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很多大禅师,他们开悟的过程那是非常地历尽千辛万苦啊。这里举一位禅师,谈他开悟的过程。无闻聪禅师,他在开悟之后开堂接众,一个普说里面谈自己的过程。说自己,叫山僧,山僧初见独翁和尚。独翁和尚就令他参一个话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这三个都给它否定,那到底是什么呢?那就要起疑情了,那就参这个了,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并且他跟六位禅和子打同参,相互帮助。以后就见到了淮西禅师。淮西禅师就教他提无字,参这个无字。参无字,好像参得也没有什么感觉,以后再到长芦禅师那里。这几个禅和子结伴磨炼。这都是要去到处参学的,如果没有开悟的人是不能去住山的,不能去闭关的。他是开悟之后才有住山的本钱。那就是芒鞋踏破。
后来呢,这位无闻聪禅师又遇到了淮上敬兄。这位师兄就问:你六七年来参禅有什么见地啊?他自己就回答:每天只是心下无一物。淮上敬禅师就说,就喝斥他:你这么一个络索,是什么地方出来啊?就是你说你心下无一物,这是实际上是头上安头啊。那你从什么地方出心下无一物啊?这个无闻聪禅师就回答不上来,好像又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就不敢开口。淮上敬就跟他说,说你定中做功夫还能不失,但在动处、闹处就失了功夫了。这一说就说到了无闻聪禅师的心里去了。他心就一惊:是啊,他说到底毕竟怎么明了这件大事呢,我该怎么做呢?淮上敬禅师就说:你就参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让他换一个话头去参。要知端的意要知道己躬下的这个意,或者西来意,你就北斗面南看,这就是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北斗应该从北面看,怎么从南面看呢?说完了就走了。
这位无闻聪禅师被他一问,他真的就对这个话头产生了疑情了,就走不知道自己在走,坐不知道自己在坐,这个五天七天之间,就不提原来的话头无的话头,就只是看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这个古人禅和子他是整个的生命都在这里,这要如猫捕鼠,如鸡抱卵,那这话头不能打失的。那古人都常常是有一个警语:暂时不在,如同死人。你这个话头暂时不在都像死人,行尸走肉。所以这些禅师抱着这个话头那就是本命元辰,参参参。忽然他到了净头寮,在一个木头上与大众同坐,坐在那里,他这个疑情还是笼罩,好像自己全身心都是一个疑团。但是他能抓住这个话头,就有一顿饭的时间,忽然感觉到内心豁亮起来空亮轻清,情想破裂。就像剥那个皮一样的一层一层剥。眼前一切都不见,犹如虚空。这样好半时才省悟过来,通身汗流,当下就悟到了北斗面南看的意思。
这样他就心生欢喜,所以就赶紧去见淮上敬禅师。一见他就能够自然就有偈颂流露出来。但淮上敬禅师也是认可他已经有悟入,但还不承认他,说:你还有向上一著还没有洒脱。你看无闻聪禅师悟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还没有透彻,这个时候还不能说他有禅。
后来他到香岩山中过夏,就有很多蚊虫咬他。咬他两手,左手咬右手咬。这时候他就思惟古人为法忘躯,我还怕一点虫子干嘛,就身心放下,咬定牙关,捏紧拳头,就让这个蚊子咬。咬的过程当中,他又不能打蚊子,咬的这么多那怎么办?他就咬紧牙关。又提起原来话头无。这个蚊子全身在咬,忍之又忍,他这个不管就提这个话头,不觉身心归寂。这一下就好像一座屋子倒塌一样,通体像虚空,无一物可当情。这样他一坐从早上七点坐到下午三点出定。这时候他朗然明白了:自知佛法不误人,只是自己功夫不到。这时候可以说他大悟了。
大悟之后,他还是觉得虽然悟了,见解明白了,但还有历劫微细的妄想还没有尽,这就叫理要顿悟,事要渐修了。那这个开悟就等于见道,见道后他就要赶紧要修道了。那修道如救头燃哪,他就到光州山习禅定六年,又到陆安山住了六年,又到光州山又住三年,这样他又经过了十五年的那种煅炼,长养圣胎,才说颖脱了。就这个时候才称为有禅了。
所以你看古人为了悟明己躬下事,达到有禅的水平是这样地辛勤,这样地久远,才能够相应哪。哪能像现代人说你坐坐禅堂,念几句话头就叫有禅的?或者说自己都有点伶俐汉,这个看几本语录几个公案好像依稀仿佛就开悟了,自以为自己就顿悟了。那你看看这些大禅师怎么过来的,很不容易呀。所以莲池大师说一个大彻大悟者他的福报要有七朝天子福,他的智慧要有九代状元才,这样加起来他才能够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