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海云继梦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佛经首页

一、门都没有,怎么登堂入室?

《法华经》总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般简称为〈普门品〉。你要把〈普门品〉当作是《法华经》的一部份,或是把他当作《观音五经》其中的一部经典都可以,这当中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何在这个时候跟大家介绍这部经典,因为我们在芝加哥弘法,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家都直接从华严下手,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发现了大家必须留意的二个问题:第一,大家对佛法的基础认知不够,这部份必须重新架构;第二希望我们华严弟子自成一个气候。

来到这里讲经,以往我们都是跟别人借地方,依附在别人那里,这样华严弟子很难自成一个气候。在这里讲经的用意,就是要构成我们自己的思想系统,但这些年下来发现,大家连基本的语言沟通都有问题,更遑论其它。比如,我是这样跟大家讲,「你们去弄一个地方,我可以来住上一个月或三个月」,很多同修听我这样说,就很发心地去借了一个地方。其实我不是要你去借,也不是找不到地方住,更不是来这里度假的,而是希望华严能够在这个地方生根,盼望大家能够发起愿力,找一块地方共同努力,把它经营起来。

有些同修听了,他是怎么发愿你知道吗?他发愿叫别人去做,说「台湾拿钱过来,我们就可以去找地了。」这种发愿每个人也会,那怎么不说芝加哥把钱拿过来,我们在台湾找一块地?这样的讲法说不过去,如果这种语言模式到现在都还在运用,那我们太幼稚了,怎么跟佛法相应呢?佛法谈什么根本不会知道,你不懂得它的背景。

为什么这个时代那么多人修行不能成就?因为根本没有基础,看到光鲜亮丽的树叶,就想直接造树叶,怎么造的出来?没有树根、树干、树枝,哪来的叶子?地上捡一片叶子,回家就想种出漂亮的树叶来,这种观念不对。既然十几年都过去了,我们能不能再用十年的时间,将佛法应有的认知建立起来,把华严的基础扎稳?

比如华藏工程这部份,我们一直都没有做好,大家不要以为这部份已经进行得很好,基本上,华藏工程一到三年为一期,总共有三期;第一期的三年是建立佛教的基础,佛教的基础是什么?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四圣谛,这些通通都要弄清楚。比如三十七道品,不是三十七条念过去就好,怎么修都要弄明白。还有《成实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清净道论》、《法蕴足论》、《解脱道论》都要了解,如果我们连这些在讲什么都不知道,就要直接修大乘,那佛陀会跟你说「门都没有」,门都还没有找到,你怎么登堂入室?

佛教基础、基本行法都有了以后,第二期才讲华严。什么是华严的基础?〈十玄门〉背了没,法界三观、四法界的内容、以及怎么修的都要弄清楚。接着,禅、净、律、密、经教、生命学六科,你要选一科确定下来,否则很难发现华严禅跟其它禅法有何不同、华严密跟其它密法有什么不同、华严宗跟其它宗派的差别在哪里。

第二阶段圆满以后,第三阶段的专修课程就出现了,此时才讲说「我经过三个月能不能开悟?」这时候是问你自己了,不是问我,你自己就会知道。基本资粮道能够具足,这地方再摸索三年,这时候讲「我要来接受考试」才有意义。没有前面的资粮道,就要说「有没有三个月的密集训练、有没有禅七」,那你真的会很难应付,就会好像麻薯糊、面粉糊,却又硬要捏成什么样子,等到捏成,你也已经走样了。记住,前面的资粮道一定要弄好,但是现代人因为书读多了,个个都自以为了不起,其实里面都是空的,没办法进入状况,这是今天修学大乘佛法最糟糕的地方,那就会讲起来好像都懂,其实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跟佛陀无关。

来到这里之前,我们刚在温哥华把《阿弥陀经》讲完,事实上这些经典,我差不多有三十年没看了,打开就要讲是有点生涩,但经文念下去就知道它在讲什么,一般人则很难体会,至于像〈普门品〉这种经典就更难体会。《佛说阿弥陀经》是单部经,所以你在短短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他整个思想系统,以及在佛教史上的定位。历史上鲜少有人予以定位,经文那些文句我们看得很清楚,但很多人解得愈多就错的愈多,因为他看不到《阿弥陀经》真正在讲什么。同样的,大家现在念的〈普贤行愿品〉,你知道是出自哪里吗?其实他真正的名称应该是〈十大愿望〉,〈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你现在念的是这品的最后一卷〈十大愿望〉。同样的,很多人只记得〈普门品〉三个字,或是含糊笼统地称他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他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的〈普门品〉。若是连用词、观念都弄错了,你想内容会正确到哪里去?这个叫做含糊笼统,对佛法完全都没搞清楚,又自以为很通,那就麻烦了。

我们先简单把《妙法莲华经》跟各位做个背景说明:若以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来算,《妙法莲华经》跟《涅槃经》大概是最后十二年讲的。虽然记载上没有提到佛陀晚年的身体很不好,淡化了十二年才把《妙法莲华经》跟《涅槃经》整理出来,可见他晚年的身体状况不佳。你可能会认为佛陀身体很健康,到了最后那一天才不呼吸走了,那是意识形态的推理,不是这样。照讲《涅槃经》应该是佛陀最后拖病的那个星期所做的交代,怎么会花了十二年呢?或许你会以为十二年当中《妙法莲华经》讲比较多,是佛陀吃了毒香菇快涅槃时才讲《涅槃经》的。大概不是这个样子。大家要把整个佛教、佛世时代的状况了解一下。

《法华经》最大的特色就是「会三归一」,把小乘、中乘、大乘统合起来说「没有大小乘,只有陆地上的大白牛车」,也就是只有一佛乘、圆教这个部份,这是《妙法莲华经》所强调的。我不知道天台对《妙法莲华经》的定位跟诠释如何,我们只是按照传统的理念,以现代的语言跟各位简单提一下。

佛陀讲经说法大概四十九年,有很多人一直跟在佛陀的身边听法,当中有人发现佛陀说法好像有阶段性的变化,于是在佛陀晚年时便问他为何要这样讲,他老人家就重新把它整理、汇集起来,这就成了《妙法莲华经》。当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整理」这一个重点,这是我们在研究佛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早起讲的《阿含藏》,主要是讲佛教怎么从印度文化中脱颖而出,重点在于凸显佛陀跟印度教修行上的差别。这是佛陀留给人类最大的一项遗产,因为印度文化当中有一些缺点,但他们身处其中,自己看不到,佛陀独具慧眼,看到并予以改革,才有佛教的诞生。这个改革就是它的特点,但在一两百年后此特点消失了,佛法在这个地方起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大乘需要兴起。

佛陀是个有智慧的人,通达人性及历史演变,知道他的宗教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佛教一直铺展出去,他发现有很多弟子成就了,但成就了以后不知道要做什么。摩诃迦叶就是一个例子,年纪比佛陀大,寿命又长,证阿罗汉后,成天打坐耽着于禅乐外,不知道要做什么好,这是第一个问题。此外,还产生另一种现象,证阿罗汉以后活得不耐烦的就选择去死,因为已经不生不灭了,既然活着不知道做什么,那就选择去死。死,它有一定的死法,佛陀也教他们怎么死,但这不是自杀,应该叫做入灭,但它是有为入灭,不是随缘入灭。

佛陀后来想想,又为入灭也不对,应该把剩余的生命奉献给人类才对,于是开始发展出大乘的思想;但对于像摩诃迦叶这种人来说,就不喜爱听闻这类的讲法,因为他跟了生死没有关系。大家要知道,你研究的大乘,大概都跟了生死没有关系,因为大乘的重点是在教化众生、组织僧团,这样自然会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活得有乐趣。但这是达到了生死后,剩下的生命去做的,要留意这一点。现代的人都直接修大乘,没有前面那一段,所以修不成就。

当我跟你说「这样修一定可以成就」,是基于你前面有「圣解脱道」的基础,因此你要先问问自己,「圣解脱道的基础具备了没?」这就是为何我一再地跟大家讲,我们要有一个地方,否则没有办法指导你。不要以为花三个月跟你讲一讲,你就可以开悟,三个月能做什么你知道吗?顶多是帮你调整身体坐好,这个叫做「粗住」,只是先把你那烦躁的心情、妄想除掉,只是这样子而已。再加三个月的训练,那叫做「细住」这些烦恼虽然除掉了,可是总是会有像「爸爸生病啦!儿子的种种事啦!或者工作怎么样啦!」之类的小事情让你烦着放不下;这个阶段叫作细住。

在过去叫做「欲界定」,欲界定就是想一件想要做的事、一个解不开的公式,或者一件弄不好的事,一打坐便一直往那边鑚,这也入定了,两个钟头很快过去了,这个叫做欲界定。但你要知道,这三个阶段要过去的时候,必须「数法」完成;数法完成后,接着是「随法」,然后开始进入到「未到定」,再从未到定到「置心一处」。未到定是修随法,未到定到置心一处是修止法。想想看,这些基础要不要一两年的功夫?这是第一阶段「置心一处」。

窒息一处以后,向来处去,念头从那,念头从哪里来,抓念头过去,要是真的很有根基、功夫够,大概两年的时间可以证阿罗汉;证得阿罗汉以后,约略还要两年,才能由阿罗汉转为法身,十信圆满进入法身,这样总共是六年,但其前提是你的身心很健康。假如身心不健康,提前调整五年、十年,那不一定,这个是前期工作,而大乘真正在做的,就是教你前期的这个工作置心一处以前,身心不健康的人重新调整的那个阶段。你看看,大乘的工作跟直接修行没有关系。

佛陀那时代,为什么成就的人那么多,因为那时的印度社会大家都在修行,只是不得要领而已,后来到了佛陀这里,经过佛陀一指点,就成就了;很简单地,佛陀讲「善来比丘」,人家就证阿罗汉了。那你们呢?你们是「不来比丘」,叫你来也不来,那有什么办法?因为连基础都没有。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基础一定要有,要有一个地方好好地训练,把这些基础建立起来。

大家不要以为大乘比小乘了不起,以现代语言来讲,大乘是宏观的佛法,小乘是微观的佛法,只是宏观、微观的不同。佛陀当时看到光有微观的佛法不行,必须兼具宏观的部份才可以,于是把这一套相关的东西教导这些修行人,但有很多人不喜欢,你看迦叶尊者几乎连讲经说法或带个共修也没有,富楼那尊者则是到处讲经弘法,两者完全不同,要留意到这种差别。佛陀在展开大乘佛法的过程,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教化众生,就要经营道场,道场怎么经营,这就是个问题。假如单纯只有修行,那很简单,但是当佛陀把修行的东西教完以后,就必须教导大家怎么教育众生。

在大乘的国度里,你要来修,那个师父就要跟你负起那一份责任感,那就是一种信托制度,但在小乘的国度,修不修随你,修得成或修不成都是你的事,大乘的国度则不同,因为大乘的师父发愿度众生。什么叫作度众生?你要教众生,众生不会要教到会,教不会你要负责任。为什么有些爸妈生孩子一生就十几个,就是上辈子没把人家度好,要负责任,所以这辈子继续养,养到他们都证阿罗汉。你要教导他,问题是他不具备条件怎么办?就得想办法让他先具备足够的资粮道,这就是大乘的部份。

大家都急着修行赶快成就,可是你一定要弄明白,到底资粮道具不具足,假如不具足,那就不是要修就能修,起码到达「修行的开始线」才能修;未到达前,要先充实资粮道,一旦资粮道具足,开始修行,要成就很容易。我们一再跟各位讲,难的不是在如何修行,修行的整套系统都可以有,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指导你。怎么指导?「师父,你讲我就知道」,光讲是很快,几分钟我就可以讲完了,但是做要做好几年,而在这几年做的过程中,心境的变化、修行的状况你要一再地提出来,我们要一再地切磋,不是你讲可以就可以了,你要留意到。

佛陀那个时候也有这种状况,于是产生各种众生及修学成就的评比问题,所以才会衍生大乘、小乘、中乘,但最后佛陀超越这个部份,而说:大乘、中乘、小乘都只是方便说,当你出三界以后,只有一佛乘;羊车、鹿车、牛车都是在三界火宅里面讲的,为了适应各种根器;众生贪着于这里的贪嗔痴,不想出三界,所以告诉你这里面的玩具不好玩,外面比较好玩,就讲有大乘、小乘、中乘,依众生根器的不同,把他拉出三界,等到大家都出去以后,发现没有羊车、鹿车、牛车,前面陆地空地上只有大白牛车。总之,只要能让你出三界就好,出了三界,只有大白牛车,没有别的。

事实上,很多阿罗汉出去以后,发现没有羊车,只有大白牛车,他根本不喜欢,因为习气啊,所以这时问题就来了,这些不喜欢大白牛车的阿罗汉怎么办,总要有个地方安顿嘛,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证得阿罗汉以后,别担心,一定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不管你要不要大白牛车,就是到极乐,然后在那边准备入法界的资粮道,还要再一次觉醒,才能回小向大,才能入法界。若是直接修法华、华严这种圆教的话,直接就入法界了,不一定要经过极乐世界,差别之处是这个地方。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佛陀就要讲这种圆融的方法,把它收起来做结尾。结尾这样讲,好像懂了,只能讲「好像懂」,其实不懂,你知道大小乘之间有什么不同吗?跟各位举一个例子,小乘是强调生命改造的那一份工程,而佛陀最伟大的遗产,就是把怎么样做生命改造工程的Know-how教给我们了,因为一般人修学到了「置心一处」以后,经过五觉支入初禅定,然后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到灭尽定这最高境界。佛陀发现这样不对,所以发明了横出三界。我跟各位讲说,到置心一处就是要「横出三界」,不要入「色界定」。入色界定可以横出三界,入无色界定也可以横出三界,但你不必那么辛苦,在还没入禅定前就可以先出三界,出了三界以后,你要入色界定、无色界定、四禅八定都没有问题。这个是从原始佛教修行的地方,来看佛陀最大的遗产。

佛陀还有一项不可思议的遗产大乘。大乘虽也涵盖生命改造工程,但他最重要的是教化众生这个部份。「要怎么教化众生?」这时,佛教就有纯修行走向宗教化。佛教之所以宗教化,是因为大乘兴起,而宗教化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教主的保佑。留意看看,哪个教主不保佑他的子民?大概只有释迦牟尼佛。讲保佑的或是救苦救难的,在经典上看到的都是十方诸佛或是观世音菩萨;接引的都是阿弥陀佛,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指导我们直接成佛。

佛教宗教化的开始,佛陀时代就有了,不是到大乘才有。佛陀在的正法时代不强调教主救世,宗教教主救世本身是外道的,这一点要弄清楚,否则你对佛法根本不认识。我们不是否认佛教保佑众生,只是大家要明白,佛教的教主保佑众生,是因为大乘佛教的兴起才开始的,这一点是我提出来的。这里头大有文章,若要写博士论文,有很多议题可以写,但这部份都没人讲,大家都是想当然耳,想当然耳根本就不对。这里头有两个特色跟大家分享:

第一,你从来没看到释迦牟尼佛怎么救苦救难。很多佛菩萨的名字,你可能从没听过或觉得跟我们无关,比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跟你好像没什么关系,所以鲜少有人会去拜他们;金刚藏菩萨、无尽藏菩萨这些,我们大概也不会去拜,因为基本上这些超级大菩萨是不管闲事的。真正会管闲事、跟我们最有关系的,第一名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你在生活中的苦难特别多,他是救苦救难、专管闲事的菩萨,也是最宗教化的一个菩萨。第二个菩萨是地藏王菩萨,他也是专管人间这些闲杂事。第三个是阿弥陀佛,怕你死后不知往哪里去,就把你接引到极乐世界。除了这三尊佛菩萨,其它的几乎都不太管你,有的话大概就属药师佛,因为他也有这个愿。假如阿弥陀佛不算,那就属药师佛、观世音菩萨跟地藏王菩萨这三个最会管闲事。

佛门中你要找到十个佛菩萨来管闲事,大概都很难。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是大乘佛法兴起后的特色,但是一般人都弄错了,包括小乘批评大乘也弄错了。大乘佛法在巩固教团方面,他有很大的功德跟威神力。佛陀谈这个部份,绝不从民间迷信信仰或者经营这边来讲,当然这里面有经营、组织、管理、制度等等,它有一套符合真理的做法,但不是现在工商业的这种讲法,你要留意到。

第二,佛菩萨所谓的护持、护念、保佑,或者令你免除灾难的功能,开始在这边出现了;在原来的生命改造工程里,它是指「当机众」,也就是已经具备了资粮道,这时就可以直接修行,佛陀这一招最好,但它是针对当机众来讲的,不是所有的众生。问题是,很多人自以为是当机众,甚至以为自己是法王子,都把自己当成佛陀的VIP弟子,那就完了。愈是这样想的人,愈需要诸佛保佑、菩萨加持,因为它的生命质量差距相当大。我只跟各位谈一个原则,修行者的资粮道,第一个就是五大人格性要健全,健全与否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会不会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反省、检讨或许大家都会,但要留意的是,若每次反省、检讨后,认为自己都没有错,错都在别人的话,那表示你的人格不健全。反省检讨之后,要能找到自己的缺点,假如找不到,那就拜一百零八拜。你要经常检讨反省,找不到缺点时就要拜了。假设检讨反省以后,都是别人的错,那就不只一百零八拜,要乘上十倍,那就一千零八十拜。

大部份的人不愿检讨自己,即便有也是把过错往别人身上推,这种叫作业障深重,那没办法修行。真正要修行,要懂得这是第一个要件。然后,在正常的生活中要感觉到「我的人生这样活着对吗?」这个叫作出离道,出离心就起了。「什么才是对的人生?」你开始追求「对」的人生,前面出离的摸索有了,确定皈依三宝是对的,确定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是对的,开始往这边追求,那就是发菩提心,这时才算是修行开始了。我只是举例,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生观要全部净化,当中没有太复杂的意识形态。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比如,你想要修行,跟善知识提问一些佛法或生活中的问题,当善知识跟你讲要怎么样时,你就会「可是」,人家在讲,你又「还有」,接着又「但是」,那人家怎么教导你?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意识形态太复杂。你要活在净识里,单纯的概念里,才能够叫作人格性健全。这么一件事,人家讲完,「喔!这样」就好了。每次人家一讲,你就一大堆的「可是但是还有」,那你根本没办法修行,要留意。大乘佛法就具有这种调教的功能,调教到这些基本条件具足以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适合的行法都不同。所以佛法在修行方面分成两个部份,一个是前面讲的「圣解脱道」,另外一个叫作圆融道。圆融道有圆融道的修法,是不同根器、不同条件、不同因缘的人所修的,这叫作不可思议的生命改造方法,圣解脱道是可思议的生命改造工程,两者不同。

我们要从哪方面下手?大家不要一听到不可思议的生命改造工程,就说我要这个,认为可思议的法比较小,他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要看自己具备的条件如何。这部份在华严思想系统里的指导是很充足的,但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可以告诉你的是,佛陀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提到了教化众生必须宗教化的问题,也就是诸佛护佑、菩萨加持及救苦救难这个问题。进入这个领域里头,大概有一半是妄想,一半是真实,怎么说呢?真修行人,那个加持之真实的,若不是修行人,尤其是人格性有问题的人,那根本就是妄想。因为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简单讲是一半一半。

宗教开始要推动、要教化众生,广泛的众生有一些问题,有些众生福报不足,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造成恐惧、扭曲的心理;有些众生则是福报很大,作威作福,四处欺负人。其实这两种心境都是病,人格都是扭曲的,面对这样的众生要如何教导?相较于其它一般宗教,大乘佛教在这部份有个优点它平等;因为它是从生命的本质来看众生。就一般宗教来说,贫贱跟富贵是有差别的,因为有福报的会供养,没福报的就无法供养,因此在一般宗教里头,那种不公平的现象更严重。就大乘佛教的平等来说,如前面所提的,有福报的生命扭曲了,没福报的生命也扭曲了,扭曲对扭曲,不是平等吗?主要看的是你的生命有没有扭曲,有扭曲的先做矫正,没扭曲的可以直接修行。

最明显的是优婆离尊者跟七个小王子的例子,优婆离尊者未出家前是个理发匠,出身于首陀罗,既不是刹帝利,也不是婆罗门,在当时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叫做贱民,本来是七个王子的理发师,看到七个王子要出家,他也想跟着出家,结果比七个王子早了一步,优婆离就成了师兄。平等啊!它是按照先后次序来的,不能因为是王子就称大,进到佛门大家都一样,你要留意。

这一点就告诉我们,生命的扭曲与否,在修行上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整个大乘在这个架构上面非常完整,大概每一部经典,谈论的都是有关这个部份,而《阿弥陀经》这个部份划分得更清楚。关于《法华经》,则是把修行的整个过程分成两部份:一是「化城」阶段,以现代语言来形容,就像是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休息过后还要往前迈进;至于应该要进几个休息站,则因人而异,跑一千公里和跑五千公里的,需要的休息站数量当然不一样。佛陀在这里弄得很清楚,所以会有一个化城的观念,但是到达化城,并非修行成就,它只是人格矫正的终点站而已。换言之,就是人格矫正成功、完成了,下一步才是正式修行,它只是一个段落,接着还有下一个段落,这是《法华经》提出来的一个特色。这一点在华严里头谈得更完整,它有几个阶段的教学方式。

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法华经》提供给我们的大乘佛法架构已经很完整了,它把大乘宗教的观念及教化众生的平等性提出来了,而且它的平等,还是男女平等,里面提到了八岁的龙女即身成佛,它是绝对地平等。不要以为女众出家,佛法会减少五百年,你要这样相信也可以,传统上有这样的讲法没错,但它的语言模式不是这样诠释的,不要把那种不公平的现象一直延续下来。当时会这样划分,跟当时的印度社会背景有关,所以语言记录中有那些东西,但教义的基本精神是平等的。

这部经典告诉我们三点:一、宗教观念形成了;二、教育众生的时候有阶段性;三、众生完全平等。众生平等这个理念一定要注意到,之所以会不平等,那是众生自己的问题,不是佛法真理的问题,这部份要先弄清楚。这是《法华经》讲到宗教历史的演变过程,照讲应该叫作佛陀的宗教思想。佛陀假如只讲小乘,那就只有生命改造工程,没有宗教,因为佛陀有宗教的观念和情操,所以发展出大乘经典,也因此让我们真正看到佛教的圆满;在大乘里头,我们才能看到佛陀是怎样组织和经营僧团。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基本上佛教不必组织僧团,但当时有很多的印度僧团向佛教这边集中过来,而且当时佛陀是住在园林,不同于当时印度修行者远离人群住在偏僻的森林,那是园林就像是现在的公园、小区,这是僧团形成及经营的基本雏型。以上是佛教背景的说明。《法华经》是一部大乘集大成的经典,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跟我们特别相应,这部份后面我们在说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5
文章点评
2023-02-01
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原文】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 <详情>
2023-02-01
远离妖媚的女人!这八种姿态为智者所厌恶
【原文】佛告大王:妖蛊女人有八十四态,大态有八,慧人所恶。何谓为八?一者嫉妒,二者妄瞋,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厌,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 <详情>
2023-02-01
震撼心灵的棒喝!人类贪图淫欲的恐怖恶果
【原文】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 <详情>
2023-02-01
至心念佛!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原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 <详情>
2023-02-01
《法华经》里的一个真相!
【原文】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何为怨妇?
【原文】何等怨家妇?见夫不欢,恒怀瞋恚;昼夜求愿,欲得远离;虽为夫妇,心常如寄;乱头勤卧,无有畏避;不作生活,养育儿子;身行淫荡,不知羞耻;陷入罪法,.. <详情>
2023-01-31
若做到这四点能远离各种障碍速证清净
【原文】妙慧!菩萨成就四法,能离法障,速得清净。何等为四?一者、以深意乐摄三律仪;二者、闻甚深经不生诽谤;三者、见新发意菩萨,生一切智心;四者、于诸有.. <详情>
2023-01-31
佛陀开示一切法的本质
【原文】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法华经》【注释】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要静.. <详情>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