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历代祖师所依据的经本都是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一生念佛 



(一) 《无量寿经》的版本来自一生念佛

第十九章 净土三经要点

 

一、 《无量寿经》要点

(一)《无量寿经》的版本

(二)以第十八愿总摄四十八愿

(三)三辈皆劝归念佛

(四)开说“三毒五恶”之意

(五)“于此修善十日胜在佛国为善千岁”之意

(六)“唯见佛光”之意

(七)化生与胎生

(八)特留此经

二、《观经》要点

(一)观佛导入念佛

(二)三福属于杂行

(三) 九品通皆念佛

(四)念佛不限下品

(五)杂行胎生分九品

三、《阿弥陀经》要点

(一)“多善根”即是执持名号

(二)“一心不乱”即是专修念佛不杂乱

(三)临终“心不颠倒”是因圣众现前

(四)“善男子善女人”即念佛之人

(五)“若一日……若七日”即一辈子

文丨某法师

第十九章 净土三经要点

 

一、 《无量寿经》要点


(一) 《无量寿经》的版本

 

《无量寿经》历史上共有十二种译本,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五种译本,即“五存七缺”。

 

另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四次汇集:第一次是宋朝王龙舒居士的汇集,第二次是清朝彭际清居士的汇集,第三次是清末魏源居士的汇集,第四次就是民国夏莲居居士的汇集。

 

汇集经文,严肃性、权威性皆受质疑。王龙舒是一位修行净土法门的大德,他的汇集本在世上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后经莲池大师指出不适合,就很少流行了。

 

正依经典是一宗教理建立的根本,不是小事情。

 

从法门建立的大根大本来讲,依佛金口所说、没有异议,而且是历代奉行、祖师传承的版本,这样才稳妥。我们修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从昙鸾、道绰到善导,历代祖师所依据的经本都是康僧铠所译的《无量寿经》。

 

从教理来讲,比如说四十八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四十八愿的愿文和阿弥陀佛成佛之后果上的“愿成就文”,都有对应关系;汇集本就失去这样的味道了尤其是关于我们往生最重要的三条愿,就是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愿,在康僧铠的译本当中,可以说文字简洁,义理透彻。汇集本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模糊混淆。你不研究教理,可以随便读过去;如果研究的话,就会找不到方向。

 

在康僧铠的译本里,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成就文就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对应关系很明显。

 

第十九愿是引导“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诸行之人归入念佛。《无量寿经》下卷“三辈往生文”展开“修诸功德”为多项,但一一都要一向专念。所以,善导大师简略地解释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非常明显,第十九愿是引导诸行根机的人进入一向专念,不管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

 

而《观经》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将定善、散善导入一向专念。

 

《大经》三辈和《观经》九品只是开合之异,目的都在一向专念,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第二十愿是指什么呢?愿文是这样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所谓“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是说最终的结果是要遂你的心愿,所以这条愿叫作“系念果遂愿”。

 

因为第十八愿是当生就决定往生的:这一生如果你专修念佛不往生,我就不成佛;第十九愿也是誓愿行者今生所得到的利益:你修诸功德,种种诸行回向导入念佛,临终之时我必来接引,也是今生必定往生的。

 

还有的众生,像一般佛法讲的“结缘下种”之辈,他们也听说阿弥陀佛,晓得极乐世界,但还没有发起三心,所以今生不得往生。即使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也要为他们发第二十愿:你曾经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像种树一样下过种子,即使今生不得解脱,未来若不果遂者,我不取正觉!终究令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所度众生,有“正所被机”,当下就得利益——正当机;也有“结缘下种”,今生不得利益,未来得利益——结缘机。

 

如此说来,康僧铠译本的这三条愿就非常完整:第十八愿、第十九愿摄受今生正当机,是当机愿;第二十愿摄受结缘机,是结缘愿。在当机愿中,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的真实本怀,第十九愿是方便导入真实。三愿的次第关系非常明显。【未完】

 

摘自:《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统筹:佛摄

审听|音频制作:佛见

读诵:佛耀

后期:平台众莲友

推广:众善知识

无量寿经全文
9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