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布施供养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藏传佛教Buddhism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供佛并不是说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一顿肚子了,不是这回事。供养,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体现我们对佛陀恩德的报答!

佛教讲上报四重恩,其中有师长恩,佛陀是我们的本师,当然也是师长的范畴。因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们才懂得怎样去认识真理,才知道怎样修行,怎么摆脱烦恼和痛苦。佛陀于众生有大恩德,我们粉身碎骨报答佛陀的恩情都报答不尽,除了礼敬、称赞如来以外,还要供养。

广修供养,不仅仅是供养佛,而是要供养世界上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及没有恩惠的人,我们都要供养他们。如我们的父母、亲戚、朋友,凡是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我们都要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

佛教中讲培植三种福田:一是恩田。是说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怀有一种感恩心,去报答他们的恩情。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

”如果佛陀没有出世,我们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们自己的福田。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在家里连孝敬、供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佛子。

二是敬田。凡属于我们恭敬的对象,如师长、老师、善知识、诸佛、菩萨,这些都是我们的敬田,我们都要供养他们。

三是悲田。悲田,是指我们要慈悲的对象:如那些贫穷的人,乞丐,他们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难,需要人们帮助时,作为学佛的人,我们要本着一颗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帮助他。

表面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助别人,其实我们是在帮助自己种福报,所以只要见到有困难的人,我们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就像农民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才能有收获,如果春天不播种,那么到了秋天就一无所获。一个人的福报是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头上,于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没有长眼睛,不幸的事情总落到自己头上。

其实,一个人的运气好不好并不是取决于老天爷,倒是与你的福报有关,而福报是来源于培植福田,广种恩田、敬田、悲田,通过布施、供养才会有福报。广修供养,从经文表面上看,虽然只讲到供养诸佛,但是从经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供养一切众生。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一切佛刹,极微尘中各有一切极微尘数佛,是说无量无边的佛,每一尊佛的身边都有很多的菩萨海会围绕。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供养的对象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供养的意义,一是表达对佛菩萨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长福报,三是灭除我们的悭贪。供佛,把你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克服小气。如果没有供养、布施心,舍不得把东西拿出来,那你将来会得贫穷的果报。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而且将来“利息”很高。因此,一个人的财富,不是靠拼命赚钱就能得到,而是要靠福报也就是通常说的运气。

供养、布施不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能克服自己的贪心、执著。一个人如果执著财物,舍不得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就像你银行里一分钱也没有存进去,虽然银行里的钱很多,有的人能从那里取出十万、二十万,但你一分钱也取不出来。所以布施、供养别人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人因为贪念的关系,使得我们不能够广修布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是过时、自己不喜欢穿的,才会比较大方地送给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刚买的时装送给他人。

再比如送人家电器,总是看家里那些用不着用旧了的拿去送人,你不会把刚买回来的大彩电搬去送人。为什么我们舍不得把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送给人家?原因就是贪著,因为我们对好的东西产生执著。

如果你对这些最好的东西不贪著,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拿去布施,救济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那么本身也是在破除我们的自私、悭贪、执着和烦恼。我们执著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往往就是我们产生烦恼的根源,执著是我们解脱生死最大的障碍!

1
文章点评
2024-02-03
原来每个人身边都有护法神
梦参老和尚曾经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在北京有个师父,这个师父不会敲法器,也不会做法师,他要盖庙,也没有信徒。怎么办?他就每天拜地藏菩萨,拜了三年,业障消.. <详情>
2024-01-18
索达吉堪布:有困难,找护法!
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均离不开护法神的大力护持。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都有护法神以显现、不显现的方式来相助,若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战胜一切违缘、圆满一.. <详情>
2024-01-07
佛像突然碎了会不会有什么灾难呀?
学佛是为了解脱成佛学佛不是强制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学佛是为了解脱、成佛。我们学佛的好处就是了知六道轮回的真相,知道除了肉眼可见的人道、畜生道。还有肉眼看.. <详情>
2024-01-01
​出离心,并不意味着是逃避心!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生起了出离心并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为生活与工作也是在了缘、了债。这时生活与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解脱的方法,.. <详情>
2024-01-01
在家弟子如何最快最多地累积福报?
佛经中有记载: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精舍、建造藏经阁、建造僧人的住所、提供僧人的衣物饮食、照顾久病之人、饥荒时节做布施、给外来者提供庇.. <详情>
2023-11-09
宗萨钦哲仁波切:作为一个佛教徒就是要有点“与众不同”!
“今时今日,每当我们祝别人“好运”时,不幸的是,我们总是会将所谓的“运气”与物质挂钩。当然,我并不否认“运气”与钱财或金银等物质相关。它们肯定是有关联.. <详情>
2023-11-09
“瑜珈士”之称不是什么人都可叫的!
恒修瑜伽士境界,并非唯由观察生。这就是真正的瑜伽士的境界,不是通过观察或者思维而生的。这种觉受,内心的那种明了,不是通过观察而生的,不是通过思维而生的.. <详情>
2023-11-09
护法善神是否护持你,差别就是这么大!
你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这个力量不可估量。反之,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比如,若没有善神护法的护持,一万个人去反攻敌人,很难取胜。若是有善神护法的护持,哪..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