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如何将所学到的佛法运用于精神病患?

佛教文库

如何将所学到的佛法运用于精神病患?

【摘要】1.自力:把「我」放下,把所有事情「还原」到原来的动作,调节心情,使之轻松、自在。2.他力:寻找你和他的共通处。

其实这可以讲是一个非常困难去照顾的一科,并不是像一般用开刀等方式就可以解决了,第一、它须要长期性,而且很难用常人的心去看,你没办法预期,那实在更合乎我刚才所讲的道理了。他随时有无常产生,随时可以给你惊喜,你根本没有办法预料,所以这实在是很难去用心的一科。

不过原则是如此,大概可以这么讲,第一个办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忘掉,或把「我」放下。换句话说,把所有事情都「还原」到原来的动作。「还原」是一个破除执很好的方法。我举个例子,你在为病人铺被时,不要想像这是在铺棉被,你要想像铺棉被这个动作不外是一拉一扯,还原成这两个动作。

大概所有的动作都可以还原成两个动作,因为大概所有的动作也是一来一去,比如所谓的「捷抗作用」我们肌肉光有收缩,没有伸张就不可能做伸屈的动作,它都是一对的。打针也是,一出一拉;讲话也是如此,嘴巴一张一合,嘴巴如果永远合著或开著,就讲不出话来。念佛也是一样,不外乎一张一呼。

所以你不要去看这些很复杂的动作,只要还原成两个事情就好了,你那样想就会轻松很多。当你起烦恼时、当你的心无力时,就把心还原。你不会觉得是在照顾病人,不会觉得我在照顾他,他在被我照顾;乃至于他在骂你的时候,讲你的时候也都一样。所谓「话」,不外就是一个声音,一来一去、一来一去。他打你一巴掌,这个「痛」就是一麻、一不麻。乃至于他一个粪抓来,就往你头上一丢,你可以想想看:很好啊!我的内心也是粪,不过这粪不小心跑到外面来而已。我们的粪在里面不会觉得不舒服,在外面你会觉得,哇!这个人给我一个修不净观的好机会。

你的心随时调节,调节到它轻松、很自在。不要觉得好像在做什么事情一样,你要觉得好像在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或者你把这个病人当作自己,因为他其实也是你自己,就像你讲的,他在表演很多自己看不到的部分。很多病人表演出来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你把他看成自己在照顾自己。反正就是还原,还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你的心就很单纯,不会想东想西,不会有什么障碍,这是一个靠自力的方法。

第二个是靠他力。靠他力的方法就是:当自己没有心力的时候,或者比较感情丰富的时候,(因为你要靠自力的话,是要比较理智的时候),这时你就开始找,找他和你之间的共通处是什么?对于一个修净土的人来说,你和他的共通性是什么?都有被阿弥陀佛接引的可能性。所以这时我们心理要常常想像:有第三者在,有阿弥陀佛在,我们三个人一起做这个事情,你想:阿弥陀佛在帮忙我们做,不是你跟他而已。阿弥陀佛在你背后、旁边跟你一起做事。这时你会觉得比较有力量,比较能够把心理的障碍除去。

这样的感觉就很清楚,不是凭空想像的,就像刚才所讲的,大家都有被阿弥陀佛接引的可能性,这时才会有办法把这种感觉吸引过。假如只有想你自己的话,你会觉得阿弥陀佛就在你自己而已,在他没有,会觉得他是他,然后我跟阿弥陀佛要联手把他制服、度化,这样的话很吃力。你应该把你、他和阿弥陀佛三位一体,这样你就会觉得他也可以被阿弥陀佛接引。

为什么阿弥陀佛会只有在我这边,不会在他那边呢?他也有啊!这时阿弥陀佛会介于我们两个之间,三位一体。这是一种他力的方法。这是一种他力的方法。

而且每天早晚课时、念佛时,要随时有这个心在练习,尤其对今天会碰到特别难缠的病人时,你就想像:他们就在你眼前。练习一下,念佛时、诵经时,看到他们了把功德回向给他们。如此有个具体的对象,早晚课会更痛切、更有力;念佛时也会念到想要盖过他们的感觉。

有时在外面做早晚课时,我也是如此。我不会念完回向文后,心理却一点概念都没有。而是眼前会有个具体的对象。念佛也是一样,否则念佛时心不知跑哪去了。如果心中有具体对象,就会较有力量。如此早晚课、念佛的行门加强之后,在工作上也会更顺利。(讲于德育护专干训,净苑,19921)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