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三尊立像
“ 至誠心”
先看“至诚心”。这里说“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身口意三业,或者礼拜佛,或者赞叹称佛,或者观察佛。善导大师说“凡起三业,必须真实”,不能虚伪,所以叫“至诚”。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要跟佛来虚的,不要表演,要实在、真实、无伪。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解释得更详细,他说: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
直接一字一字对着解释,所以“至诚”就是“真实”。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一切修持、修行必须由内而发,没有任何虚伪,不加任何伪饰、表演,必须是自然而然、内外相应的,里边什么样,外边就是什么样。
然后善导大师又反过来说: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这话说得很决绝。如果身、口、意的行持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想以虚假之行、杂毒之善回向求生极乐世界,怎么可能呢?善导大师说,哪怕昼夜24小时不停地修行,就像头上着了大火一样,到处找水,大喊大叫,绝不是慢条斯理的,而是像没头苍蝇一样,即使这样修持,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也肯定不能往生。因为这种修持不真实,是虚假的,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
杂毒之善、虚假之行的外相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从外面看起来,这个人很精进,很贤善,是大善人、大修行人,谁都比不过他;但是他的内在呢?用善导大师的话说,就是“内怀虚假”。
“贪瞋邪伪”,如果内外相应,外在很精进、贤善,内心怎么会有“贪瞋邪伪”呢?“伪”就是伪言、伪事,邪心不正,贪心、瞋心都很重。
还有“奸诈百端”,这不是普通的奸诈,是“奸诈百端”。
还有“事同蛇蝎”,这个人非常狠毒,蛇蝎之心,睚眦必报,报复心特别强。
虽然如此,但是他的外在很精进、贤善,他坏就坏在这里,他可以做伪。所谓“人心隔肚皮”,他的外在可以显得很好,但是内在不好说。这就是善导大师说的“虚假之行,贪瞋邪伪”。
中国人比较喜欢作伪,因为爱面子、好面子,面子不就是假的吗?就算内在没有,也要显示出来。
在佛法修持里,真诚特别重要,真诚就会真实。有句话叫“至人只是真”,“至人”就是境界很高的人,他只是做人很真实而已,没有别的。
《正法念处经》里说“一切善法,实为根本”,一种善法,如果只是看起来很好,但是不真实,那就不称为善法。《大智度论》里说“诸善法中,实为最大”,可见真实很重要。
世间人多数都是伪心,因为是虚假的,所以他说的、做的都很夸张,为什么夸张?因为要显示他是真心的。其实,真心不需要夸张的东西;他是虚假的心,他为了显示自己是真实的,就要过分渲染。人心就是这么微妙,内在没有真实,所以就要做得很浮夸,显得很热闹。
在佛法的修持上,如果你的修持是装出来的,是表演出来的,有句话叫“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不真实,招感的果报就是迂曲的。什么叫“迂曲”?“迂”是迂回;“曲”是不直接,转弯。你想要好的结果,但是好的结果没来,反而给你一个不好的结果。因为你因地的用心不真实,所以果报就不会如你所愿。就像建一栋大厦,偷工减料,是豆腐渣工程,建成之后指望它扛震,怎么可能呢?
李元松有句话说得很好,他说“过去的人是拿破纸包上好的人参,现在的人是用特别精美的礼盒包一块特别难吃的月饼”。现在的月饼比我们小时候包装得好看太多了,但是没有实质,里面的月饼很难吃,所以很多人都把盒子抢走了,不吃月饼。重外在,没有内在,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很虚浮。
当然,出现虚假心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利益,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所以欺骗别人,他就是想得到某些东西,或者是钱,或者是某些利益,所以才会欺骗。
我们也一样,我们有时候不说实话,骗别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让自己得到一些想得到的东西。这种情况很不好,往往就带有欺骗。
还有一种不是欺骗,是习气、面子、虚荣,想被人夸,想有好名声。在这种心的驱动下,也会做一些内外不相应的事,就是他内在做不到,但是外在会显示出来。
还有一种是谄曲心,跟第二种心有相通之处。谄曲也叫谄媚,就是内心不真实,不质直。他是一种迎合的心理,“他希望看到那样的我,我不能让他不高兴,就顺着他吧”,或者“如果我那样,他就高兴了”,是一种讨好的心理,尤其对方的地位比较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出现这种心理。
这些对佛教徒来说都要扬弃。但是,因为这种习气很重,有时候你不是故意欺骗别人,而是不自觉地就会作伪,分分秒秒都有可能,你的某个微笑可能都不是自然的,是假的,是迎合的,你做一个动作,说一句话,都不是自然流露,这太容易了。
所以,这是一种习气,在习气的驱使下免不了。而且我们的心特别狡猾,所以善导大师说“奸诈百端”,这不是说别人,不是说那些坏得不能再坏的人,就是我们自己,“贪瞋邪伪,奸诈百端,事同蛇蝎”,我们都做得出来。
我们很狡猾,我们先把自己欺骗了,再去欺骗别人,自欺欺人。任何人要欺骗别人,都是先自欺。因为欺骗别人良心过不去,所以自己先找个理由安抚一下,“这样也是可以的”,其实是自己把自己骗了。自欺之后,也一定会欺人。
我们对人不真诚、不真实,做事不真心,但是唯独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不能不真实,这个一定要真!我们对别人拿出三分真,对阿弥陀佛必须十分真。但是,我们都虚伪惯了,对阿弥陀佛也带着虚伪心,这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念佛人就是真诚的呢?就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内在,他的内在是真实愿生;二是外在,一向专念,万牛莫挽,雷打不动,任何想让他杂行杂修的诱惑,都不能让他的心产生动乱,也不能让他退缩、放弃,他一直执持名号,念佛到底,这就是外在的。
不要以为这很简单,一个人能坚持念佛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直念到死,哪怕他每天念得不多,但是他能这样念下去,而且不夹杂,这是不容易的,这样的人内在一定非常强大,一定有真实的东西。可能他的品行看起来没那么好,甚至各种毛病、习气都很重,但是他内在有真实的东西。
所以,念佛人的真实就体现在这两方面,内在愿生,外在专念。
什么是不真实呢?比如我们去寺院,碰到一位法师,我们很虔诚地向法师请教:“法师,我如何修行?”法师说:“你念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师父,您也念吗?”“我不念,我有更高深的修行,我有更好的修行方法”,这就不真实。他劝别人念,他自己为什么不念?说明他的外在跟内在不一致。他说念佛好,说净土法门好,一定不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他真的认为念佛好,为什么他不念佛呢?
还有一些人说“念一句佛号就百分之百决定往生”,但是他还要修持很多其他的,这也是内外不相应的表现。既然认为念佛是百分之百的,为什么还夹杂其他的呢?夹杂其他的就说明念佛往生不是百分之百,有不足,还要加其他的修行。
总之,真实、不真实外人不知道,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直到往生的时候才看出来。以前看一些感应故事,这个人可能是某地的居士林林长,或者是某个念佛团体的带头人,能讲法,能办事,好像对净土法门很深入,结果走得很不好,甚至临终不念佛了,别人给他助念,他就把人赶走。这就说明他平时显现出来的跟他的内在不一致,有不真实的成分,可能是虚荣心,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上,大家都叫他林长,他总得做出点样子,所以他就骑虎难下,不得不那样。
师父(某法师)写过一篇文章,叫《不做假圣人,要念弥陀佛》,我读一读:
人是烦恼的存在、染污的存在、卑微低下的存在,但同时又向往着清净、自在、神圣、无限。
也就是说人同时具备佛性与魔性,或说凡夫性与圣洁性。在转魔成佛、由凡入圣的过程中,必须善巧兼顾佛魔双方面的存在,达致微妙平衡,最终消融对立性的存在,而完全融为一。
如若不能,则宁愿安守凡夫性,因为这是人之为人当下的存在。凡夫即烦恼染污,财色名食睡五欲贪求。
凡夫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五个字——财、色、名、食、睡。你是凡夫,你就有这些,除非你转凡成圣了。但是,转凡成圣那么容易吗?所以,如果你不能转凡成圣,就不如安守凡夫的本位,做凡夫的事。这话不只适合净土法门,其实在圣道门也适合。如果走还没学会,就想跑,甚至想飞起来,那一定要出毛病。
有些宗教领袖被人拱上“圣人”宝位时,他便失去了凡夫性存在的理由,剥夺了他做凡夫的权力,这是最最残酷的。一个还没有成为圣人的人,却不允许他做凡夫,情何以堪,势不可能。
还没成为圣人,但是大家已经不允许他做凡夫了,“你今天就是圣人了,你必须有光环,你的光环必须有十道、二十道”。
所以往往宗教界容易暴出惊天丑闻,其实那不仅是宗教界的事,而是整个人类之事;不仅是当事宗教人员要背负之重,而是所有拱他上位、立他为圣,只允许他活在虚假半空,不允许他脚踏实地者共同要担负之责。
出事之前,都是受人赞美;出事之后,就被千夫所指,“这个人真坏啊”。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原来赞美他的人和现在贬斥他的人都要负责任,一般人很少想到这一层。
这样的悲剧,从古至今一直在上演,而且会不断演下去。倒了一个“圣人”,再选一个呗。圣道多伪,害了多少人。
“圣道多伪”,“圣道”是相对于净土法门来说的,反过来是“净土多真”。为什么“圣道多伪,净土多真”呢?因为圣道法门的目标是在娑婆世界转凡成圣,甚至成佛,这谈何容易,三五十年的时间就成圣人了?
我看过一段对话,一个居士问梦参法师,“师父,我想当生证悟一实境界”,就是实相境界。梦参法师说:“你别想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实在,不会助长人的妄心。梦参法师把对方一棒子打死,因为他是过来人,知道这个难度。而且梦参法师也提倡念佛,说念佛最稳当。
为什么“圣道多伪”呢?因为他的目标是在这个世界达到一定的境界,但是他的根机又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突破。尤其当所有人都对他有期许,他自己也有这种期许,当他被逼到那种境地,就不得不做出有修行的样子,甚至开悟者的样子。他不开悟怎么行呢?他的追随者就会说“师父,我都追随您十几年了,您竟然说自己不开悟,说自己是个小凡夫,那我们不就完了吗?”不允许他做凡夫,剥夺了他做凡夫的权利,所以他不得不伪装成有修行的样子。“圣道多伪”就是这么来的。
他做不到,但是可以装出来。开始可能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装着装着,觉得也挺舒服,就习惯了。凡事都有个适应过程,慢慢他就习惯了。时间再久一点儿,他不光是麻木,他真的以为自己开悟了。
像李元松那样的很少,弟子追随他几十年,最后他发表了一个声明,说若干年前认为自己开悟都是凡夫的增上慢,其实没有开悟,自己只是一个凡夫,深深地忏悔。这样的太少了,这就是真实,他勇于剖析自己,冒着被弟子指责的危险。其实,越是这样,越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一个凡俗之人在人前顶了太多圣洁的光环,必然挖空他的心,必然要在人后寻求凡俗的弥补,否则他无法活下去。
我觉得这话只有师父能说得出来,因为必须是亲历者。我们都说不出来,因为我们没有圣洁的光环。
光环都是要挖精力、挖心思的,必须要应对。大众在鼓掌,你必须说几句相应的话;如果说不出来,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外面撑着劲儿,内在就必须寻求凡俗的弥补,否则就活不下去。
外面越光亮,内心越阴暗。有人猎色,有人贪财,有人攫权,有人沽名,也就不足为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再说一句,没有比强迫凡夫做圣人更残酷的、更没人性、更不人道的,那是强迫的阉割。
必然是这样的。
弥陀的救度让我们安心做凡夫,
这就是净土法门殊胜的地方。我们做凡夫做得很坦然,即便是宗教领袖,也是如此,“我就是凡夫,阿弥陀佛救的是你,救的也是我,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比你高多少,你也不比我低多少。往生之前大家就像表演,我演师父,你演弟子。说不定前世你是师父,我是弟子,来回换角色嘛”。
机法两种深信便是佛魔之间最好的平衡,以佛治魔,以佛化魔。
当然,这里的“佛”不是从内而发的佛,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是外来的佛。也就是搬救兵,阿弥陀佛是我们搬来的救兵,对抗我们的魔性。
在弥陀救度中,我们可以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安安心心地做凡夫,过日子,没有恐惧而得平安,不须做假坦露真实,生命才有尊严。
唯有救度恶者的弥陀才是社会人心的稳定基石。那些说弥陀只救善人、不救恶人者,无疑在置整个社会于孤峰之顶,让人类大厦倚角颠仆。他们自己选择阉割的人生,还要拉一切人殉葬垫背,可怜可叹!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难见到一个真实的人,死人倒是很多,假人很多。真假比善恶更重要,
所以,善导大师说“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他没提到“善心、菩提心”。所谓“善心、菩提心”,对往生来说不是很重要,但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比那些更重要。
一个真的小人、恶人,比假圣人好八倍。
真小人比假圣人好,因为假圣人就像戴了个面具,这个面具一戴,在里边做什么表情都可以,反正别人也看不着,他有东西遮挡。
真的有生命,再恶恶不远,因生命本身即是纯善。假是一切万恶之源。
不想做假圣人者,请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是“至诚心”。
摘自《净土宗略要文》讲记
讲于善导书屋
2019年11月30日
赞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