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陀的最后遗教《大般涅槃经》(009)学佛还是要吃饭

实证的佛教
学佛还是要吃饭

「有为、无为且共置之,汝可随时速施饭食。」我们不要一直讨论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差别。你刚才不是准备了一大堆食物来供养佛和圣贤僧吗?你现在赶快拿出来。不要一直讲话,好像都不用吃饭一样,佛法不是这样子。

文殊菩萨请纯陀赶快供养佛和圣贤僧,这么做的时候,还是一样可以住在无为法里面啊!因为供养的时候,离不开行蕴,行蕴也是空,「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日常生活,一定都离不开五蕴,既然离不开五蕴,你就可以住在「诸法空相」当中,这样你还有什么时候不是在修行?只要你懂得正确的佛法,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但是正确的佛法知见要靠善知识教授,除非你的慧非常好,可以自己看懂经典。

修智慧法门,只要有时候去听善知识说法,或者看他的书就行了,除此之外,不用特别挪出时间来修行。有的人以为「我家里一定要有个坛城,摆佛像来供养和礼拜」,或者说「我一天一定要打坐两个小时」,或者说「我规定一天一定要持咒几遍,念佛多少次、几个小时」。修智慧法门是最胜妙的法门,不用这样子,因为你只要有正知见,不管你在做什么(吃饭、穿衣、屙屎、送尿、走路等等,但不包括睡觉),都可以安住在胜义谛里面,也可以做世俗谛观行,不用挪出时间专门修行,这就是它殊胜的地方。

「如是施者,诸施中最。」大家都在饿肚子,你拿出饭菜给人家吃,这个是很及时的布施,在所有的布施当中,这个就是最好的。如果人家不饿,你老是拿东西给人家吃,人家吃了以后,变成营养过剩,到时候各种疾病就来了。所以你不是在人家需要的时候布施,这个福德就差了。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是男性的出家人,比丘尼是女性的出家人,优婆塞是男性的居士,优婆夷是女性的居士,这四种人是佛教所谓的四众。在家、出家,男的、女的,这样总共有四种人。「远行疲极,所须之物,应当清净,随时给与,如是速施,即是具足檀波罗蜜根本种子」,这是说佛弟子到远方,他们在外地有匮乏,你看到人家有需要,赶快拿清净的东西供给人家,这样很及时的布施,就会具足檀波罗蜜的根本种子。你不要拿臭掉、烂掉的东西给人家吃,那样不行。我讲过,你如果以为「只有最后供养才是最殊胜的」,这样你就要去跟人家抢最后供养,这种机会很渺茫。你还不如把所有的众生都当成佛,碰到人家有急需的时候,尽力帮他的忙,这样很容易圆满布施波罗蜜。在芸芸众生当中,有过去佛藏身在里面,你运气好的话,就会供养到过去佛。

我在《文艺佛心劝发普贤行愿》里面讲,普贤行愿的广修供养,对象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包括未来佛。所有的众生统统都是佛,你只要不着相,心住于平等,供养众生就是供养佛。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就是最后供养。《大般涅槃经》这里就是经教依据。你用这种方式去修布施,很快就能成就。要是你心不平等,一定要现在佛才要供养,这一个大劫你最多只能供养一千尊佛。如果你把众生都当成佛来供养,你这一生就可以供养很多佛,很快就能具足檀波罗蜜。所以这里讲,这样是「具足檀波罗蜜根本种子」。我们不要取佛相、众生相,这么修供养,成就才会快。

如来身者,即是法身

「纯陀!若有最后施佛及僧,若多、若少、若足、不足,宜速及时,如来正尔,当般涅槃。」你再不供养的话,佛陀就涅槃去了,你这个最后供养就无法成就了。文殊师利菩萨这么讲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这个纯陀还是要找一个理由跟他反驳一下:「文殊师利!汝今何故贪为此食,而言『多少、足与不足』,令我时施。文殊师利!如来昔日苦行六年尚自支持,况于今日须臾间耶?」文殊师利!你今天为什么要贪着在食物上面,如来曾经修苦行,每天都吃很少的东西,六年都撑得过去了,现在只是一顿饭的时间,你不要小看佛陀的能耐。这个其实都是在演戏,目的是彰显佛世尊的功德,以及「依法不依人」的态度。一般的状况,如果有人像文殊师利菩萨那样说,我们不要去跟人家抬杠,因为人家这么讲符合世间的道理。

纯陀又说: 「文殊师利!汝今实谓如来正觉受斯食耶?」你以为如来真的需要吃饭吗? 「然我定知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非为食身。」我可不像你这样子,我知道得很清楚,真正的如来是法身,法身是不用吃饭的。你懂不懂这个道理,文殊师利!(大众笑。)

你说这个纯陀是一般人吗?如果说他的福德智慧不足,在那种场合会吓得不敢讲话,哪还敢跟文殊师利菩萨这样挑战。从他的福德跟智慧可以判断,纯陀的证量不会少于等觉菩萨。

这个时候,世尊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如是!如是!如纯陀言。善哉!纯陀!汝已成就微妙大智,善入甚深大乘经典。」佛陀也肯定纯陀,表示纯陀不是乱讲的,不然的话早被护法神一棍子打出去了。如来的法身确实是不用吃饭的,这是家里人(大乘见道位以上的菩萨)才知道这个道理啊!

文殊师利菩萨告诉纯陀: 「汝谓如来是无为者,如来之身即是长寿,若作是知,佛所悦可。」你这样讲不错,作这种知见的话,佛陀会很欢喜地印可你。这个时候纯陀还不领情呢!他说: 「如来非独悦可于我,亦复悦可一切众生。」如果只悦可我一个人的话,他就是取相分别,佛陀其实是悦可一切众生的。

所以,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曾经做了不好的事情,就以为自己有多么地污秽、骯脏,不敢面对佛菩萨。这是佛教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佛陀的眼中我们都是跟他平等的。大乘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也是一样,他们能够安住于平等心,不会因为你曾经毁犯戒律就轻视你。

文殊师利也肯定他的话:「如来于汝,及以于我,一切众生,皆悉悦可。」但是纯陀又挑毛病了:「汝不应言『如来悦可』。」你不应该讲如来很欢喜的印可我们。「夫悦可者,则是倒想。」要知道,很欢喜地印可,这个已经是颠倒想了。「若有倒想,则是生死。有生死者,即有为法。」为什么他要这么讲?如果可以在五蕴上面看到空相,大家统统是无为、平等相,那还悦可个什么?根本不用悦可嘛!在佛陀的眼中,所有的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清净德相,第八识能藏的心体(如来藏)本来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既然这样还悦可什么?不用悦可了。「是故文殊!勿谓如来是有为也。」你如果看到某一种现象就高兴起来,那这样就变成是有为法了。「若言『如来是有为』者,我与仁者俱行颠倒。」如果讲「如来是有为法」,我们两个都是颠倒见。「文殊师利!如来无有爱念之想。」前面讲如来等视一切众生如罗睺罗,是就如来的应化身而言;这里讲如来无有爱念之想,这是就法身去说的。只要有显示出法相,就是有为法,所以应化身会去护念众生。法身是无为法,不会爱念众生。这样讲你就清楚了。

接下来说,一般众生爱念子女,是有执着性的,就像母牛因为贪念小牛,常常自己没吃饱就赶快回去看护小牛。诸佛世尊爱护众生,是从平等性发起的,没有执着性。这两种爱念不能相提并论,就好像一只驴车跑得像国王最好的马车一样快,那是不可能的啊!「我与仁者亦复如是,欲尽如来微密深奥亦无是处。」我跟你也是一样,不可能完全懂得佛世尊的慈悲。这个地方是他们谦虚的话啦!文殊师利是过去佛,这个纯陀真实的身份也很可疑,可能也是过去佛,这个是在表演给我们看,突显佛世尊的功德。

「文殊师利!如金翅鸟飞升虚空无量由旬,下观大海,悉见水性鱼鳖鼋鼍龟龙之属,及见己影,如于明镜见诸色像。」金翅鸟有点像中国传说中的大鹏,它拍一下翅膀就可以飞非常高,非常远。一由旬差不多四十公里,无量由旬等于是外太空。它在外太空可以看到大海中的水族,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好像在很干净的镜子上看到很多种清净的色像。「凡夫少智,不能筹量如是所见,我与仁者亦复如是,不能筹量如来智慧。」他用这个大鹏金翅鸟来比喻,这个金翅鸟飞到空中可以看到这么多的东西,那如来已经修到究竟觉,所以如来观察一切的法相所得到的智慧,不是没有成佛的人所能想象的,即使是等觉菩萨也不能,除非是过去佛。

为了利益众生,不能让众生看到有那么多佛,所以这些已经成佛的人统统都要把自己退回等觉菩萨,甚至退回去示现成众生的形状、情貌,处在这个佛国土当中。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菩萨应该不会少于极乐世界和其他的佛国,因为我们这里示现出来的是很痛苦的世界,所以需要更多的佛菩萨。要是你的父母、亲朋好友里面有过去佛,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你今天来学大乘了义法《大般涅槃经》,过去世一定有稀有难得的因缘,早已是诸佛菩萨所护念的人,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事情。

3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