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年轻时刻苦勤奋,道光十二年(1832年),23岁曾国藩就考取了秀才,进入了湖南省最高学府——岳麓书院。道光十四年(1834年),25岁的曾国藩就参加了湖南的乡试中了举人。但后面的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时,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已经难以负担他读书考试的费用。
无奈之下曾国藩去找父亲的故交易作梅借钱。时任江苏睢宁知县的易作梅给他借了白银100两。
后来,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成为一名京官,点入翰林院。
易作梅只是地方上的一名七品知县,一年看得见的俸禄只有45两银子。借给曾国藩的这100两银子,对于易作梅来说也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三年的积蓄。
后来很多人都觉得好奇,问易作梅:“这是你三年的积蓄,就这么借给一个没见过几次面的故人之子,你到底怎么想的?"
易作梅笑了笑,道出了原委:曾国藩当时来借钱时,易作梅出门办事去了,正巧不在府上,那天正下着大雨,于是曾国藩在家里客厅坐了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等待易作梅回府。
易作梅回到家后,观察到了一个细节,就确定这小伙子不简单,绝非凡人,日后必成大器。
是什么细节呢?
原来,易作梅回家后,得知有客人在客厅等了他两个小时,但是他发现整个大堂的地上,只有曾国藩两只脚的周围有一圈淡淡的水印,其他地方都是干的。
这就说明在此期间,整整两个小时,曾国藩都丝毫没有移动,定力极强,没有来回踱步这里看看,那里瞅瞅,这边坐坐,那边坐坐,就真的是“正襟危坐”了两个小时。
这份自律与定力让易作梅感到钦佩,决定倾囊相助。
看完这个故事
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请留下您的感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