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衰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年轻人说他们也在衰老并没有错,但真的过了一定年龄之后,才会知道原来衰老是如此具体的东西。很多事转身就忘,很多话说着说着就不知在说什么。
年轻时谁会那么在意身体,饿饭、熬夜又算什么,生一场大病也不过休息几天就好了。上年纪后你再试试,五脏六腑一定会不失时机地教训你。
衰老带给人的最大影响,也许还不在于生理、智力方面的细节,当然这些都构成干扰,最大的影响也许在于整个生命力的衰退。关于衰老,除了它的不可阻挡、无法避免外,佛法里还有什么教导是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的吗?当然有,就是“业因果”。
简单说,业指的是行为,包括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我们任何的行动、语言 和想法都会产生作用,作为因或缘,促成某种结果。可以说,前前后后连续不断的身语意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无数因、缘、果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经验。
没有任何事是偶然发生的,一切都受到之前及当下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业也被称为业力,因因果果前后相续而形成的强大势能。
在这股力量面前,我们当然不是完全被动,每一个当下的言行和念头也都是作用力,削弱或增强着业力,从而改变着业的图景;但是不要忘了,业力是一股巨大的惯性,表现在身语意上,就是我们说话、办事、思考问题等都有其惯性模式,而突破这些模式是需要极大的清醒和努力的。所以业不是不可以改变,只是非常难。
说了这么多,究竟业与衰老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业与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东西都有关系。具体到衰老,虽然幸运地活过夭折和英年早逝阶段的所有人都难免,但老跟老不一样,一辈子活下来,每个人所造的业不同,果报不同,越往后差距越明显。
不是“硬件”方面的差距,比如经济条件的好坏、家庭生活是否美满、健康状况等。你不觉得吗?这些东西越往后越不能体现差距。年轻时长得美或丑,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会比较在意,可到了一定年纪,都不必等到太老,长得漂不漂亮就不那么重要了,除了自己,别人是不会在意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享受物质的能力和欲望也会降低,经济条件的好坏,有钱没钱,最终在衰老面前是一样的。白头偕老,是很多人心目中婚姻幸福的代名词,可实际上不幸福的两个人白头偕老的也比比皆是,一起变老的结果,或许曾经的恩怨、幸福不幸福慢慢就变得不重要了;如果有一个人先离世,更是如此。
你会发现,衰老当前,自己深深执著的很多东西,沾沾自喜的种种比较优势,都在时光流逝中稀释,消失。当我们说时光流逝的时候,仿佛真有一个叫时间的东西在运动,这是我们通常对时间的理解,我们也用钟表、用太阳月亮的移动来标示时间。
可什么是时间呢?简单地说,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东西可以让我们用手指点在上面说“这是时间”,时间只是对现象生灭的描述,也可以反过来说,现象的生灭就是时间。
在佛法中我们说到“刹那”的时候,它指的是一个现象的生起及断灭,而“刹那刹那”,即所谓时间的流逝,则是无数现象的持续生灭。
每一个现象都以前面的现象作为基础而生起,环环相扣,像是一摞垒起的骰子,下面的每一颗都是上面一颗的基础,缺一不可,所以对我们来说虽然始终只有当下,但每一个当下的刹那都映照着之前所有的刹那,同时也是之后所有刹那的缘起。
明白了这一点,就好理解为什么一切都会过去,而我们仍然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后果。大家都一样地衰老,老跟老却不同。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果报,这一世得人身是往昔持戒积福感得的善报,而身体样貌在一生中的变化也反映着业,自己做过什么事,慢慢就体现在身相上了。佛经里说: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想”指禅定、梵行,“情”泛指五欲。轮回六道,越往上越简静,身形越轻盈清好。
同样在人道,五欲串习淡薄的人自有一种清明的气质,到老年,亦是安详清吉;而言行心念总在欲望上打转的话,外在也会越来越混浊沉重,衰老对自己对他人都成为一种负累。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