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0735 17.P0536 佛说四愿经 (1卷)〖吴 支谦译〗

大正藏

大正藏 No. 0735 佛说四愿经

吴 支谦译

1卷

佛说四愿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与五百比丘僧。坐于尼延树下。为数千万人说法。于是城中有豪长者。财富无数。名曰纯陀。纯陀有子。厥年十四。时得重病。不免所疾。逐便丧亡。父母兄弟。宗亲中外。莫不爱重。啼哭忧愁。安可言乎。尔时纯陀。闻佛来化。心大欢喜。便告其妻言。今佛在此。宜当往见。闻佛说经法者。莫不解悦。忘忧除患。即与其妻亲族仆使。俱到佛所。为佛作礼。却坐一面。长者纯陀。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人在世间。积聚钱财。思虑勤苦。不敢衣食。不知布施奉持经戒。无尊无卑。获得如愿者。或时命尽。父母兄弟妻子亲属。啼哭愁毒。为其棺殓。遣送财宝衣被饮食。宁有益于死者不。佛告纯陀及诸会弟子。听我所说善思念之。纯陀眷属。诸会弟子。皆各叉手。一心受教而听。

佛言。人有四愿。不可常保。何等为四。第一愿者。是人身沐浴庄饰。饭食五乐。常先与之。疾病卒至。不能止之。命尽躯强在地。不随人魂神去。空爱重之。复何益也。

第二愿者。谓有财产官爵俸禄。得之者喜。不得愁忧疾病。死至命尽。所有财物。官爵俸禄。故在世间。不随人魂神去。空为愁苦。

第三愿者。谓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属。朋友知识。恩爱荣乐。疾病至死命尽。复不能救我命。亦不能随我魂神去。空啼哭。送我到城外深冢间。以弃我去。各疾还归。虽追念我愁苦忧思。不过十日。诸家宗族。男女聚会。相向歌舞。快共饮食。相对谈笑。捐忘死人。虽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属。朋友知识。不能共追我命。空悲之复何益也。

第四愿者。是人意天下人少有能守护其意者。皆放心恣意。淫于五乐。贪利疾妒。忿怒斗诤。不信道德。至于身死寿尽。魂神去矣。三者相追逐。不得相离。譬如雀飞。意随其两翅。意为身神。两翅为魂魄。人不能守护其意。皆从恶念所为。杀盗贪淫以生时所为罪。死入太山地狱中。为饥饿鬼。罪竟乃出为畜生。当为人所屠割。作人放心快意故。入三恶道。

佛告纯陀及诸弟子。当端汝心。守护汝意。谛自思惟。知身非我身。所有财物。亦非我许。当谛计校所有。父母兄弟妻子。五种亲属。朋友知识。官爵俸禄。念欲得之。无有厌足。谓有益于我身。老病死来。皆不能益于我身。亦不能为我却之。人不能自拔为道。如鹦鹉鸟爱其毛尾。为射猎者所得。贤者谛知。是四愿不随人魂神去。空为之困苦。因拔恩爱之根。绝三恶之道。得三善道。一者不复老。二者不复病。三者不复死。坚守护其意。乃可得度。诸弟子闻经欢喜。为佛作礼。

佛说四愿经

佛念天地八方之外。万物受性。皆怀忧苦。常伤人民。含血蠕动。不得自在。与天争命。皆当归死。骸骨销烂。下入于土。精神飞翔。展转五道。为善上天。为恶入渊。凡人生时。所为善恶。精神魂魄。随其殃福。生时为人。孝顺父母。忠信事君。死得上天。如世间人。积德为善。仕宦求官位。至公侯豪贵。富乐贫贱困厄。皆由宿命。行伐杀酷虐。生为恶人。死受重酬。自为心侯主招百凶。快心之欢。必有后患。帝王人民。俱惑于道。寄托父母。作善福寿为恶贫苦。盗窃欺人。负债不偿。借贷不归。死后当为奴婢牛马。或作大猪。屠割剥其躯。称卖偿人。作人悭贪。不肯布施。死为饿鬼。不得衣食。如乞丐人。以刀截肉。叩头求食。此皆先时。为人贪残。悖逆不信为善。伤杀盗窃。受人妇女谗言两舌。饮酒斗乱。死入地狱。掠笞烧煮。身更虿毒。苦痛无极。人有六忧三苦四痛。佛戢转化。生死不绝。弃国捐王。求自然道。积德累岁。乃得道真。神明彻照。悉见天地绝洞之外。知人鸟兽虫豸所言。心所趣向。佛念人死。如大风卒至无期。人死至无时。当与心争诤。为善勿疑。佛以经道劝励。贤者目所不见。耳所不闻。崛奇珍宝。何益于己。诸为道者。当信经戒守善。以死不犯恶。生道不可失。德不可离。远道失德。如儿生无母。鱼脱于渊。人死复生。如蚕浑沌茧中穿丝出飞。其神故一变形易壳。道成于微。五戒得根。弟子闻经欢喜前受教。是为痛痒要识如谛知也。何等为思想识。为身六思想。眼裁思想。耳鼻口身意裁思想。如是六思想。何等为思想习识。裁习为思想习。如是为思想习识。何等为思想尽识。裁尽为思想尽识。如是为思想尽识。何等为思想尽受行识。是为八行识识。识识谛见到谛定意为八。如是尽思想受行识。何等为思想味识。所为思想因缘生乐得意喜。如是为思想味识。何等为思想脑识。所为思想不常尽苦转法。如是为思想脑识。何等为思想要识。所思想欲贪能解。欲贪能断。欲贪能自度。如是为思想要识。何等为生死识。为六身生死识。眼裁生死识。耳鼻口身意裁行。如是为生死识。何等为生死习裁习生死习识。何等为生死尽识。裁尽为生死尽识。何等为生死欲尽受行识。为是八行识。谛见至谛定为八。如是为生死欲灭受行识。何等为生死味识。所为生死因缘生乐喜意。如是为生死味识。何等为生死脑识。所有生死。不常尽苦转法。如是为生死脑识。何等生死要识。所为生死欲贪随欲贪能断欲能度。如是为生死要识。何等为识身六衰识。眼裁识。耳鼻口身意裁识。如是为识识。何等为识习命字习为识习。如是习为识。何等为识尽为识命字尽为尽识。如是为尽识。何等为识尽受行为识八行谛见至谛定为八。如是为识尽欲受行如谛识。何等为识味知所识因缘故生乐生喜意。如是为味生为味识知。何等为识脑识所识。为尽为苦为转。如是为识脑识。何等为要识所识。欲贪能活。欲贪能断能度。如是为要识。如是比丘。七处为觉知。何等为七色习尽道味苦要。是五阴各有七事。何等为三观识。亦有七事。得五阴成六衰。观身为色一。观五阴为二。观六衰为三。故言三观。比丘能晓七处。亦能三观不久行堕道断结无有结意脱黠活见道见要一证受止已断生死意行所作意不复来还生死得道。佛说如是。比丘欢欣受行。

文章点评
2025-02-22
-1649 32.P0472 三弥底部论 (3卷)〖失译〗
大正藏 No. 1649 三弥底部论失译3卷三弥底部论卷上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归命一切智。我从此语。如是是人临欲死时。成无记心。其以何业往生。答曰。有业记心惑业往恶道。无惑记心白业往善道。体性记心以是故随行。以无记心起无记业。为业制故往生如是。.. <详情>
2025-02-22
-1648 32.P0399 解脱道论 (12卷)〖梁 僧伽婆罗译〗
大正藏 No. 1648 解脱道论优波底沙造梁 僧伽婆罗译12卷解脱道论卷第一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因缘品第一礼世尊应供正遍知。戒定智慧无上解脱随觉此法有称瞿昙若人脱众难已得离诸著。成就于胜分心。畏生老死。乐善乐解脱。令.. <详情>
2025-02-22
-1647 32.P0375 四谛论 (4卷)〖陈 真谛译〗
大正藏 No. 1647 四谛论婆薮跋摩造陈 真谛译4卷四谛论卷第一婆薮跋摩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思择品第一般若遍诸法大悲摄众生无相说正道顶礼人天尊大圣栴延论言略义深广大德佛陀蜜广说言及义有次第庄严广略义相称名理互相摄我见两论已今则舍广略故造中量.. <详情>
2025-02-22
-1646 32.P0239 成实论 (16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
大正藏 No. 1646 成实论诃梨跋摩造姚秦 鸠摩罗什译16卷成实论卷第一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发聚中佛宝论初具足品第一前礼所应礼自然正智者一切智应供大师利世间亦礼真净法及圣弟子众今欲解佛语饶益于世间论应修多罗不违实法相亦入善寂中是名.. <详情>
2025-02-22
-1645 32.P0226 彰所知论 (2卷)〖元 沙罗巴译〗
大正藏 No. 1645 彰所知论发合思巴造元 沙罗巴译2卷彰所知论序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复撰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悯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师。洞彻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量。裕皇潜邸。久知师之正传。敬.. <详情>

文章 1699

获赞 14669

访问量 2091149

相关章节

简介

大正藏,大正藏全文在线阅读,大正藏经,大正藏目录,大正藏怎么读,大正藏和大藏经,大正藏全100册pdf,大正藏电子版,大正藏与乾隆大藏经哪个好,大正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