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善導大師是怎樣化解遇到說念佛不能往生的妨難之人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淨宗法師開示:



《观经疏》中有个问答(《善导大师全集》第253页)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以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

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他对佛法的理解、行持不一样,邪杂。“邪”是邪见,就是不正确的,未必是邪恶的。“杂”就是不纯。依净土门来讲的,他是邪杂之人,“来相惑乱”,来迷惑你,动乱你。他为什么来惑乱呢?因为他抱有他的观点,他认为这不可能。

“或说种种疑难”,现在不也一样吗?也是种种疑难,自己本来就在动摇,一听别人说,马上“我投降”——不是向阿弥陀佛投降,而是向来说的人投降,那就要见阎罗王了。“说种种疑难,道不得往生”,总之有许多疑难,刚才列的这些都是,一天学到108个不能往生的法门,没有用。

“或云:‘汝等众生,旷劫以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旷劫以来”,时间这么久,一直到今生;遍布身口意三业;所造的对象是一切凡夫和圣人;所造的罪业是什么呢?“具造”。如果按这么长的时间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造了“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

这些大罪,每一条都非常重,我们讲“十恶不赦”,十恶罪在这里是最轻的,放在前面。这都是很重的重罪,五逆、谤法、犯四重戒,阐提是断灭善根的人,破戒——受戒又破戒,破见——不信因果,等等。“未能除尽”,哪能除干净呢?

“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这些罪,按照业道因果的法则,就要让我们在三界恶道里轮回。

“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我们造罪这么重,时间这么长,在这么大的范围里造,“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而极乐净土是涅槃的、无漏的、无生的,是佛的报土境界,怎么可能这短短的一生修三福、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往生到这样的国土呢?而且一到极乐净土就永得证悟不退转位呢?有人一听就吓坏了。

“修福”就是指三福,因为这是就《观经》来解释的。“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

善导大师就来代我们回答了。本来这个修行人就在那里怀疑了,别人再来说:“你这样不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业障没消除,念佛不管用。跟着我学吧,好好消业障吧。”“怎么消?”“要拜忏、诵经。”难道念佛不能消业障吗?

很多人在世间做事很聪明,一到学佛就特别糊涂。我们就是缘分好、运气好,遇见善导大师的著作了,上了阿弥陀佛的船了;再回头一看,“我当初怎么那么傻?”其实我们都是一样的。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教”就是理论,“行”就是修持方法,诸佛的教行非常多。“禀识”就是有情众生,有情识的众生。众生的机感、因缘都不一样,佛所说的法,是对众生根机的。

“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佛说法一定是有作用的,打个比喻,比如世间人眼睛能够见到的,你可以相信,所谓“眼见为实”,一般人就是这样。

比如“明能破暗”,黑暗很重,在黑暗中伸手不见五指,你说“我搬个大石头把黑暗砸破”,能砸破吗?不能,不是那个法。但是,不能因为石头砸不破暗,就以为蜡烛也照不破暗;如果有蜡烛的光明,就可以破暗。这是法找对了,破暗就很轻松了。你说:“要破暗,我大石头都砸不碎,小蜡烛就能破?”对,大石头砸不碎,小蜡烛就能破,因为它这个法就是破暗的。

“空能含有”,虚空能含摄万有一切境相;“地能载养”,大地能够承载、生养万物;“水能生润”,水能生长万物,滋润万物;“火能成坏”,“成”,比如火能炼金、炼铁、炼钢,还能把饭煮熟,这不就成了吗?“坏”,火也能把东西烧坏。它们有各自的功能和力用,这不都很清楚吗?

“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刚才所比喻的这些,只要对应上了,就有相应的作用,是相对待的,一法对一机——明就一定能破暗,空就一定能含有,一定是这样的。

“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世间的事情看起来都是这样的,那佛法是不可思议的,远远超过世间这些现象。

“岂无种种益也?”难道没有利益吗?明有破暗的利益,空有含有的利益,地有载养的利益,水有生润的利益,火有成坏的利益。这都可以看到,这都是法——明是法,空是法,地也是法,它们有各自种种的利益;佛法有不可思议之利,难道没有种种利益吗?肯定是有的,大原则是这样的。

“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佛法有八万四千门,随着佛法修行,随便出哪一个门,就能出烦恼门;随便入哪一个门,就可以入解脱智慧门。这说明佛法的功能力用,门门都有作用。

然后得出结论,“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随缘起行”的“缘”,和“随缘杂善”的“缘”,意思不完全一样,“随缘杂善”是贬斥的。

这里是说“禀识机缘,随情非一”,随着你的根机、因缘,来选择与你根机、因缘相应的法门来修行,来“随缘起行”,这样“各求解脱”,因缘不一样嘛。

“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各求有缘之法修行就可以了,你不可以拿不是和我有缘的要行来障惑。

净土法门是与我们有缘之要行,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的有缘之行,有亲缘、近缘、增上缘、灭罪缘、护念缘、见佛缘、证生增上缘、摄生增上缘,我们就跟这个法门有缘,有缘就能成就一切事情。为什么?有缘嘛,有缘就不谈别的了。人和人打交道,任何事都是这样,有缘就能成就。

“非有缘”,难行道不是和我有缘的要行,你怎么拿来叫我一定要修呢?那跟我无缘,我做不来,也不是我必须要修的,也不是我重点要修的,不要拿这些来障碍我、迷惑我。这句话是贯总的,把门一关,你修你的,我修我的。

“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我就专念弥陀名号,就专求往生净土,就专爱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专愿信顺善导大师的教导,这是我的有缘之行;可能你没有学这个法门,大概你觉得你是圣道修行的上根,不求这个,那也可以。

“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你认为要那样难修苦行,那是与你有缘的法门,不是我所求的,那个法门不是我能修得来的。

“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就是因为别人来干扰,所以就这样讲;其实我们内心知道,我们只能修专修念佛,才能“疾得解脱”。

至于别人修行什么,是因为他抱有不同的观点,所以也就认可他,“各随所乐”,他就随他所乐意的有缘法门来修行。如果他能如实修行,也可以得到利益。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行者”就是修行人,修行人要知道,修行有解有行,依解起行。如果讲学解,这一大藏教都是佛所说的,都可以学习。“从凡至圣”,就是圣道门。“乃至佛果”,就是净土门,是果地法门。这些都没有障碍,都要了解。

反过来说,圣道法门的人若不这样圆融,只是执著于圣道法门的理念,对净土法门也是按照圣道法门来理解,这不就不圆融了吗?净土法门的人视野比较开阔,说圣道法门也是有缘之法,如果能修也可以;净土法门是为圣道法门不能修持的人特别开设的。这样就圆融无碍,圣道、净土两边都能看得清楚了。

那些妨碍净土法门的人,往往都是执著自己的修行理念,他认为,“你没有断烦恼,那最起码要伏烦恼;没有伏烦恼,那最起码不要造恶业,最少要吃素。这些都做不到,光靠念佛怎么能往生?”这就完全是以自力的观念来看净土法门,只执一边,不见另一边,不圆融。从学解来讲,这也是有缺陷的,没有圆解。

一个修行人并不止于学解,不只是学很多文字上的东西。“若欲学行者”,要落实在修行当中的话,一定要“藉有缘之法”。所谓“有缘之法”,就是正依经典。要学净土宗,正依经典就是净土三部经,这是和我们有缘的,这是净土宗的。

“少用功劳,多得益也”,这个法和我们对应上了,只要稍稍用功,利益就非常广大;不然,费很大劲还得不到利益。

这一段问答是对上面这些问题的总结,说明哪一种法是和我们有缘的。这些也是需要祖师的解释来给我们选定,不是我们自己说“我就是喜欢诵咒,我就是喜欢那个法”,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我们没有择法眼,也不容易得到利益,所以需要善知识来引导我们。淨土宗概論講記》

4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