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经中自有衣食具:历史上天人下凡侍奉供给受持《法华经》者11例

莲池秘境

释尊宣说了无量法门,不同的经咒法门,适应不同的根基,也往往具有不共的特德。

在《法华经》如大海般的功德之中,就有一个不共于其他经文的地方:天童给侍。即念诵《法华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天童、罗刹女等像人一般现身,侍候供给行者,置办衣食受用,打扫洗衣,遣除诸灾厄,令人一心修行。

《法华经·安乐行品》云: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 
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众生乐见, 如慕贤圣。
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若人恶骂,口则闭塞。 
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天童给使,在密宗属于勾召法悉地,以咒力勾召怀摄天女、龙女、药叉女等部多女为仆从,为行者成办各种事业。

以持咒而言,欲想成就这种世间悉地,必须有强炽的咒力和精通勾召之窍诀、仪轨,方能成功。对于不知窍诀又无先行咒力成就的普通人来说,实非易事。

如在敦珠法王的藏传宁玛历史源流著名中,提到小宿氏以强大的忿怒本尊咒力,勾召龙女兄妹现前为自己酿造美酒。

日本真言宗有些修不动明王法的高僧尊宿,也能获得明王的童子眷属现前随侍。

虽然密宗有此悉地修法,成就此法的记载似乎少见,或许是与密教的保密有关。

反倒是在显宗,因为受持《法华经》而有天童来供给的事迹不少,中国和日本皆有记载。

且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专念《法华经》即可获得此悉地。

不得不说,这是经王的殊胜功德,虽在凡夫地,以经王威力故,有幸得到天童侍候,无忧于世俗事务。

类似有此不共功德的经文,为《思益梵天所问经》,经文载:

梵王、帝释天、四大天王对佛宣誓:“世尊,我等所从闻经,于是法师生世尊想,我等常当随侍说是经者。此善男子常为诸天之所拥护,若人书写是经读诵解说时,无量诸天为听法故来至其所。”

“是法师若行道路、若失道时,若在聚落、若在空闲,若在僧房,若在宴室,若经行处,若在众会,是诸神等常当随侍卫护,益其乐说辩才。”

“若善男子、善女人护念法者,能持如是等经读诵解说,我等四天王常往卫护。是人所在之处,若城邑聚落、若空闲静处,若在家、若出家,我等及眷属常当随侍供给,令心安隐无有厌倦,亦使一切无能娆者。”

帝释天的公子劬婆伽还发愿供养受持思益经的人:

“若爱念是经, 是即与我同,
我当
供养之, 为得菩提故。”

如下是受持《法华经》而获得天童给使悉地的案例。

1、水瓶自满

释弘明。本姓嬴,会稽山阴人也。少出家,贞苦有戒节,止山阴云门寺,诵《法华经》,习禅定,精勤礼忏,六时不辍。

每旦即水瓶自满,实诸天童子以为给使也。明尝于云门坐禅,虎来入明堂内,伏于床前,见明端然不动,久之乃去。

又时见一小儿来听明诵经。明曰:汝是何人?

答云:昔时此寺沙弥,盗帐下食,今堕圊中。闻上人道业,故来听诵,愿助方便使免斯累也。明即说法劝化,领解方隐。

后于永兴石姥岩入定,又有山精来恼明,明捉得以绳系之。鬼逊谢求脱云:不敢复来。乃解放,于是绝迹。——《弘赞法华传》

注解:弘明法师的水瓶,每天早上自己变满,原来是诸天童子帮他打水。

2、天童洗衣扫地

释僧定,不知何许人,住江阳禅众寺,诵《法华经》一部,甚好声韵,不能谨节,流宕尘俗,然每感诸天童子为之给使。

有时醉卧,法衣离身,自然卷襞,引被整覆,衣脱泥垢,未暇浣治,乃复取之,久以香洁,或瓶水自满,或地恒扫净。

定醉眼喜唾,一时酒醒,见天童子在前,遍身沾唾。自尔折节,遵修戒业,后不知所终。——《弘赞法华传》

注解:僧定法师喜好读诵《法华经》,但是戒律不怎么清净,落于流俗,还喜欢喝酒。即便如此,依然感得天童来给他洗衣服、打水、打扫卫生。

法师的的脏衣服来不及洗就放着,过了一段时间再拿来穿,发现是干净的,且还有香味。为什么?因为天童帮他洗了。

法师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喝醉酒后喜欢吐口水,有次酒醒,发现天童站在眼前,全身都是口水,从此痛改前非,严持戒律。

3、天童常来送饭

雍州有僧,亦诵法华,隐于白鹿山,感一童子常来供给。及死,置尸岩下,余骸枯朽,唯舌如故。——《弘赞法华传》

注解:僧人隐居在白鹿山,常诵《法华经》,感得一位天童来供给他食物,受他驱使。等僧人死了,天童把他的尸体安置在岩石下,僧人以诵经力故,舌头不坏。

《法华传记》载:

雍州僧法常,一心诵法华,不乐人间,常游山林,遂隐于白鹿山,昼夜常诵。

感一童子常来供给饼饭等,自然而有。临终之时,紫云耸山,异香满山。以死骸置岩下,经历多年,余骸枯朽,惟舌如故,见者随喜。

4、瓶水自盈

释智越,姓郑氏,南阳人也。少出家,早离尘俗,后到金陵,便值智者。

北面投诚,授以禅法,深达五门,穷通六妙。诵法华经,万有余遍,瓶水自盈,经之力也。

学徒虽众,最居称首,临海露山精舍,巨有灵异。智者每令影响,晦迹已后,台山一众,斯焉是属。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寝疾经旬,右胁而卒,春秋七十四。临终之日,山崩地动,境内道俗,咸所见闻。——《弘赞法华传》

注解:虽然没有明说天童给使,但是水瓶自己满,显然是有护法神在暗中倒水。

5、澡瓶常溢满

释智友,蒋州人,未详氏族所出,幼而齐肃,端居不杂尘伍,早年离俗,雅爱斯典,昼夜诵持,略无弃日。

及乎陈入关,便住花原县宝云寺,虽自南徂北,此业无亏。

每诵经之时,必执炉闭目,香烟不绝,凡经四十二年,前后总计将五万遍,所用澡瓶,居常溢满。

以贞观八年,无疾坐卒于所住寺,春秋七十二。将终之日,有天乐来迎,于房户空中,繁食良久;又有香气若云,充塞院宇。其人物在内,互不相见,久之而灭。

弟子德藏及乡人士庶千有余人,迁柩于东南安居山,坐尸树下,经宿就视,莫知所在。

6、天童为侍

唐富阳玉泉寺释弘景,是道素门人,诵法华经,普贤乘象而来授句逗,天童潜来侍,具如本传说。——《法华传记》

7、天童送食

陈扬都释普安,姓陈氏,少出家诵通法华,自矜为业。遇热病苦,口齿皆落,更止自矜,慧心诵满一夏。

梦天童来,以杨枝指齿肉曰:君专心诵经,落齿生如本,当来得道时,即齿白细密。语已梦觉,口中满齿。

后移居静室,向牖诵经,自然饮食在案前,适食讫,后七日如饱食,身肥满如斯,感应胜利甚多。

春秋八十有九而卒,香满室音乐闻空,其夜弟子梦,胡僧说偈曰:

 若闻法华经 ,专心而讽诵
 圣众来授手,必生净土中 

推之依诵经生净土矣。

注解:释普安法师经常对着窗户诵法华经,桌子上常出现天食,吃了之后能饱七天。

8、天童指路,天女送水

释行空,世称一宿上人,所居不经两夜,以故五畿七道无不行遍,随身之资具三衣犹不全,况其馀乎,只法华一部而已,昼读六部夜亦尔。

行旅之间或迷路天童示之,渴乏时天女与水,若病苦天药自至,缺供甘露现前。

年九十殁镇西临终天衣自缠身,莲华承双足,普贤文殊降现摩顶云,生平所诵三十余万部。——日本《元亨释书》

注解:释行空法师一生专诵《法华经》,迷路了天童指路,口渴了天女送水,生病了天药自至,缺供养了甘露现前。

上人临终时,天衣缠身,莲花承足,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现身摩顶,这是他一生念诵《法华经》的功德所致。

9、天童烧水送食

释佛莲,居安祥寺,后移越后之古志郡国上山,三时沐浴诵法华,供使者倦三汤而逃去。

一时二童来曰:我等二人能任使令,自称一名黑齿,一名华齿。强力勇健,负薪汲水三时汤未尝缺,又拾果设食供给尤勤。以故莲不知世务离诸缘,一心诵经,终时安祥而逝,二童过七七日而去。——日本《元亨释书》

注解:释佛莲请人每天帮自己烧三次水,用于沐浴,以念诵《法华经》,使者感到很累就跑了。

这时来了两个童子,根据黑齿、华齿之名可知,是守护《法华经》的十罗刹女中的两位之化现,每天帮他担柴烧水,又供给水果食物,让法师不用担心世俗的事务,一心念经。

法师圆寂后,两位童子过了四十九天才离去。

10、十童子守护

释馀庆,筑州早良人也,游一山谷遥闻钟声寻至其所,禅房幽邃,一比丘读法华,年三十许。

庆相羊庭隅,比丘停经揖庆上堂晤话。庆问曰:年几乎?对曰:一百余。

庆劝其终,比丘乃诵至安乐行品天诸童子以为给使之句,二童忽降,一人持供,一人把盖。比丘分供为二,一分自喫,一分与庆。

庆尝之,其味甚美,非人间有也。

已而告辞,比丘曰:此地常人不至,今日欵语为幸甚。庆曰:失路多幸到于圣境,欲传此事以何为验,经傍曲几愿见颁焉。

比丘有恡色,忽十童儿出护几,庆元归不动尊持念,须臾忽大圣明王现形夺之,十童拒之,其几中分为二,一半在比丘处,一半至庆前,庆携而归。——日本《元亨释书》

注解:释馀庆法师游一山谷,见到有一位比丘,因为念诵《法华经》而获得不老不死的悉地(这个悉地也是法华经的功德之一,详见经文),一百多岁看起来就像三十岁,还住在仙境,十位天童守护供给。

11、十童子护航

释定照……常诵法华,适从南京赴上都到淀河,暴风俄来波涛怒鼓。舟人曰:舡当漂覆照不恐。时天童十人自河中出,手捧照舟不泛水波,渐著岸上,十童即没。

河两岸见者叹未曾有。照曰:十童者,十罗刹女也。——日本《元亨释书》

倾莲池:因为经王《法华经》的威德力,诸佛菩萨之慈悲,诸天护法神之誓言,故有天童给使之特德。

常人念诵,虽暂无法达到天童现前给使的地步,但是也必定会消除现实的烦恼,不愁衣食事业,诸天护法护持,生存无忧,能安心修行。

愿吉祥!
法华经全文
7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