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劝发普贤行愿(下)

实证的佛教

四者、忏悔业障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经文讲忏悔业障。“由贪、瞋、痴发身、口、意”,就是因为有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就会造作各种恶业。“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表示恶业没有体相,因为恶业没有体相,所以大乘见道的人要灭掉恶业,方法很简单,观察罪恶本身是第八识所显示出来的法相,与其他的法相平等无二,这个就是实相忏悔。

有的人听到有实相忏悔这个法门,他就想:“这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他就放心大胆地做坏事,然后告诉自己“恶业没有体相”。这不是实相忏悔,而是恶取空相。空,是第八识的别名。恶取空相,就是恶意曲解第八识法义。他其实是先取相分别,所以才会做坏事,然后用第八识“空”的法义安慰自己,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果报。这当然不是实相忏悔。大乘见道者普遍地观察诸法皆是自心所生,因此不取相分别,因为不取相分别的缘故,所以能够降伏贪瞋,随顺世间善法,即使有时因为习气现起而违犯戒律,也可以立即观察恶业是第八识所生,并无实体,因此不着罪业相,能够勇于改过,不会文过饰非。这才是实相忏悔的真义。

落在我跟我所上面去取相分别,才会造恶业,如果你不落我跟我所相,你看待众生皆如诸佛。刚才讲,假设有人欠你一百万,故意赖债不还,你准备要骂他、打他的时候,想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骂佛、打佛可不得了”,你怎么敢骂他、打他?你都不敢了,因为你不落在取相分别上面嘛!

你如果落在取相分别上面,就会讲:“我是正法弟子,你是邪魔外道,我打死你,你也是该死的。”如果你有这种心行的话,就违背佛法了。在佛教团体里头这种“我是菩萨,你是邪魔”的心态最可怕,有这种心态就会觉得:“我再怎么整你,你都是活该的。”大家都这样的话,将来说不定会演变成刀兵劫。其实,菩萨、外道、邪魔等等,只是五阴暂时现起的假相,外道和邪魔将来会转变为菩萨,菩萨也可以示现为外道和邪魔来考验你。如果你以为菩萨就是菩萨、外道就是外道、邪魔就是邪魔,认为他们有恒常的自性不可转变,这样你就落入“五阴是我”的凡夫知见。

《圆觉经》说:“邪师过谬,非众生咎。”众生有邪见是因为他的环境不好所以才被教坏的,你应该要想办法救度他,让他从邪见转变为正知见,而不是把他消灭掉。其实,消灭也消灭不掉,因为如来藏(第八识心体)是消灭不掉的。(大众笑。)你把他杀掉以后,他的邪见种子还在,再投胎还是继续干坏事,你干嘛去杀他?杀他完全没意义。众生都有佛性,就算有人一时愚痴造恶,你还是要想办法跟他结一点善缘,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做你的弟子,心甘情愿地跟你学习佛法。你把他教好,让他具足慈悲和智慧,将来你成佛的时候,他就是菩萨海会里头的一位大菩萨。

所以,你不要认为我是什么(菩萨、正法弟子等等),人家是什么(凡夫、外道、邪魔等等),这样都是落在我相、人相,都是取相分别。对于有情,我们都把他们当成佛。对于无情,我们就把它当成是第八识的显示。有这个作意,你就不容易生起很大的贪瞋,慢慢就能降伏贪瞋。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我”这个字在佛经里头常常是指自性清凈心(第八识),虽然你的五阴不清净,你的自性清凈心却是清凈的。你在发起普贤行愿的时候,要以第八识的清凈体性去发起,不要管你这个五阴身做得到或做不到,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太夸口。至于你的五阴身能够做到多少,你就尽量做,做不到就先放过,没关系,修行是次第的问题,未来际你总会做到的。

“遍于法界极微尘剎一切诸佛菩萨众前”,刚才讲过,忏悔的时候,你找未来佛是没有用的,所以它这里是指现在的佛菩萨,不是讲三世佛。你也尽量不要找见道不久的菩萨,最好找地上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乃至等觉菩萨和究竟佛,他的修证越高,帮助你的能力就越大。但是有一种情形例外,你得罪了一个特定的人,你应该直接向这个人道歉、认错。

“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你虽然每次忏悔,却很难不再犯,有的人就因为这个缘故心里很不安,不断地追悔。实际上,只有你的自性清净心(第八识)能够“恒住净戒一切功德”,你的五阴身在随学自性清净心的过程中,必须依次第断除烦恼。人间的菩萨,大部分是习种姓菩萨,贪瞋习气还很重,所以违犯戒律是很正常的。习种姓菩萨是指已经发菩提心的初住菩萨,到刚明心的七住菩萨,乃至初次见性的十住菩萨。连明心、见性的菩萨有时都会违犯戒律,何况是未明心的凡夫菩萨!所以不管犯几次戒你都不要灰心,还是要再度忏悔,期望自己有一天终究能够持戒清净。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问:未成佛以前需要不断忏悔,难道成佛以后仍然要不断忏悔?)虽然成佛以后,一定是持戒清净,不需要忏悔,但是安住在实相当中,就是实相忏悔,以这个意义来说,成佛之后当然还是不断地在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是讲随喜功德。随喜相当于儒家讲的“与人为善”,就是觉得人家做善事很好,愿意帮他去成就善事。很多善事我们没有办法亲自去做,只要能够随喜他人的善业,你也会得到一分的善果。有很多大企业赚很多钱,员工不但薪资高,还有高额的年终奖金,这都有过去世的因缘。过去世某个人倡议做善事,其他的人响应,多少帮一点忙,甚至只是心里赞叹,都是随喜。未来世倡议的人就变成大企业的老板,随喜的人就成了员工,大家一起享受富裕的果报。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这是讲刚发菩提心的菩萨。“勤修福聚”,菩萨要修广大的福德,包括各种世间的善法,最重要的就是法供养。“不惜身命”,有时候连命都送掉了。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头、目、手、足”,看到这里,很多人又会被吓到。其实你就算不修行,还是要舍掉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从无始以来,你有时候被人家杀掉,有时候被人家剁掉手足,挖掉眼睛。这种事情,你再怎么不愿意也逃避不了,因为五阴无常,在生死轮回当中,各种极重的苦总有轮到你的时候。既然这样,碰到需要为佛法而牺牲的时候,舍掉头、目、手、足又有什么为难的呢?不是说叫你马上就去死,但是你总有碰上的机会啊!你要知道,众生不发菩提心还是会碰上这种事,对不对?一场战争多少人被砍杀啊!每天死在屠宰场的禽兽,数量更惊人,它们虽然不愿,却被迫舍掉头、目、手、足。还有在地狱里头受罪的人,一日一夜,万死万生,舍掉更多的头、目、手、足。所以你不要被吓到了,你要知道:在六道轮回当中受那么多苦,一点利益都没有,为了修习普贤行愿而舍掉头、目、手、足,却可以究竟成佛,哪个比较划算?有智慧的人,自然会选择普贤行愿。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从无始劫以来,你砍杀了多少众生的头、目、手、足?这也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吧!你在成佛之前把这些恶业偿还掉,不是很应该的吗?你这么想,就敢发起普贤行愿了,因为你偿还宿业的时候一样要被砍死,一样要舍掉极微尘数的头、目、手、足。所以,普贤行愿本来就该发的嘛,不发菩提心的凡夫还不是一样,还是会被砍。(大众笑。)发起普贤行愿之后,你受罪的时候就会想:“哦!我是因为修习普贤行愿而受这种罪。”一边偿还宿债,一边又能增上功德,生起欢喜心,这样不是很好吗?

“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也可以指第八识在临终时舍掉头、目、手、足,也就是说,你只要死掉一回,就会舍掉一次头、目、手、足。这样讲好像没什么稀罕,但已经大乘见道的人就会知道,其中隐藏着大乘法的绝对机密。

“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就是你看到别的菩萨修习普贤行愿,成就胜妙的功德,你都替他们高兴。这个“我”也可以解释成第八识。怎么说呢?五阴身在修善功德的时候,第八识会随喜你这个五阴身,配合五阴身而运作,让五阴身可以完成一切的善功德。(问:五阴做坏事,第八识不是也会配合运作吗?这样是不是表示第八识会随喜众生的恶业?)第八识虽然暂时会配合,但是不久就会出现障碍相,例如砍人手脚的,就让他未来世缺手缺脚。第八识会赏善罚恶,所以说它随喜众生的善业,但不随喜众生的恶业。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六趣”就是六道众生,“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趣、四生”就是所有的众生。众生就算只做了一丁点善行,“我”都会随喜。这个“我”还是自性清凈心,你要说成是你的五阴也可以,五阴去学习自性清凈心的一切功德,二者非一非异。这样知道不知道?你发起普贤行愿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这样才是胜义菩提心的悲智双运。也许你现在没有证得实相般若,但是你要信解大乘法义,以大乘法义发起普贤行愿,将来才容易明心开悟。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声闻、辟支佛、有学、无学和菩萨,这都是属于未来佛的范围,里面有一部分可能是过去佛的示现。甚至凡夫外道修习世间善法,我们也要随喜,因为世间善法可以做为佛菩提道的资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前面已经解释了。

六者、请转法轮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广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里又说十方三世了。劝请现在佛和过去佛转正法轮,我们还可以理解,大部分的未来佛都不懂佛法,怎么劝请他转正法轮?其实是这样的,一切的众生都有自性清凈心,自性清凈心运作起来就是转法轮。(有人说:那你不劝,它也会转啊!)对,但是未悟的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还是需要禅师来劝请。等到你大乘见道之后,请你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经教,只要你看得懂,以后禅门的机锋、公案再也瞒不过你。你会变成“作家”(公案的创作者),随手拈来便是机锋,可以劝请众生转法轮教化自己开悟。而且,这种机锋极为平实,只有因缘成熟的人才会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所以不用担心泄露密意的问题。

七者、请佛住世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剎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里是讲请佛住世。诸佛菩萨都有大愿,他们不会真的取证小乘的无余涅槃,但是有时候他们还是要示现,就是表演一下,也许会设定一个条件“如果有人愿意修某一种法,我就不入涅槃”,看看有没有人出来劝请。如果这个时候你在现场,你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劝请他继续住世,保证你会有大利益。

声闻、缘觉他们本来就是要入涅槃的,还有退失菩提心的新学菩萨,他们想要入涅槃,你应该劝他们发起大心,继续修习佛菩提道广度众生。

请佛住世还有别的意思,比方说你要去做一个菩提事业,碰到一些挫折:“算了,算了,我不要做算了。”这个等于就是入涅槃。为什么?我们讲过,自性清凈心运作起来就是转法轮,你本来要去做一件好事,现在放弃了,自性清凈心不转法轮,不就等于入涅槃吗?所以请佛住世可以适用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佛嘛!众生打算放弃善业,你应该鼓励他继续下去,就算劝他一两句也好啊!假设这个人是坏蛋,但是你跟他有亲戚关系,你劝他改恶向善,即使只是一两句,也是在请佛住世转法轮啊!

八者、常随佛学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是讲常随佛学。“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还有很多种情况,人家在转法轮的时候,你希望自己在场能够看到,能够随学,这是常随佛学的愿。经文是这个意思。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这些都是在讲佛、菩萨,还有许多有修有证的人,他们种种的示现都算在内。“乃至示现入于涅槃”,示现,就是演戏。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示现入涅槃不是真的要舍弃众生。声闻、缘觉入涅槃就真的不打算再度众生了,世尊当然不可能这么做,那只是表演给你看,让你知道他有阿罗汉跟缘觉的证量,也让你知道佛世尊很难值遇。

你读经典就知道,过去有恒河沙诸佛,他们都不取涅槃,所以我们地球上七十亿人口,每个人分配一尊过去佛,都没有问题。也有可能地球上三十五亿人是过去佛,三十五亿人还没成佛,一人教一个,这都是可能的。一个教一个,教你的过去佛可能就是你爸爸,你的爱人(配偶),或者是你的儿子。跟你关系这么亲近的话,你会撒娇:“让我再多玩一下嘛!反正你是我爸爸,你也不会离开我,我要学的时候再来跟你学嘛!”这种心情就跑出来了。如果佛很久才出现一次,你就会想:“我现在要赶快学,不学的话就没有机会了。”佛经记载佛出现于人间不是平均分配的,我们这个大劫叫贤劫,据说会有一千尊佛出世,这是很不得了的,有时候几万个大劫都没有佛,你要错过的话,不知要等多久。所以,佛示现涅槃,你才会觉得佛法很珍贵。

你既然要学菩萨道,绝对不要去没有佛法的地方受生,当然更不能入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就是完全没有佛法的地方,连十善法都没有。如果没有佛菩萨在世说法,至少要有经教。连经教都没有的话,你不要发愿去那种地方受生,不然你连自己都度不了,又要怎么度别人?而且没有经教的地方,那里的众生一定跟佛法不相应,你只能用十善法去度人,这样的话,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太大的利益。所以你一定要发愿:“我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要在有佛法的地方。”除非你是一个大菩萨,可以随时现观第八识的妙作用,这样你不管生到哪里,都是常随佛学,因为你可以亲眼看到未来佛转法轮教化众生。这样的大菩萨出现于世,会让没有佛学的地方变成有佛学,就好像阳光炽盛,黑暗自然隐退。

九者、恒顺众生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是讲恒顺众生。四生是古印度人对于有情的分类。卵生以鸟类为代表。胎生包括人类、牛、马等等。湿生是在潮湿的状态下出生的有情,包括蚊、蝇、蛾等昆虫。化生是指变化所生的有情,像天人、地狱、饿鬼,这些算化生。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是化生的其中一种。只要属于四生之一,就是有情,只要是有情就是在三界内。这些众生,你都要去随顺他们。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一直到“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讲各种不同的众生。经文要告诉你,碰到各种不同的众生你要怎么样去对待他们。

“种种心性”,这包括什么呢?专门占人便宜,这是一种心性对不对?德行很好,当然也是一种心性。德行很好的人,你去亲近他,他对你很有礼貌,说法微妙,让你得到很大的利益。这种人不需要你去随顺,反而是他来随顺你。德行不好的人,专门占你便宜,专门毁谤你,专门在打击你。这样的人你不随顺他都不行,因为你不是他的对手,只好忍他、让他、躲着他。你不要说“我不要随顺某一种众生”,如果这样的话,你的菩提心就有渗漏,就是不普遍、不究竟。这是不行的。你最多只能讲“他的因缘比较远,我现在度不了他,等他因缘成熟再来度他”,不能讲“那一种人,我就是不度”,菩萨不能发这种愿。

“种种知见”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些是断灭论者,有些是常见外道,你不能讲说:“这些人邪见这么深,我不愿意度他。”这都不行的。

“种种欲乐”,有的人一定要泡在恒河那种很骯脏的水里头,他才觉得很快乐。有的喜欢喝酒,有的喜欢赌博,有的喜欢嫖妓,这些都是种种欲乐,你都要想办法随顺他们。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不管是哪一种众生,你都要去随顺。这里头的重点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在胜义谛上面,你不能取相分别,要把众生统统都当成是佛。但是在世俗谛上面,你就随顺因缘做不同的对待,让他们得到最大的利益。比方说你是孩子的妈妈或者爸爸,你当然不能跪下来礼拜他啊!但是你心里头对他的恭敬要跟对待佛世尊一模一样,这才是重点。

恒顺众生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你的第八识在恒顺你这个五阴身。所以有时候你觉得累了,不想修行,休息一下是可以的。因为你也是众生的一个,也是被随顺的对象。在证得初地以前,有时出现“行退”是很正常的,不必过度苛责自己。《法华经》讲“任力所能”,就是说“我现在有多少力量,我就做多少事情”。有些烦恼你暂时对治不了,像欲界爱,初果跟二果人都拿它没办法,要三果才能够把它断掉。所以你要是偶而贪吃,不必一直谴责自己,除非你想要从凡夫位直接证三果,否则你不要这么做。不只是吃,财、色、名、食、睡都一样,只要不太离谱,可以适度去满足这些欲望。所谓的不太离谱,要看你的身分而定,在家居士可以宽松一点;如果你是出家人就要严格一点,特别是跟男女欲有关的戒律,一定要遵守,不然宁可还俗。

修行一定要抓住重点,凡夫最急迫的事就是证初果。要证初果,你必须现观六见处,断掉三缚结。你要把六见处和三缚结搞得清清楚楚,这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的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初学的人不要企图灭掉贪瞋,这应该是二果以后的事,在这之前只要控制贪瞋让它不发生大烦恼就行了,这样子你才能够抓住重点很快地证初果。这也是恒顺众生。虽然佛经呵责贪爱,说贪爱有种种的过患,但是欲界的有情哪个没有贪爱呢?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一直谴责自己?你要有适当的次第,按部就班地修行,不要对自己要求得太过头。等到你大乘见道以后,能观察第八识的清凈体性,渐次就能安住于净戒。

我们讲过,一切的众生跟佛没有两样。如果说现在佛你才要供养,你这个大劫最多只能供养一千尊佛。如果你把所有众生都当成佛来供养,你每天都会供养很多佛,一世就会供养很多很多的佛,而且这里面一定会有过去佛接受你的供养。你看到地上爬的蚂蚁,心里头对它恭敬,这就是供养。如果你奉行法供养,你就是供养无量诸佛,因为所有的佛都是在讲一样的佛法,你既然如说修行,所有的佛都会认为你已经供养他了。你要这样供养才会快。

佛陀即将圆寂的时候,大家都在抢最后供养,不但菩萨抢着供养,连天魔波旬也来参一脚,最后是让纯陀抢到了。佛陀印证纯陀,说他圆满了布施功德。如果你以为布施功德要这样才能圆满,什么时候才轮得到你呢?所以你不要取相分别,应该把一切的众生都当成佛菩萨来供养,当众生有需要的时候,你如果有能力,应该及时布施,因为这就是最后供养,错过了这次,你不一定会再有机会帮他忙。这样子修,你的福德会很快成就,性障也会很快消除。经文说“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正是这个意思。

十者、普皆回向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经文是讲普皆回向。所谓的回向,就是希望你的善业得到某种果报。“从初礼拜乃至随顺”一直到“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说前面九种善法的功德,你都要回向到佛道,众生还有你自己统统都要成佛。虽然你有时候也可以回向某些事情,但是你要知道最后的目的,一定是大家都成佛。你要知道,求别的东西都是在走弯路,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让你多受很多苦。

经文当中的“我”,可以指五阴,也可以指第八识,因为二者非一非异。众生修习善业,第八识就随喜,让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众生要是造作恶业,第八识就示现障碍,甚至让他缺手缺脚,没有办法再做坏事,这就是“关闭一切诸恶趣门”。众生下三恶道的时候,原来造恶的五阴已经不存在,却由第八识生起另一个五阴承受极重苦果,这就是“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第八识一直在运作,显示它的清净体性,这就是转法轮“开示人天涅槃正路”。你的五阴明白这个道理,随学第八识的清净体性,就是修习普贤行愿,包括普皆回向。

发愿功德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这里是说普贤行愿的利益。首先是供养的功德。行善有福德,但是比不上供养佛和供养圣贤,因为布施破戒人只能得到千倍报,布施守戒人得十万倍报,供养初果以上的圣贤和佛陀,可以得到无量报。但是发普贤行愿的功德,却远远超过供养佛,因为供养佛是种福田,发普贤行愿却可以让你成为人天福田,甚至成为三界人天导师!二者的功德当然是无法比拟的。甚至只是暂时的听闻,还没有发起普贤行愿,便有大利益,因为这会熏成无漏法种,未来际你一定会发起普贤行愿。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

第二是灭罪的功德。这里讲受持读诵〈普贤行愿品〉“速能除灭五无间业”,连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可以很快地除灭掉。一块瓦片虽然不重,却会沉入水中;轮船那么笨重,却可以浮在水面。飞机更厉害,甚至可以戴几百个人飞起来。正知见就像飞机流线形的外壳,普贤行愿就像是飞机的引擎,两个配合起来,连五逆重罪都可以灭掉,何况是其他零零星星的恶业!

律仪戒有很多的戒相,很多人受了戒之后,被戒相所缠扰,每天都在斤斤计较戒律的得失。要是你真能发起普贤行愿,你就不会这样。经典记载,很多大菩萨根本不理会戒相,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他们就去做。详细的内容,我不方便讲,免得被有心人拿来做为破戒的藉口。总之,佛陀制定戒律,是要让大家都能够解脱烦恼乃至究竟成佛,不是要来增加你的烦恼,有智慧的人会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开缘的。就好像世间法律规定,某些状况虽然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但是不认为违法,例如警察逮捕现行犯和外科医师切除伤患坏死的肢体。

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槃荼、若毘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第三是眷属的功德。一旦你发起普贤行愿,连诸恶鬼神也会发心守护你,甚至你会得到诸佛菩萨的称赞。至于“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一直在礼敬、供养众生,懂得佛法的众生自然也会礼敬、供养你。

“饮血”就是喝血,“啖肉”就是吃肉。这些“饮血啖肉”的恶鬼神,“皆悉远离”都不敢靠近你,因为你有普贤行愿的关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有些凶恶鬼神,看到你是发起普贤行愿的人,不但不会加害你,甚至会做你的护法神。这种鬼神其实是菩萨的示现,你千万不能轻慢他们。

“胜族”,比方说中国人现在也算是胜族,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一个强国,人家不敢随便欺负你。“常居胜族”,就是你经常生在富强的国家,或者是某个国家的贵族,出身高贵,受人尊敬。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这是说修习普贤行愿的人不会下三恶道。“悉能远离一切恶友”,这是说坏的朋友,包括邪师、恶知识,对你不会发生影响,你不会被他带坏。“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这是说修习普贤行愿的人有智慧和解脱功德,能够降伏外道的种种错误说法,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

第四是净土的功德。很多修凈土的人发起普贤行愿,因为普贤行愿可以让你往生极乐世界。生命的最后关头,身体器官都毁坏了,眷属、资财全都没有办法跟着你,只有普贤行愿会引导你,让你一剎那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人家讲“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普贤行愿它是善业,而且是最大的善业,跟它比起来,其他的善业恶业都微不足道,只要你发起普贤行愿,往生极乐世界绝对没有问题。你看,这够好了吧?你要不要发这个愿?(大众说:要。)这里并没有念佛这个条件,因为修习普贤行愿就是实相念佛,纵使你没有称名念佛、观像念佛或观想念佛,只要你想去,阿弥陀佛还是会欢迎你。其实,你要是真的发起普贤行愿,去不去极乐世界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你不取相分别,既然众生都是佛,又有哪个地方不是净土呢?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第五是成佛的功德。因为普贤行愿的导引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会看到自己出生于莲花当中,然后得到阿弥陀佛的授记,说你将来会成佛。佛为你授记,一般还会告诉你将来成佛时的劫名、国土名、菩萨、众生等等的情形。得到授记之后,你会继续修习普贤行愿,能够观察众生的根器给予最适当的教化,劝他们也发起普贤行愿,最后你自己会究竟成佛,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这段是总结普贤行愿的功德,再次劝请大家要发起普贤行愿,文字并不难,请你自己看。

后面还有重颂,用偈文把同样的意思再说一遍,我就不念了。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参考南怀瑾先生的《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这一本书就是在解释〈普贤行愿品〉的重颂,解释得很好,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还是值得推荐给初机的佛弟子。

你要发起普贤行愿,然后每次读诵的时候,再次增上发起。只要你能这样,连五逆重罪都可以灭掉,别的忏悔法很难比这个更好。读诵的时候要体会它的意境,把整个身心投进普贤菩萨的大愿海中,你会感应到诸佛菩萨共同的加持。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能够了众生心行,所以你发起菩提愿的时候,会跟所有的佛菩萨一念感通。不止诸佛菩萨感应到你的普贤行愿,连小蚂蚁,还有微生物,只要是有情,统统都感应得到,它们的第八识都会知道你已经发愿要度化它们。

这样子读诵〈普贤行愿品〉效果非常好,你会觉得人间的烦恼实在微不足道,你不会再为琐事烦心,可以把心思放在大乘法义的观察,这样才有明心开悟的可能。第八识(自性清净心)是万法的总源头,《六祖坛经》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为鸡毛蒜皮计较的意识心,不能跟第八识相应,所以你一定要恳切地发起普贤行愿,这样你的意识心才会跟自性清净心一念相应而开悟明心。就算你没有明心,只要恳切地发起普贤行愿,三千大千世界都会震动。因为众生发菩提心是极困难的,你只要发起菩提心,三个阿僧祗劫以后一定会成佛,众生界就少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神通的菩萨全都会感应到你的发心,连魔宫也会震动。但是你不用害怕,因为诸佛菩萨都是你的靠山,天龙八部乃至诸恶鬼神都是你的护法,再多的魔王也不是普贤行愿的对手。只要发起普贤行愿,明心、见性、过牢关,乃至初地、八地菩萨的功德你都会次第证得,最后一定会圆满究竟的佛果。

(本文摘自佛学杂志《实证佛教通讯》第三期)

2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