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娱乐一下
看图猜成语
五子棋
泡泡龙
连连看
工具箱
佛历查询
藏历查询
藏历查询二
老黄历
拜佛祈愿
首页
分享
社区
招聘
微圈
善书
登录/
注册
搜索
QQ好友群
点评
收藏
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精华30句
西有道人
2020-03-09 10:56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很大助益。三部书都是字字珠玑,我们又分别从中择取了特别经典的10句,原文、翻译、感悟,供大家参考学习。
《菜根谭》最精华10句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1、退就是进,给就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大意:为人处事让别人一步,是明智之举,让一步就等于为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对待他人宽厚一点是为自己积福,善待他人,实际上是为受到他人善待奠定了基础。
感悟:肯让步和宽厚的人,别人更愿意接受、相处和合作,这就是机会和资源。
2、顺境未必好,逆境未必坏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大意: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感悟:一个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是温水煮青蛙,欲使其灭亡先使其放纵和膨胀。
3、不如意,才能成长进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耳中常听到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有一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敦品励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反之,假如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悦耳动听,每一件事都称心如意,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都葬送在毒药里了。
感悟:逆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心性的坚韧一定是磨出来的,且让人能够清醒和谨慎。境遇太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容易让人膨胀、放纵和丧失斗志。
4、谦,第一等福气;改,第一等志气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衿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意:哪怕有盖世功劳,假如因此而骄傲自满,就必然要栽跟头。哪怕犯下弥天大罪,只要能悔过自新,还可以重新做人。
感悟:骄傲者往往盛气凌人、傲慢跋扈,自然惹人厌弃。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人越优秀,他的缺陷就越惹眼、越讨厌。反之,则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5、祸福只在一念间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走,
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大意:在邪念刚萌发的时候,便意识到这是走向贪欲的邪路,应立刻打消这种念头,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坏念头一产生就立刻警觉,然后加以挽救,这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重要关头,决不可大意和放纵。
感悟:此为佛家“观照”之法,经云: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人往往被自己的妄念推着走,原因则是不自知、未觉察这种妄念的绑架。一旦觉察,便能脱身。
6、人生,有修行才有境界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大意:在平静中意念思虑清澈不染,可以看出心性的真正本源;在闲暇中气度舒畅悠闲,可以发觉心中真正的玄机;在淡泊中性情谦静冲和,可以体会心中真正的趣味。省察内心以觉悟天地人生的至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感悟:静、闲、淡,是三种大修行,三种真境界。
7、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大意: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感悟: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多疑猜忌,则不仅心中时时煎熬,还可能发生为扭曲的行为,害人害己。
8、人品要守住,人生要入流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恪守道德的人可能会遇到一时的冷落,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远的凄凉。一个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重视财色名食睡之外的东西,思考的是身体外的真我。所以他们宁愿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让自己的灵魂遭受永远的凄凉。
感悟:那些媚权势之人,一时风光,终究是不入流的没品人生,这不是万古凄凉又是什么?而那些洁身自好者,如颜回、庄子,即使潦倒困顿,获得的却是真正的精神品质,和高层次的人生。
9、让别人一步,分别人一点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大意: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是为人处事一种最安乐的方法。
感悟:你让步别人,别人心里会记得。你分给别人,别人心里会感激。
10、人生最珍贵的三种品质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
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子孙造福
大意: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作绝情绝义的事,不过分浪费物力,假如能做到这三件事,可以为天地树立良善的心性,为万民奠定生生不息的命脉,为万世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感悟:有良心,有情有义,节制不奢,人生能秉持此三点,必能无悔、无咎、无怨、无祸。
《围炉夜话》最精华10句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这本书的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因为其独到见解,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踏实做事,宽厚做人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大意:处事轻浮,耐不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为人永远抱着吃亏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感悟:耐不得麻烦,反映的是心的浮躁,浮躁则浅薄;耐住麻烦,踏实下来做事,则就是修炼。人肯吃小亏,终不吃大亏,因为大亏正是不吃小亏累积来的。
2、私心是毒药,忍耐是素质
欲利己,便是害己
肯下人,终能上人
大意:想要对自己有利,往往反而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
感悟:老想对自己有利,这是私心重,自私之人从来不受欢迎,路会越走越窄。能甘居人下,是具备忍耐之性,懂得等待时机,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3、忠厚是第一人品,勤俭为最高家道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
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大意: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应当以忠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于后代的只要能得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感悟:多交些忠厚的朋友,近朱者赤,耳濡目染,自己也能做个忠厚人。俭朴则能节省,勤劳则能开源,家自然能兴盛长久。
4、做人最忌宽己严人,做事最怕刚愎自用
但责己,不责人
此远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
此取败之由也
大意: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这是远离怨恨的最好办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这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感悟:责己不责人,内则提升素养,外则不惹冲突,自己能成长,别人也不怨恨。信己不信人,这是刚愎自用,不失败还能 怎样?
5、为人处世,莫过于老老实实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
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
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大意:凡事都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很成功,但是败坏祖宗良好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然而使子孙能够有一种纯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必定是这种人。
感悟:人品有问题,也是一种败家。厚道积德,福能泽及子孙。
6、志高才能品高,踏实才能成事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
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
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大意:一个人的志气不能不高,如果志气不高,就容易为不良的环境所影响,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一个人的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么便会舍弃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遥远不可达的目标,于是很难有什么成就。
感悟:志气是一种气象和眼光,然而心态不踏实就会沦为虚妄。
7、处世两要:敬别人,靠自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大意:敬别人,就是敬自己;依靠自己,胜过依靠别人。
感悟:敬别人,别人也会敬你,受益的终归是自己。靠别人,人人都更看重自己,终归靠不住。
8、为人忌清高,居心宜正直
和平处事,勿矫俗为高
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
大意: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和,不要故意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刚直,不设计机巧,自认为聪明。
感悟: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这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机心巧诈,一回两回或许能骗过别人,时间久了谁都看得出来。
9、君子之道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
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大意: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态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收敛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感悟:《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个“器”,是才能、本事,也是器度、器量。
10、给人留余地,自己守良心
求个良心管我
留些余地处人
大意:守住自己的良心以约束自己,与人相处多给别人留些余地。
感悟:良心和余地,是永远不嫌多的两样东西。
《小窗幽记》最精华10句
《小窗幽记》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1、交友讲义气,做人简单来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大意:交朋友应该带着三分侠义气,做人要保存一点素净心。
感悟:侠气和素心,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稀缺。警,醒。
2、高兴时别许诺,生气时要沉默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大意:高兴时说的话多半没信用,发怒时说的话多半失体面。
感悟:切忌,切记。
3、领导者的四大素养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大意:不吝啬钱财可以集聚众人,对自己严格约束可以使人信服,宽宏大量容易获得人心,凡事身先士卒才能领导别人。
感悟:成大事,说到底拼的还是气度和人品。
4、有修养的四个指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大意: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胸襟和气度。遇到让人或喜或怒的事情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众人同行同止时,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识。
感悟:经得住考验,才是真修养。人别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5、真正的交友之道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大意:交朋友,要先淡薄而后浓郁,先疏远而后亲近,先接触而后相知,这才是交朋友的正确方法。
感悟:时间积淀的醇厚,是永远无法速成的。
6、修养自己的最好方法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
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大意:守安详恬淡以修养大道,处低下卑贱以修养品德;去掉怨怒以修养性情,减少欲望以修养真气。
感悟:有件事情很奇怪可是又不能不信服——好的心性素质,往往是从坏的处境来的。
7、处世精髓,不过就是留有余地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
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
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大意: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东西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使用,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兴致留一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才华留一点余地就会神韵饱满。
感悟: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有体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不满才有回旋和发展,太满就没了空间,不是憋死就是撑死。凡事留余地,最妙。这是道家智慧的精髓之一。
8、铭记这四点,不坏事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
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大意:不可趁着兴奋而轻易许诺,不可因为醉意而生嗔怒,不可趁着快活而多生事端,不可因为疲倦而办事有头无尾。
感悟:永远记住一句话——非常状态下的一切,都不可信。艺术除外。
9、活出精气神,就靠三个字
寡思虑以养神
剪欲色以养精
靖言语以养气
大意:寡思少虑以涵养精神,袪除色欲以涵养精元,减少言语以涵养精气。
感悟:从道家来说,思虑重的确耗神,欲望重的确损精,话语多的确伤气。
10、人生的四大修行、四大境界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大意:安宁平和是处理事情的第一方法,谦恭退让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方法,海涵宽容是与人相处的第一方法,闲逸洒脱是怡养身心的第一方法。
4
相关微文
做人别学一根筋
做人担当比诚实更重要的智慧
人生如佛,低调做人——禅师与流浪儿的故事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
做人,一定要有良心!不然....
大圆满的窍诀精华
做人应该具备的“三关”和“三观”
上师瑜伽之精华
金刚经精华就在这三个字,谁记住,谁得福!
这一句话,居家处世应作咒语牢记
抄经,最好的修身养性方式
这四句话是《心经》的精华要理!见者增福!
211学子忏|悔XY的过往,L掉了精华,L掉了青春
《金刚经》精华就在这三个字,记住了受益终身!
《华严经》法句|《华严经》精华70句
这样做,修行中的障碍自然就消失了———上师瑜伽之精华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
人本是人,不要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如何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超精华,家家必看)
你只负责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文章点评
提交评论(Ctrl+Enter)
2025-01-25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在佛教的诸多行持当中,戒律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须经历,但同时也让不了解的人心生畏惧的法门。虽然“持戒”是六度当中的第二度,但却不断有居士..
<详情>
佛答
2025-01-24
咒语的功德与加持不可思议
“MZ里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号,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来,我们中国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鬼神都招来了,你再没有本事把他送走,这以后就很麻烦,所以..
<详情>
清净的本源
2025-01-23
实修方向…见,修,行!
从佛法实修的角度来说,想得到成就都离不开(见,修,行)这三步。见,修,行,是重要的字词,我们必须要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究竟见地,目的与目标..
<详情>
地藏大愿行
2025-01-23
常用佛语的背后的含义!你了解吗?
文:智藏法师你的业障重啊!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依照《涅槃经》第十一卷的解释是:“业障..
<详情>
佛答
2025-01-23
佛教如何看待“择吉日”?
缘 起“法师!在吗!”“帮算个吉日,在线等!急!”“???”许多人出门办事都讲究一个“良辰吉日”现在就为大家分享如何自行计算“吉日”佛教如何看待“择吉..
<详情>
佛答
2025-01-23
想得到25位大菩萨日夜保护?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弥陀化身的善导和尚在其《观念法门》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开示:“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
<详情>
佛答
2025-01-23
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是影响修行的大忌
“修福修慧”《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在说话时,也要向佛学习,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要说。因为佛法认为,..
<详情>
地藏菩萨平台
2025-01-23
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梦参老和尚:上供,供神的东西不要拿来吃。供佛菩萨东西你可以吃,供神的水果等,你都不要吃。懂得这个道理吧?问:那不是浪费了吗?梦参老和尚:你供了,怎么还浪..
<详情>
地藏菩萨平台
点击查看更多 >>
最近更新
识心(佛教名词)
7小时前
【佛龛】-佛龛是什么意思
8小时前
见地(佛教名词)
8小时前
女子带着水晶地藏菩萨去鉴宝,关灯后震撼全场,专家:不敢估价
8小时前
天人揭秘为何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流传最广
8小时前
【修禅】-如何修禅
8小时前
唯有广积阴德子孙后代才能用得到
8小时前
从容
8小时前
唯有不忘那颗始终自救的心
8小时前
孝道
8小时前
唤醒我者是你 我的佛
8小时前
无生法忍(佛教名词)
8小时前
【摄受】-摄受是什么意思
8小时前
善导大师关于“念佛”“忏悔”法语
9小时前
【附体】-附体是什么意思
9小时前
【法器】-佛教法器
9小时前
坚持不一定要到底
9小时前
随念
9小时前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_3
9小时前
【十法界】-佛教十法界是什么意思
9小时前
培养小孩的仁慈之心
9小时前
【口业】-什么是造口业
9小时前
地藏菩萨殊胜感应记
9小时前
无念(佛教名词)
9小时前
好好地去种这些善种,一定会等到果实
9小时前
三聚净戒
9小时前
【福德】-佛教中的“福德”指什么
1天前
佛教里的【福田】指的是什么
1天前
佛教所指的【圣人】是什么人
1天前
【大德】-大德是什么意思
1天前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
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