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僧语 | 有禅无净土 十人九蹉路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宗道法師 編輯部de故事 

當麻曼荼羅圖

有禪無淨土 十人九蹉路來自編輯部de故事

朗讀| 佛平

筆者在披尋古籍,搜羅資料,連綴成文過程中,發現這些公案雖時代有別,個人經歷亦不同,但其實也有諸多共性,頗能啟迪後人。

這些人前世作為一個禪宗行者,修行程度往往比較高(若不如此,恐也難在史籍留名),如此高超的修行境界,放在今天恐怕都是令萬眾矚目、贊仰、欽佩無加的高僧,但終究卻沒能脫離六道,再度轉生為人,殊為可嘆,值得後人仔細思考,此可充分說明印光大師所言,禪宗之悟並不等同於證,一個人可以悟境高超,但並不意味著他就同時具有超脫六道的實證力量。

這些人後一世往往智慧超群,才氣過人,乃至聲名顯赫,世福洪厚。這是因為前世佛門中修福修慧,故能招得此報。而禪宗本來就是接引“上上根”人,雖然轉生,但餘習尚存,很多可體現在其詩文之中,其詩文境界往往高遠空靈、開闊豪邁,格調超俗,禪意超拔。由此思之,古之士大夫,今之知名學者、文人、高官等等,恐其多從前世此類修行人群中轉來,故能智慧文采越人一格。

這些人轉生後多半還保留有前世修習佛法的習氣,或淺或深,但多數越轉越輕,越轉越淡,甚至如秦檜者,前世為僧,下生竟轉生為萬世遭人唾罵之極大惡姦,其心意與佛教可說完全相背。經中說,聲聞有入胎之昧,菩薩有隔陰之昏,一個人經歷投胎、入胎、出胎,前世的修行之意,磨滅者多,增進者少,誠然娑婆行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些人經過輪迴轉生,濟度眾生之力轉趨於弱,別的不說,這些人前世為僧,今世卻難再披上僧衣,只能做個居士。龍樹菩薩雲:“菩薩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故有宋朝元照律師開始發願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度眾生,鄙視淨土,後得大病,方曉自己之前有多麼自不量力,在生死巨壑面前,自力是多麼的卑微,他力是多麼的可貴,自此始發願求生西方。

史籍之中,宋人居多。細考緣由,大概宋前之人,根機尚猛利,多有藉參禪之力了生脫死;而宋後之人,根機更不堪,口口說空,步步行有,如有人即曾問虛雲大師: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大師答: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此類人下生轉世為普通人已屬萬幸,多數人身都恐難保。故而史籍中此類公案,多見宋人,根機不如前人,但尚能從參禪中得到少分受用,根機強過後人,但始終難以藉自力了斷生死,故而前世參禪,聲名遠播,第二世福洪廣,又具顯赫名望,然而終因不出輪迴,成為後人學佛擇法之反面教材。

綜上,靠參禪來了生脫死太難太難,不是禪宗教法不行,而是時去境轉,五濁增盛,人們根機普遍不堪。如宋朝天如惟則大師所言:“今此國中,四惡苦趣,因果牽纏。外道邪魔,是非扇亂。美色淫聲之相惑,惡緣穢觸之交侵。既無現佛可依,又被境緣所撓。初心悟達之人,尠有不遭其退敗者。”所以永明延壽大師論斷:“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禪宗之難,難在完全靠自力,淨土法門易,易在絕對仰仗佛力。今五濁轉盛之末法,念佛生西,一了百了,今正是時,如昔者弘一大師臨別贈人紙片上珍重之言:乘此時機,正好念佛!

作者| 宗道法師




編者按:

本文為《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一書後記,需要本書的電子檔請編輯“請書+《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發送郵箱到872494467@qq.com





3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