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四)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第二十六点 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四)

善导讲堂 

   

点击绿色喇叭听朗诵:

第二十六点 显念佛功超定散二来自善导讲堂

朗诵:佛颖居士

这三段经文都在显明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殊胜。第一段标示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如善导大师所言“极乐无为涅槃界”。接下来两段在显明所得到的涅槃妙果,“其诸声闻”这一段是在显明所证到的都是平等一味、没有差别; 接下来“颜貌端正”这一段是在显明所得到的涅槃身体的殊胜微妙。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极乐世界也叫作“安乐国”“安乐世界”,就是从这里来的。“清净安稳”是“安”,“微妙快乐”是“乐”。“清净安稳”就是清净、无染、不变动的“安”(而娑婆世界的所有快乐是有漏、虚妄、不净、污染、变动的); “乐”,是微妙难思如涅槃之乐,所以说“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次”就是接近,就是“国如泥洹”的“如”; “泥洹”就是涅槃。

涅槃本来是指人所证到的境界,是就正报而言的。本来用于正报的涅槃,现在用于依报,所以经文就用了“次”“如”,一方面便于分别依报、正报的不同,另一方面显示极乐世界虽有依报与正报,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涅槃; 不只是正报的众生证到涅槃,即使是依报环境也等同泥洹,使得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证入涅槃。

同时,若论涅槃,是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本来常住、不经任何造作。安乐净土、极乐世界则是有始无终,由弥陀清净愿心、无量德行所成就,并不是空寂无相,而是有相的净土,虽然是有相的净土,却是常住不变,而且是清净、安稳、不变动、无污染的,等同无为涅槃,同样具有涅槃“常乐我净”的四种德能。因此说“次于无为涅槃之道”。所以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根本是不能想象的。经典说极乐世界黄金铺地、七宝楼阁,虽然这样述说、形容,但这其实是以我们凡夫可以理解的来讲,真正的景象必须要等我们往生之后才能正确了解。因此,天亲菩萨《往生论》赞叹极乐世界说: 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无量寿佛的国土是怎样的庄严呢?是“第一义谛”。“第一义”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真空的境界。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最超越,没有任何境界能够超过真空的境界,所以叫作“第一”; 意义深广而又真实不虚,所以叫作“第一义谛”,也叫作“第一义空”,也就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

这种空,不是我们凡夫观念上的“什么都没有”的那种顽空,这种空能生妙有,所以这种空叫作“真空”。真空能生妙有,所以接下来的“妙境界相”就是妙有,“境界相”就是有,所以是“妙有”。

因此,“第一义谛”是空有不二之空,谓之“真空”,故称“第一”。“妙境界相”是空有不二之有,谓之“妙有”,故说“妙境”。

这样讲的话,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与涅槃的真空没有差别,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是涅槃的真空所显现出来的,所以极乐世界的报土不但高妙,而且超胜十方净土。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这是显示无为涅槃的内容,也就是显示往生的圣众都是“法身平等”。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 显明“内德平等”,也就是极乐净土的圣众,内德都是相同的。

“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显明“外相平等”,内心所证的境界以及外用的功能既然咸同一类,他们的外貌就没有美丑的不同,所以说“形无异状”。

这四句经文显示“法身平等”。“平等法身”的这些内涵,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的,譬如说“智慧高明”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二十五愿“说一切智愿”、第二十九愿“得辩才智愿”,和第三十愿“智辩无穷愿”这三愿所成就的; “神通洞达”就是从第五愿一直到第十愿这六愿所成就的; “咸同一类”就是第三愿“悉皆金色愿”所成就的; “形无异状”就是第四愿“无有好丑愿”所成就的。

既然“咸同一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名称(有声闻、有菩萨、有天人)呢?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解释说: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为十方国土有声闻、菩萨、天人,到了极乐世界,为随顺他们而说有这些名称,其实都是内德、外相一样平等,没有差别,既然声闻、人天是随顺余方的风俗名称,菩萨也一样,内心所证悟的,都是与弥陀相同的涅槃妙果,所证悟的内德、外相都相同,但顺他方,故暂名为菩萨或天人。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颜貌”指脸部,“容色”指脸部以下的形体,也就是清净的色身。“颜貌端正,超世稀有”: 超越世间,是世间无法相比的。

“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微”,往生极乐世界虽有身体,可是既不是人的身体,也不是天人的身体,所以说“微”。“妙”,非天非人而有身,所以说是“妙”。“微妙”是微细而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圣众身体之微细,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却有身体,可以说也是我们心思所想象不到的。虽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虽有相而超越世间一切之相,都具足无量相好、无量庄严,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涅槃之相,所以说“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所谓“自然、虚无、无极”都是“涅槃”的另一种名称。本来法性无为自然,前面讲彼佛国土是无为涅槃,那么,往生极乐世界所证悟到的这种非天非人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当然也都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经》说: “真解脱者,即是虚无。虚无之身者,即是如来。”所以,“虚无”就是真解脱,也就是如来,而这种果报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愿”所成就的。

《大阿弥陀经》说: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说经行道皆如佛。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以上经文,皆是彰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的经证与理证。(未完待续,来源:《无条件的救度》)

清净法味皆中现!

6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