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在某些时候,生命中的每件事都很快乐、安宁且美妙;但也有可能在某些时候,你并不快乐、遭遇困难且经历许多痛苦。
在这些时刻,我们需要的是佛法的修行。无论在痛苦或快乐的时刻,你都需要修行与教言,就像需要患难中的友伴一般。
佛法并不依靠持咒而存在,调伏自心,本身即是真正的佛法。我们需要依佛法行事,需要耐性。我们需要慈悲,以及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每当我们研读佛法或作任何佛法修持,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具备纯正清净的发心动机。如果动机清净,我们身、语、意的任何行为都会是好的.
如果动机不清净,即使我们身、语、意的任何所做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好的,但事实上终究不会是好的。
当我们无忧、健康与喜乐时,会怎么样呢?我们的思考通常会变得困惑。如人们所说,外在现象太光明,而内心却不够光明。
因此,我们忘记要思考究竟的目的,也忘记要修持佛法。但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修行。我们需要禅修自心本性。
若能如此,修行将能顺利。这就是当事情进行顺利时,修持佛法依然重要的原因。密咒的修行者要做些什么呢?基本上,我们修持大手印与大圆满。
在这些修持中,我们不向外看着事物表象,而是往内观看,探索内心底层的运作方式,使我们能了悟自心本性。
我们看见心是空的检视内心实际的样貌,当我们见到自心本性时,就能够平息所有的极度攀执与强烈情绪。这些修持,便是调伏我们固着的美妙方式。
有时候,人们遭遇许多生命中的难题,障碍横生,情势恶化,他们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万事都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经常是被痛苦淹没,为自己抱憾,想着“我正面临艰困的时刻”。但这么做是没有用的。
其他人则在遇到艰难挑战时,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与烦恼。倘若生命中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不应感到惊讶和愕然。
我们的修行能在此时此刻帮助我们:若能禅修这些教言,将能依教言而得到帮助,不再如此受苦。大乘则不只教授人无我,也教授“法无我”,也就是一切现象的无自性。
中观哲学的出色之处,在于使用逻辑来教导所有现象皆无我的观点。他们教导十六种不同类型的空性等,显示如何屏弃我们强烈固着的方法。
为了屏弃我们的固着,需要了悟事物的实相,为此,我们需要透过逻辑分析而开展确信,以带领我们了悟空性。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