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敦煌石窟菩薩像
朗讀:佛依
第二十二願“一生補處願”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是“一生補處願”,簡單說,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必定會證得一生補處。
我們前面說過,第十一願、第十八願、第二十二願,這三願是特別不一樣的:第十一願是阿彌陀佛保證我們成佛、必至滅度;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保證我們往生;第二十二願是阿彌陀佛保證我們乘願再來,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也就是這裡說的“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所以,這三願合起來就是我們整個的未來:第一步是往生,就是第十八願;第二步是成佛,就是第十一願;第三步是度眾生,就是第二十二願。
我們看《會疏》對這一願的解釋:
述曰:上來總攝一切善惡凡夫,自下別攝菩薩。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或國土,雖修菩薩行,彌曆三大僧祇,巡行五十二位,證果難成,如蟻子登高山。所以發大悲願:來生薩埵,超越諸位,速至補處,位齊普賢,頓滿二利也。
“上來總攝一切善惡凡夫,自下別攝菩薩”,前面的第十八、十九、二十願是講攝我們凡夫的;後面是針對菩薩來說的,要發菩提心,要救度眾生,不僅有內證,還有外用,這都是講菩薩的。
“佛本何故興此願?”阿彌陀佛為什麼要興此願呢?
“見或國土,雖修菩薩行,彌曆三大僧祇,巡行五十二位,證果難成,如蟻子登高山”,因為他在因地看到十方國土有很多菩薩,雖修菩薩行,歷經了三大阿僧祇劫,可是基本上都得按照次第來。
什么叫“按照次第来”?就像爬楼梯一样,从一楼爬到二楼,从二楼爬到三楼,每上一楼层都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从初发心的菩萨到成佛,有多少个台阶呢?这里说是五十二位,也有的说是四十一位,这是大乘的不同经典说法不一样。这个过程非常困难,“证果难成”,就像什么呢?“如蚁子登高山”,就像蚂蚁爬高山一样。人爬高山都很困难了,何况是一只小蚂蚁呢?
“所以发大悲愿:来生萨埵,超越诸位,速至补处”,所以法藏比丘就发愿。“来生萨埵”,“萨埵”就是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的意思。“超越诸位,速至补处”,到了极乐世界,不需要这样修行。之所以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地修,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就像爬楼梯一样,爬楼梯就必然是一级一级、一层一层地爬。如果是坐电梯,想爬都爬不了,在电梯里需要爬楼梯吗?不需要。只要进入电梯,进去的时候是一楼,再出来就到达了想去的楼层。
“位齐普贤,顿满二利也”,菩萨的修行,最高位就是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马上就要成佛了,就像弥勒菩萨一样。“顿满二利”就是自利利他。
我们再细看这条愿文。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为什么是“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呢?这是站在极乐世界看其他国土,所以称为“他方佛土”。这个坐标点不一样,这个坐标点在极乐世界。相对于极乐世界来说,我们娑婆世界就是“他方佛土”。
“诸菩萨众”,这里没有说“十方众生”,不像第十八愿、第十九愿,都说“十方众生”。因为这里,包括后面,重点是说菩萨,就是发了菩提心自利利他的菩萨,说他们超越修行的阶次,说他们后来度众生,这都是针对菩萨来说的;对善恶凡夫而言,其实说不上这句话。所以,这里有一个主语,就是“诸菩萨众”。
话说回来,也不都是说菩萨。譬如像我们这样的凡夫,算不算在内呢?当然算。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我们有没有菩提心?有,愿生心就是菩提心,有了愿生心就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是菩萨。所以,不论是凡夫还是圣者,只要愿往生,都是“诸菩萨众”里的一个。
“来生我国”,阿弥陀佛是让十方的菩萨都往生他的国土。所以,净土法门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就是四个字——“来生我国”。比如,离苦靠什么?“来生我国”;得乐靠什么?“来生我国”;成佛靠什么?“来生我国”;度众生靠什么?“来生我国”,通通都是“来生我国”,这就是阿弥陀佛帮助众生的方法。
像释迦牟尼佛,他就不是用这种方法,释迦牟尼佛没有说“来生我国”,没有这样招唤我们。他度我们,就是教我们四圣谛、十二因缘、发菩提心、修五十二个阶位等等,这是他的方法。他告诉我们之后,我们自己去做。
但是,净土法门不是靠我们自己修,而是靠四个字“来生我国”。只要“来生我国”,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任何愿望都能达成。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究竟”这个词有“最终、最高”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要“来生我国”,最后、最终总能证得一生补处的菩萨。当然,“究竟”同时也有“决定性、决了性”的意思,就是决定可以证得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跟“多生补处”相对。成佛,有“多生补处”,有“二生补处、三生补处、千生补处”等等,但“一生补处”是最高的。
这样的大菩萨尚有一品无明未破,什么无明呢?生相无明,也可以说是根本无明,就差这一丁点儿。前面的无明已经断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丝生相无明未破,这个无明是非常微细的。
很多菩萨会保留生相无明,他有能力破,但是他不破,为什么?因为他要“留惑润生”。因为生相无明是产生一切现象界的无明,如果生相无明一破,十方众生就没有了,也没有世界,也没有苦难。菩萨悲心很重,他不破这最后一分生相无明,他要继续保留现象界,从跟众生产生交集。所谓“生相”,就是生出、现出一切现象、万法。
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跟圣道法门所讲的一生补处菩萨,其实不太一样。大家猜猜,是弥勒菩萨那样的一生补处菩萨高,还是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高?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高,确实是这么回事。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菩萨,他真正的证悟水准高过圣道法门所讲的一生补处菩萨,只是用“一生补处”这个名称称呼他而已。从根本来说,他就是佛,所以比“一生补处”还要高。只不过极乐世界只能有一尊佛,这是诸佛教化的通则。所以,即使他本来能成佛,也要在名称、阶位上降级处理,不能称为佛,只称为菩萨。所以,《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不只是“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实都是阿鞞跋致。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除非他个人有这样的愿望,他不希望马上就成为一生补处的菩萨,而是要继续行菩萨道,化导众生,“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这也显示阿弥陀佛充分尊重每一个往生者的意愿、自由。你想马上成佛,去他方世界八相成道,可以;你想保留菩萨的身份,像观音菩萨那样救度众生,也可以;你想在极乐世界睡两年觉,累了,不想去他方世界,也可以;你想吃点好吃的,去八功德水里游泳,也可以,阿弥陀佛充分尊重我们的自由。自在就表达一种无碍,所谓“菩萨利物,任运大悲”。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菩萨是有铠甲的。就像战场上的战士,如果没有铠甲,就会受伤,肯定打败仗,会死得很惨。对方都有铠甲,有武器,如果你是赤膊上阵,那就不行,现在都得穿防弹衣。菩萨的铠甲都是一个牌子的,都是“南无阿弥陀佛”牌。“为众生故”,菩萨的铠甲,根源来自于“为众生故”,只要有为众生的心,就有铠甲,为众生的心念越重,铠甲就越坚固,刺不破。所以,菩萨的铠甲来自于他的弘誓大愿,这个弘誓大愿是为谁呢?为众生。
这很好理解,就像“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母亲是为了孩子,所以她就像长了本领一样,在心地、身体上都升级了,十倍、百倍地增加。我以前听说过一个新闻,一个小孩被压在车下,他母亲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子,一下就把车给抬起来了,她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她完全没有想别的,她想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菩萨把十方众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所以菩萨的力量就特别强大,而且不受伤害。
什么人最脆弱?什么人最坚强?人太为自己着想,就变得脆弱,自私自利,总想着自己,生怕自己受伤害,得不到好处,得不到利益,守着自己就像守着一个玻璃球一样,千万别碎了,这样就非常脆弱。什么人最坚强呢?利他的心越重,心里装着众生,装着别人,他的心就越坚强,越强大。所以,一个人哪怕有一丝毫为他人的心,心力都会成倍地增加,不会变得脆弱。现代人为什么这么“玻璃心”?就是因为普遍自私,为自己想得多,所以轻而易举就受伤害了,动不动就跳楼了,不活了,这都是因为缺少“为众生故,被弘誓铠”。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积累德本”是讲自利的,“度脱一切”是讲利他的。“积累德本”是为了“度脱一切”,菩萨只有能够自利,才能够利他。自未得利而能利他,无有是处,不可能,必须先自己得利益,才能利他。
“积累德本”,字面意思似乎是说积功累德以为因本,好像是这个意思,实际上,极乐世界的菩萨需要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在因地积功累德吗?从根本来讲是不需要的。因为极乐世界的菩萨功德已经圆满了,一丝毫都不缺,他之所以还要示现“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是因为他这时候是由果向因的。这与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积功累德,那不一样,那是从因向果,方向是不同的。所以,极乐世界的菩萨也在修各种各样的功德,但他是先得到果了,然后在表演,“我还在因地,我还在积累功德”,其实他是不需要的,只是一种表演。这种表演是为了什么呢?这也是同事摄,这样会激发众生的菩提心,“这个人在发大菩提心,我要同他一样,见贤思齐”。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游诸佛国”我们前面学过,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有什么神通?神足通。所以,对他来说,“游诸佛国”是非常轻易自在的,非常简单,动一个念头就到了。
《往生论注》说: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此菩萨”就是指极乐世界的菩萨。
“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他虽然“游诸佛国,修菩萨行”,度众生,供养佛,但他内心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度了八万四千个众生,我供养了一百万尊佛”,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他也没有往来想,“我去哪里了?我去娑婆世界的善导书屋转了一圈,不错,看到了很多要往生的菩萨”;他转了一圈回来,也没有去来的心念。他的内心是清净的,干干净净,因为他得到报生三昧,这就是他自然的状态,这样才有真功德。
如果读过《金刚经》就知道,菩萨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度,这就是证悟实相的菩萨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有我们才有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我供养宗道法师五块钱,我上个月还供养了一百块,还有上上个月”,记得可清楚呢这就是供养想;度脱想,“我今天带我家邻居来听法,我的功德可以吧?”凡夫才会这样,这叫“有相”。任何的功德如果有相,功德就变成福报了。
下面“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这段话特别像《无量寿经》后边的“华光出佛”那一段,大家记得吗?极乐世界的莲花池里有各种颜色的莲花,每朵莲花都放百千万亿光,光中又出百千万亿佛,每一尊佛又放百千万亿光明,每一尊佛都各各安立众生于佛正道,也就是为十方众生说法。等我们往生后,我们就是极乐世界莲花光中所出的佛,那就是我们。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句话特别重要,这就像电梯使用说明书。我们在前面不是打了一个比喻吗?走楼梯和坐电梯。为什么说净土法门是坐电梯的法门,而圣道门就是走楼梯的法门呢?就因为这八个字,因为净土法门“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如果不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而是“正常常伦诸地之行”,那就是走楼梯,一层一层地走。但是,净土法门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所以是坐电梯,不需要经历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或者四十一个阶位,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从初发心到初地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从二地到七地是第二大阿僧祇劫,从八地到成佛是第三大阿僧祇劫,这些通通不需要。
所以,莲池大师说“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就在“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这句名号一出口,就跟这些大圣菩萨,比如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就跟他们是平等的。
印光大师说“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超越十地,这六个字就囊括了三乘教法,所以净土法门才被称为特别法门,是横超的法门;相对来说,圣道法门是竖出的法门。后面讲到的思想,其实都来自于这几个字,所以这几个字很重要,“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总之,我们跟别人讲净土法门横超三界,教理来源在哪里?其实就来自于这里。
用善导大师的话来说,就是“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十地愿行自然彰”的方法是什么?就是“来生我国”,只要“来生我国”,就“华开闻妙法”,就“十地愿行自然彰”。
对于很多在圣道法门里熏习久了的人,他听到这里就不理解了,“既然如此,那释迦牟尼佛讲的《璎珞经》《仁王经》《华严经》等,把这些讲菩萨修行次第的经典置于何地呢?经上明明讲菩萨修行是有次第的”。甚至有的经典还说,如果有人想从初发心到成佛,想超越五十二个阶位,要另辟蹊径,那一定是魔说。如果有人这样质问我们,我们怎么应对?
大家可以把昙鸾大师的一句话搬出来,就在《往生论注》里,他说“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
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說得對,菩薩修行都得經過四十一個階位,或者五十二個階位,這並沒錯,但這是釋迦牟尼佛來到我們娑婆世界,就娑婆世界的狀況,娑婆世界不平等,有分別,有階次,釋迦佛是針對這種情況作出的“一應化道”。釋迦佛來到我們這個世界,就得按照這個路數來,到了他方淨土,何必如是呢?如果到了極樂淨土,或者其他佛國淨土,就不一定要這樣。我們這個世界不平等,有階次,所以才需要有階次的法門,才需要有階次的修行路數;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何必一定要這樣呢?就不一定是這樣。
這也是祖師判教的原因,讓淨土法門從八萬四千法門裡脫穎而出,作一個對比,“這是通途法門,這是特別法門,特別在哪裡?特別在它不需要經歷修行的階次” 。
所以,聖道門、淨土門比較而言,聖道門是對機之法,是釋迦牟尼佛對娑婆世界眾生根機所說的法,這是漸法,就是要慢慢修行,因為有階次,要一級一級地修。而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稱性之說,他不是衡量來衡量去,斟酌來斟酌去,然後就眾生的根機說的,他就是說自己想說的,這就是他內心想說的法門,這是頓教,因為不需要經歷階次。
所以,比較而言,聖道門是方便,淨土門是真實。當然了,有些聖道法門也說自己是頓教,像禪宗,就特別標舉自己是頓超的法門,包括《華嚴經》《法華經》,也都自稱是頓教。雖然這些法是頓教之法,但是“望機成漸”,法是圓頓的,但是眾生的根機達不到,所以在眾生身上這個“頓”字就體現不出來,因此還成為“漸”,最終還是漸法。
下面“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裡的“普賢”,不一定是我們經常說的普賢菩薩。有三種普賢,第一是理普賢,第二是人普賢,第三是事普賢。我們經常講的普賢菩薩是“人普賢”;“理普賢”是講我們的法身理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事普賢”就是所謂“得果不捨因門”,他已經得到佛果了,但是不捨因門。
大家想想,這裡講的“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是指哪種普賢?是事普賢,因為不捨因門。這跟前面是呼應的,前面說“除其本願,自在所化”,也就是示現菩薩之相。
(※語音程式因本站網業程式問題語音程式無法照原來樣子貼上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贊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