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阳气是最好的治愈良药,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方法

素食

“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黄帝内经》

生病=“阳”出了问题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热销的养生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

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阳气是如何被损耗的?

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

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

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作息紊乱伤阳气

你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不管睡多长时间,醒来还是很困倦。这是因为你的生物钟紊乱损耗了你的阳气。

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消耗的快,因为晚睡,即使你每天睡到中午起来也是没用的。

过度劳累耗阳气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也会加速阳气耗损。人体内的阳气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但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就会向外发散。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腾跃的意思。中医主张以静养生,尤其是傍晚、夜晚阳气潜藏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过食生冷损阳气

有些人喜好冷饮,但一吃完就容易拉肚子,引起身体不适,其实这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艾灸扶阳是补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

“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次之。”

——《扁鹊心书》

而其中灼艾说的就是艾灸。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

艾灸过程中释放的近红外线比远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10-15mm的近红外线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份输送到脏腑和病灶之处。

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艾,来自远古,大地之恩赐,厚德载物 灸,源于太阳,上苍之馈赠,自强不息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艾灸,即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采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四大穴位:大椎穴、神阙穴、肾俞穴、足三里穴。

大 椎 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归属脉,艾灸此穴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

神阙穴(肚脐)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

肾 俞 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前穴归属足太阳膀就经,艾灸此穴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等作用。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以上四个穴位,大家有时间可以每天艾灸1到2个穴位,每次每个六位施灸15-20分钟,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棒。

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

饭饱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

素食推荐仲古艾灸

“天上太阳,地上艾草”,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古法温灸 仲古灸

家用艾灸 30支/盒

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的 古法艾灸等你来!

12
文章点评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