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门合掌礼仪的十六种含义

佛教礼仪

 合掌的礼仪,咱们几乎是每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碰头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意义和境地。世界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世界的缩影,全部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世界万法。咱们不能浅看合掌之礼。一、合者,和也,代表平和、友爱、联合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明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 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掌相合,则全无伤他之意。十指合于一处。表明十方力气的凝集、联合。 又,十指合于心口,表明真心实意,所谓十指连心。 再者,平常十指散乱,代表散乱的妄心,现合于一处,代表专心。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专心不乱、专心皈依。二、合掌时,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弯,这么,两掌之间构成空泛,表明真空之理,意即咱们要悟入空性。 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种,若紧锁掌心而不留空地,则沦为外道。 三、合掌于心口处,两掌竖直,表明竖穷三际,指时刻;而掌背略鼓,向横向发展,表明横遍十方,指空间。这么,世界融为一体,万法归于专心。佛菩萨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又能于念顷游步三界及遍游全部佛土,正阐明佛菩萨于时空能游刃有余,随心所欲。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不时向外攀缘,不能反归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缘。杀、盗、淫、酒皆赖于手。凡夫啥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权,越多越好,是贪。又,手要伤人坏物,这是嗔。还有,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这是痴。如今,双手相合,并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东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盲动,收敛放逸的身心,便是息灭贪、嗔、痴也。又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修行摆脱之路。而成果佛果,则改合为开,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明放光接引,普渡众生。五、全部众生皆有如来才智德相,唯以妄想固执而不能证得。妄想便是别离,以摆布手代表。固执便是坚持别离,有我执与法执,也用摆布手代表。摆布之相是化名,是虚妄。合而为一,无有摆布,却亦左亦右,于相离相,对等一如。妄想固执既除,如来德相便闪现。 六、合掌又称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对,且合于心口,表明十法界归于专心,下至地狱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从心而显。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于心口,既表众生对等,又表吸取十方众生归于佛道,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国,合十于心口,表明以恭敬心供养十方佛菩萨,并吸取十方佛国的功德,庄重自心,成果善根。八、佛子碰头,合掌称一声阿弥陀佛,便是归于弥陀一乘愿海(合二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国,同赞阿弥陀佛,同宣净土法门(合十方为一)。 九、合十于心口,表明咱们的心要修十波罗蜜才可成佛,即修施舍、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才智、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十种。又华严十玄门、普贤十愿王,都表满意之义。所以,双手合十,即表明能圆成佛果。 十、又,文殊、普贤是释迎如来之二胁士,文殊是诸佛之师表信、解,居左;普贤是全部如来长子,以十大愿王表行,居右。此亦表明解行合一,福慧双修。一样,阿弥陀佛左胁持为观音,三十二应,普门示现,表才智善巧、灵通无碍,属解;右为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属行。摆布相合,仍是解行合一。左手多静,主解,右手多动主行。所以,合掌即表明解行合一。这么,才干成果无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练,增加邪见。解而不可,增加无明,如纸上画饼。《金刚经》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全部善法,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是解,修全部善法是行,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十一、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自觉而不觉他,只证小乘极果。要觉他而不自觉,恐无能为力,引人入歧途。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干趣于觉行满意,成果无上菩提。十二、摆布手别离代表愿和行。有大愿而无大行,便成空愿、虚愿。无大愿而行,则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愿启行,以行证愿,才干圆成大愿。 十三、合二为一,代表法法对等,无有高低。所以,禅净不贰,净密不贰,方法不一样,实质一样,目的一样。贵在一门深入,一修全部修。十四、摆布合为一体,代表不贰之理。烦恼与菩提不贰,自行与化他不贰,自佛与他佛不贰,性与相不贰。 十五,摆布相合坐落中位(胸口),代表沉着中道,不落两边,不住断常,不著空有。十六、全部物品供养佛像,主要都是用来启示咱们怎么修持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说了七种实在的法供养。在圣像前诚心地合掌,敬慕佛德,依佛知见而行,才是上等供养。所谓合掌认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实在香,赞叹香云布。身体就像一个盘子,而双手合掌便是盘子里的一朵花。由此而知,合掌又代表含苞待放,指因地修行。花开结果,便是菩提。

文章点评
2022-05-27
如何正确诵读佛经?何谓恭敬阅读经典?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 <详情>
2022-04-10
佛教戒律规定:皈依佛门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师?
佛教用语。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 <详情>
2022-04-10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
今日重阳节,小编不禁想到了去年的8月11日是重阳节,15年九九重阳节也是恭迎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增长。当天不仅仅是重阳佳节,更是殊胜吉日,是为家人、.. <详情>
2022-04-10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 <详情>
2022-04-10
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
佛教反对重婚,因为它违反守持“邪淫戒”精神,并且破坏了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宁。男女双方能结为夫妻,这是因缘;不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因此,夫.. <详情>
2022-04-10
出家需要具备什么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事钞》略述如下。一个人是否能出家,除了主观的要求外,在律藏中有很多详细的记载,也就是出家人的资格审查.. <详情>
2022-04-10
清明节,佛弟子该如何祭祖?
清明节,对佛弟子而言,是带着感恩之心推广孝道的好机会。清明节在今天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不忘自己的先祖,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我们于清明节所.. <详情>
2022-04-09
现代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吃亏是福”吗?
如今一些做爸爸妈妈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后代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后代很是溺爱。不只对后代与生俱来的欠好习性不加以管制,乃至教学小孩去竞赛,不能吃亏、.. <详情>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