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劝儿子上学,母亲长跪不起
为劝孩子上学,母亲在孩子面前长跪不起,而孩子只是一味低头玩手机,悠闲地翘着腿,对母亲视若无睹。更可气的是,男孩不但不理睬已经跪了一小时的母亲,还拍照发朋友圈炫耀,并配文“开心每一天”。不过,看到这位母亲如此卑微,低姿态地跪在儿子面前,我却同情不起来。常言道:慈母多败儿。正是父母无底线的爱,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明是身在穷门,却要富养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了。他们大多持有这样的观念: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多少父母宁可自己勒紧腰带过日子,也要满足孩子的物欲。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有一对夫妻,靠一家小店维持生计,经营惨淡,每月收入只能勉强够交房租,平时吃饭都不敢点肉菜。而他们刚上大学的女儿一开口就要最新款苹果手机。夫妻俩为了不让孩子在同学前自卑,硬是拖了一个月的货款才攒够了钱。同事的朋友,朋友圈里总是分享精致无比的消遣,安利昂贵的大牌美妆,从头到脚都是名牌,不知情的都以为她是个富二代。可同事告诉我:“她家境其实不好,父亲月薪四千,母亲下岗多年。”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于是不顾实际,倾尽所有给孩子超出自身水平的生活条件。一位父亲送女儿到加拿大留学,殊不知女儿偷了卡,很快将卡里的钱全部转到自己卡上。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父亲苦口婆心地教育后,女儿竟然把父亲和所有亲戚全部拉黑,跟家里断绝联系,音信全无。还有,12岁小学生为打赏游戏主播,花光环卫母亲四万积蓄。14岁儿子打赏主播,住地下室、三班倒的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3万多积蓄最后只剩1毛5。他们逐渐变得金钱至上,把钱作为所有行动的推动力,有钱好商量,没钱免谈。最近抖音一短视频大火:“从小被金钱过度奖励的孩子,后来怎样了?”视频里,母亲一直坚信女儿要富养,不管什么事都用金钱来解决。到后来,母亲病危在床,女儿一如既往,要给钱才肯照顾母亲。母亲重病,她关心的不是母亲的病情,而是开口就问家里要拆迁的房子。总是用金钱奖励孩子做事,只会让孩子掉进钱眼,最后变成连孝顺都不会的白眼狼。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不管是金钱过度奖励,还是无条件富养,都是父母为孩子未来种下的隐患。这些父母正在把原本正常的孩子,用愚蠢至极的教育方法培养成混世魔王、白眼狼、吸血鬼。一是补偿心理。正因为家庭不富裕,父母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担心给不了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孩子会因此自卑。很多父母吃苦吃怕了,不想孩子步自己后尘,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孩子过得好。“别人家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不然会被别人看不起。”“别人家孩子买得起,我就是借钱也得给孩子买,不然孩子会自卑。”“我现在掏心掏肺地对孩子好,将来孩子有出息了,一定会感激我。”你家孩子去打工兼职是穷,贝克汉姆的儿子去打工就是励志。正如此,贫穷的父母出于攀比心理,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是穷人,拒绝让孩子打工穿便宜衣服,不惜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为孩子添置大牌衣服鞋子。但现实却只是培养了孩子过剩的自尊和膨胀的物欲,牺牲了众多却换不来孩子的理解。在老家,邻居老李就是这样,他属于老来得子,收入不高却对儿子有求必应,从小儿子吃穿用度都是大牌。他儿子24岁还无业在家,不肯出去工作,老李到处借钱给儿子开了个工作室。可是儿子只知道吃喝玩乐,工作室赔得一塌糊涂,还整天抱怨父母没本事,要求父母必须给他买车买房。没吃过苦的孩子,不能体会父母的付出,长大就会变得没有担当,不懂感恩。真正的富养不是一味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和人格魅力的熏陶。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你对待世界的方式正潜移默化影响着你孩子的三观。他的路你无法替他走,更不能永远把他保护在你的羽翼下,趁早放手,未来得他自己走。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而那些舍不得放手的父母,只会让自己孩子沦为巨婴,丧失生活能力。山东潍坊有一位70岁的阿婆,她有个儿子,在家啃老二十多年,每个月仅靠着自己3000元退休金生活。如今,儿子已经四十多岁了,每天只会在家打游戏。而母亲每日奔走在街头,帮儿子找工作。22岁男生留学败光200万,弃学回家,天天宅家打游戏,吃饭要奶奶一口一口喂。48岁的海归硕士,回国后不肯工作,靠老母亲给的生活费苟活。他母亲已经82岁了,患有尿毒症,苦苦哀劝儿子出去工作,儿子却死活不肯。“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那些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正在品尝当年自己种下的恶果。但20岁他本该独立赚钱养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泰国短片《菠萝冰淇淋》,讲述了一个穷苦家庭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孩子第一次主动尝试把菠萝冰淇淋拿去卖,可是并没有人买。母亲告诉她,“你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卖的。”孩子细心观察后,掌握了要领,很快她的菠萝冰淇淋被一抢而空。视频里的母亲虽没有文化,但她知道要让孩子尽早适应社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像她说的:“哪怕有一天我不在她身边,我也相信她能过得很好。”很多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干预孩子的人生,剥夺他选择的权利。与其用你的经验告诉孩子世界的模样,还不如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
生活中的苦恼,无人倾诉;
工作中的烦躁,无人理解;
感情上的困惑,无人能解?
压力、焦虑让人无法喘息,
却又不知如何排解?
昌莲师父私人微信
为信众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