言外还有许多传世经典。一生为后世留下了无量的精神遗产。
萨迦班智达是文殊菩萨身口意化身、 依此圆满福慧二资粮。在菩提道中积聚广大利益功德;尤其是各地学习和将要考试的学子将会得到文殊的加持,开启智慧、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