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骨舍利
佛顶骨舍利是佛教圣物,备受佛教徒的重视和尊崇。
佛顶骨,梵文音译“乌率腻沙”。本指佛顶肉髻,“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无上依经》)。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顶骨结实,穷劫不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五)。
据悉,世界各地留存的释迦牟尼佛舍利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晶状的舍利子;牙齿;指骨;顶骨;锁骨;头发。佛顶骨传到中国的明确记载始于唐代。2010年6月12日上午9时15分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中的佛顶真骨千年后重现人间。
得见舍利,如见诸佛
佛陀
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
佛陀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即使以此人间的肉身,也能追求无上的佛果。
修行者要明白苦、集、灭、道“四圣谛”,做到“十善业”,了知“十二因缘”,经过六度万行、六波罗蜜,成为大慈大悲的佛。
阿若憍陈如比丘
佛陀于鹿野苑初转佛法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也是第一位证到阿罗汉果的比丘,位列五百罗汉之首。又称阿若拘邻、憍陈那、阿若憍怜、居邻、居伦。意译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
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憍陈如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
马胜比丘
又作阿说示、阿湿婆氏多、阿湿缚伐多、阿湿婆、阿鞞、頞鞞,湿鞞。意译马胜、马星、马师,敬称“尊者正愿”。佛陀弟子,为五比丘之一,证阿罗汉果。与阿若憍陈如同是释迦牟尼母系的亲属,受净饭王指示,追随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后成为释迦牟尼弟子,加入僧团。
十力迦叶比丘
又称十力迦摄或婆敷迦叶,并非“拈花一笑”得法心印的迦叶尊者,也非“三迦叶”。释尊出家时,伴随左右,至释尊成道之后,最早成为弟子的五比丘之一。
摩诃男比丘
摩诃男尊者,佛陀叔父斛饭王之长子,故又称拘利太子。摩诃男为其尊称,为佛陀最初所度的五比丘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赞其:“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为摩诃男比丘是。
长老舍利弗尊者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有“智慧第一”的美誉。
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阇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于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目犍连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目犍连、 大目犍连、大目乾连、大目连、目连、目揵连、目伽略、勿伽罗、目犍连延、目犍罗夜那、没特伽罗、毛伽利耶夜那。别名拘律陀、拘律、俱哩多、拘离迦、拘理迦、俱离多。意译天抱,被誉为神通第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
目犍连宏扬佛法遭到外道的嫉妒,在一次弘法经行中,死于裸形外道(亦有说为执杖梵志)的暗杀。他是佛教史上第一个为了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
阿那律尊者
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阿泥噜多、阿泥律陀、阿耨楼驮。意译为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无灭如意、如意无贪。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之从弟。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天眼第一”之称。
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后第六年,与阿难、罗睺罗等随佛出家。由于昔世以饮食布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穷贫之报,得如意乐,故以为名。出家后,在听佛说法时,常好睡眠,因此被佛呵责:“为何昏沉睡眠?海螺、蚌蛤之类,沉睡千年,不闻佛名”。于是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交睫,精进失明。佛陀施大慈悲,教他修习乐见金刚照明三昧,遂得天眼神通,观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优波离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持律第一”之称。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汉译上首,以其持律,为众僧之首,又译近执,以佛为太子时,曾为亲近执事之臣,故名。
出身首陀罗,因帮佛陀剃发,进入四禅境界,后受舍利弗点化,出家。佛陀涅槃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因其持戒严谨,从不毁犯,诵出律部。
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所生,又作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云、罗芸,意译覆障、障月、执日。
在胎六年,生于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为和上,而彼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为密行第一。后于法华会上回于大乘。受蹈七宝华如来之记别。以生于罗睺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罗睺罗。又六年为母胎所障蔽,故名。罗睺罗为执月及障蔽之义。母有异说(见罗睺罗六年在胎往因项)。阿难尊者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尸婆罗尊者
尸婆罗尊者,在佛祖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之中,福德第一。曾有其他佛祖弟子功德少缺,乞食无方,佛祖教他们,跟着尸婆罗尊者后面,必得荫福,果然每次出去化缘,必得食物。
龙军尊者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僧侣。即那伽犀那(Na-gasena)。又称那先比丘。据<那先比丘经>所载,中印度、羯蝇揭罗村(Ka-jangala)人。师事楼汉,修学佛教。后往北印度的舍竭城,以“贤者之论”,而与希腊的弥兰王(Milinda)对论,令王归伏。此一对论被视作希腊文明与佛教的邂逅,相当著名。将此作成的笔录就称为《那先比丘经》(大正第32卷第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