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性不是第九识

实证的佛教

佛性不是第九识

岳灵犀

般若行者道鉴:

您说得不错,这个问题如要分对错,恐怕会落入文字游戏中,因为有一部分已超过我们亲证的范围。讨论未亲证的佛法,只能依靠圣言量和比量,很容易误解佛菩萨的原意。不过,如果完全不讨论未亲证的法,行者便没有修证的方向;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又不得不讨论。

先从我已经亲证的部分来谈起吧!您说“进入第七识”是不通的。第七识“恒审思量”,不因熟睡、昏迷而中断,只要还有身智之余,就一定有第七识,无论是否修行,都没有差别;祂不是因修而有,所以不能讲“进入第七识”。

您说“实有存在的只有唯识中的第九识,也就是众生中的佛性”,也是不对的。一切真悟(亲证第八识)的行者都知道,第八识的本体永不断灭,但其所含藏的种子则不停的流注生灭,所以是不断不常的中道体性。祂本身不属于现象界,但能辗转生出一切的现象,所以是真空妙有。例如我上次所举的吃饭、走路、穿衣服,凡是真悟的行者都知道第八识是如何生出这些现象来。如果第八识也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就没有三世因果,死后必空无所有,我们也不必浪费时间修行了。

再就经论上来说。您说:“玄奘系统的法相宗则认为第八识中的阿陀那识,无垢识已是清净无染,故不立第九识”,如果您的意思是:“第九识包含在第八识里面”的话,就错了,《成唯识论》里并没有这样说。玄奘菩萨是说,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随其所含藏的种子清净、污染的不同因而异名,阿罗汉时改称为第九识(又名庵摩罗识或异熟识),成佛时改称为第十识(又名无垢识或真如)(您认为阿陀那识和无垢识是第九识的别名,此部分亦与经论不同。)如同小学、中学、大学生,是同一个人的三个阶段;八、九、十识,只是同一个识因修证阶段不同而有的异名。

佛在《楞严经》卷第四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陀那识就是第八识,祂本身清净无染,但含有染污种子,不断的流注,成为习气。如果说祂真,众生就不愿修行,那就无法断除第八识所含藏的污染种子,如果说祂不是真,明明祂已具备清净无染的本质;所以很难讲祂到底是不是真心。如果行者只有文字般若或观照般若,读到唯识经典,一定茫然不知其解。已悟的人才知道,第八识就是实相般若,祂一向被妄心执着为“我”。被执着为“我”的东西,竟然本身是无我性、本来解脱,这太难解释了!所以佛是留到三转法轮的时候才说。

至于您所说的佛性,则是我尚未亲证的。我只知道《涅槃经》说,有的十住菩萨(大部分都还没有断贪嗔,未舍第八识阿赖耶名)已能眼见佛性,有的菩萨直到九地(七地时已念念入灭尽定,八地时已舍第八识阿赖耶名改称为第九识),都尚未见性。如果佛性真的是第九识,难道那些没见性的九地菩萨都没有断我执?可见第九识并非佛性。您所引的经论,也没有讲佛性是第九识。

您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做判教。因为,您说法相唯识宗只讨论到第八识,又说只有第九识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您判教无误的话,那么法相唯识宗充其量只是小乘法,搞不好就是外道法,因为它所讨论的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学唯识了。我觉得判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时候判错了,一错就是一两千年,影响了无数的佛弟子,这笔因果帐,要从何算起?

我认为中国嘉祥法师的判教,才是正确,这也是佛教界多数公认的:初转法轮是四阿含,二转法轮是般若法,三转法轮才是唯识。理由很简单,般若经深于阿含经,唯识的经典的深奥,又远超过般若经。但有的祖师弄错了,将二、三颠倒,竟然说唯识是“境空心有”的不了义法,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引用。以我自己来说,破参之后,重读般若经,很少有看不懂的;但唯识经典,就有很多看不懂。我个人也可以证明,第八识就是实相般若,已悟的人学习唯识,会使般若慧更加深利。

唯识学因为太难了,被误解得非常厉害。我发现目前市面上找得到的唯识着作,大部分都说:“第八识是因缘所生法,为识蕴所摄”,这个错误非常的离谱,真悟的人决不会这样讲;但很多书这样写,大家就误以为唯识是不了义法(例如YK师兄在〈唯识名相〉一文中也说第八识也是因缘生起之假法;这样会使得真修行的人不愿意学唯识,最后只剩下学者思惟想象和互相抄袭的作品。拙作〈第八识不是因缘所生法〉曾作说明。

我在此要呼吁大家:不要低估唯识经典,也不要躐等(跳级)学习唯识。应该先亲证第七识和第八识之后,才继续深入唯识论典,不然的话,平白记了一大堆名相不打紧,若误导了自己或别人修行的方向,才是糟糕呢!

编辑按:本文摘自现代人修行入门书——《心灵实验室──非凡心教育手册》。该书是岳灵犀(法名正犀)继《真假活佛》之后的重要着作,在“实证的佛教”微信公众号每周六、周日陆续刊载,敬请关注。

6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