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64岁教授花12亿做汉堡,李嘉诚吃一口投了5亿,盖茨排队给他投资

文章

近日,耗时5年、花费超过1.8亿美元研发出“终极植物汉堡”的Impossible Foods公司,被李嘉诚、比尔盖茨等大佬抢着投,谷歌想收购还被拒绝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为何一家人造肉饼公司,能深受资本大佬青睐,如此傲娇?

“一个汉堡吸金三亿,究竟什么来头?”

那家伙早已经名声在外了,喏,就是它了,斯坦福的生物化学科学家Patrick Brown花5年,砸掉了1.8亿美金研究出的“素”汉堡。

看起来貌似没啥特别的~

一口吃下去,就让李嘉诚投了7500万美金,如今它的身价又涨了!

刚刚过去的2019年5月,这个让大佬们争相投资的“素”汉堡,获得E轮融资3亿美元,目前它已累计融资超过7.5亿美元。

说起这个身价不菲的汉堡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还得让时光倒退回2014年,李嘉诚在香港见到了ImpossibleFoods公司的创办人,就是文章开篇提到的Patrick Brown。

很奇怪,商界和科学界领域的两位大佬会晤的发生地,竟不是在高大上的会议室,而是在泳池旁边的一张棕色小圆桌前。

那天,穿着白色衬衫的李嘉诚眼睛笑成了月牙状,嘴巴也咧开了笑,他双手正捧着一只汉堡,看样子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汉堡,中间夹着肉饼和蔬菜,但这位前香港首富却十分慎重地用两只手拿起来,小心翼翼地往嘴里放。对面的 Brown博士双手交叠在胸前,显得有一点点局促。

李嘉诚试吃Impossible素汉堡,右边是Brown教授

这张曾经在朋友圈疯传的照片里,最大的主角可不是圆桌旁边的两位大佬,而是被李嘉诚捧在手心的那个其貌不扬的汉堡。

曾经最大的梦想是当个餐厅老板的李嘉诚,才吃了一口这个神奇的汉堡,就决定,投了!先投个7500万美金吧。

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让科学家砸掉1.8亿,让李嘉诚投了7500万的家伙,肯定有过人的地方。别急,看下试吃过它的人是怎么说的——

“吃起来倒是味道蛮不错,满口肉香,特别是汉堡的“灵魂”牛肉饼,咬下去肉汁都蹦了个满口,结果,你告诉我,这刚刚吃下去的那块肉饼居然不是牛肉做的,而是素菜?”

试吃的顾客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可思议

如果想揭秘的人恰巧跑到了后厨,

会看到厨师正在烹饪一块带血的“肉”饼,

它正发出嘶嘶的声音。

但这家伙确实是堆地地道道的蔬菜做的!

这怎么做到的?

话,还是从头说起吧。

Patrick Brown是斯坦福的一名教授,原本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脑中涌起研究素食汉堡的念头,或许跟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却又压抑不住吃货的本性有一丢丢关系。

但言归正传地说,作为生物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Brown教授曾因为发明DNA微数列的基因发现分析技术而名噪一时,在2009年的时候他关注起了分子级别状态下的动物产品研究,一路推演他发现,“如果人类能少吃一点肉,那全球变暖、草场荒漠化都将不是问题。”

中间穿绿色T恤的就是 Brown教授本人了~

因为人类吃肉需求旺盛,那么圈地饲养牲畜就成了必然,随之而来的畜牧加工工业也会相应地增多,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森林被开垦为可供放牧的草场,工厂也拔地而起,牛羊等大型反刍动物的增多,不止喝掉大量水资源,而且会导致它们排出的甲烷也会增多,直接影响气候变化。

如果能有一种食物,替代动物肉,市面上对肉的需求少了,全球变暖、草场荒漠化这些问题不就缓解了嘛。

在生物化学科学家眼里,我们所吃的牛肉其实是由不同的分子元素构成的。

Brown教授将牛肉的分子结构一解析,发现其实牛肉的一些必备的元素是可以从蔬菜等植物里面提取出来的。

于是,Brown教授把土豆、小麦、大麦、玉米、西红柿......各种植物类的东西带进了实验室,每日每夜地研究、分析、提取,终于在实验室捣鼓出了植物牛肉1.0版本。

最开始组合出来的植物汉堡在味道和颜色上,已经很接近真的牛肉了,但是试吃者吃完表示,“味道还行,但少了点牛肉的‘嚼劲’。

尝起来差了点感觉~

为了研究出无限接近真牛肉的口感,Brown教授和团队穿梭实验室的试管烧杯和厨房的锅碗瓢盆间,终于选定了最完美的植物组合:椰子、土豆、小麦、大豆等原材料,他们还在无数次的尝试中发现,造出植物“牛肉”最关键的点在一味元素:亚铁血红素。

亚铁血红素是从血红蛋白里提取出的,一般只存在于动物体内,如果把它加入先前研发出的“植物肉饼”中,Brown教授发现不仅能使得它产生与真肉无限接近的香味和口感,甚至能够放进煎锅里烹饪,还有“滋滋”的BGM发出。

因为没有了动物肉常见的脂肪、激素、还有抗生素,使得植物牛肉2.0版本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和真牛肉没差,而健康程度却大大增强了。

足足5年时间,Brown教授才和团队研发出这个无限接近真牛肉的“流血的素汉堡”,砸进去1.8亿美金。

这么高的学历,花了这么长时间,还砸进去这么多钱,就研究出这么一个汉堡,不说别的,有人买单吗?

当然。

这个汉堡充分见证了:一个带着美好初心的事物,定会被人接纳,获得拥笃。

李嘉诚试吃了一口汉堡后,成为了C轮投资方之一,为这个神奇的素汉堡投资7500万美元。

接着是比尔·盖茨、瑞银集团、 Khosla Ventures 、维京全球投资......2016年谷歌伸出橄榄枝,想要3亿收购Impossible Foods公司,被Brown拒绝了,因为他表示“不想依赖一家正在从事无数项目的企业”。

这个想要改变世界的汉堡截止2019年5月已经累计融资7.5亿美金,并成功上市,Impossible Foods公司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拥有50名科学家、厨师、种植农的团队。

而这一切,仅凭一个美好的初心显然是无法获得的,Brown教授和团队研发的素汉堡有着过硬的实力。

还记得2016年7月,世界顶级餐饮品牌momofuku的纽约餐厅里,Impossible Foods素汉堡首次正式开始售卖,标价12美元,赠送一包薯条,这价格在美国可不算便宜,但前来排队购买的人却不少。

甚至,它从大西洋火到了太平洋,向来以接纳新潮事物名声在外的Air NZ,将Impossible Foods素汉堡,列入了航空菜单。

2018年,Impossible Foods还来到了中国,目前它已经为香港及澳门,近150家餐厅供应植物肉。

这背后又预示着什么?

01

绿色健康成餐饮趋势

关键词:环保 健康 安全

随着消费升级,健康、生态、环保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关注,但大部分人似乎还是既想吃快餐又想要营养,既想吃牛排又想要低碳。

然而危机正在逼近。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土地被用来养殖牲畜及其食物,耗用大量的水资源。畜牧业已被证实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因之一。联合国06年报告指出,随着新兴国家发展,肉食消耗量愈多,估计全球肉类需求将在2050年倍增。

多数人都戒不掉肉的美味,如何用一种更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吃肉?Impossible Foods创始人兼CEO帕特里克·布朗(Patrick O. Brown)从技术层面上解决这个严重的生态问题。

于是这位来自斯坦福,在DNA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生物化学科学家,在61岁时改变轨道,开始创业。他带领由5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农民和厨师组成的Impossible Foods团队,在分子级别状态下进行研究,用植物重新组合出动物性食品。

植物肉剔除了胆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既环保又美味,还很健康。

比尔盖茨认为:“植物肉是肉类的未来。”

除Impossible Foods外,众多植物食品公司纷纷应运而生,备受资本热捧——如李嘉诚青睐的植物蛋品牌HamptonCreek、比尔盖茨投资的另一家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等等。

HamptonCreek和Beyond Meat产品

根据食品行业调查机构Technomic提供的信息,去年,健康休闲快餐连锁餐厅的销售额增加了12%,而传统快餐行业增幅仅为4.4%。

有机蔬食快餐品牌Organic's

传统连锁快餐品牌也在行动,他们投入数百万美元改进菜单,力图清除防腐剂、人工添加剂,及其他种种说不出口的东西。

02

打造超级单品

关键词:细分 优势 极致

从前,餐饮讲求大而全,以覆盖更全面的顾客群体。如今,大而全的粗放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当消费环境,细分化、极致化的运作路线成为必然趋势。

美国人每年要吃掉500亿个汉堡,汉堡里的碎牛肉在所消耗的肉类中,占比超过一半——汉堡是肉类制品中的爆款。

Impossible Foods瞄准汉堡的市场分支——植物汉堡,作为首个要攻克的项目。此前已有多家公司尝试用植物复刻牛肉汉堡,口感都强差人意。“我们的使命不是做一个体面的汉堡,是做一个世界上最好的汉堡。”为了要与传统汉堡抗衡,布朗的目标是做到极致,这意味着面临巨大的挑战。技术过硬且研发能力超强的团队优势,让Impossible Foods有足够的自信。

他们遭遇的第一个挑战是:要呈现真肉般的色香味,植物肉需要“血”,即大量存在于肉类中Heme(亚铁血红素)。为了获取大量的植物性Heme,团队几经周折,最终从布朗熟悉的DNA领域找到突破口,成功研发植物血液酵母 ,实现大量培养。

在配方中添加Heme后,肉类经典的色泽、强烈香味和口味就出现了。这让植物汉堡在口味上无限的接近牛肉汉堡。

第二个挑战是口感。初代版本的植物汉堡虽然味道、颜色都已经很逼真,但试吃者表示:没有“嚼劲”。

为了在结构上模拟牛肉纤维,团队试验了许多种类的植物,最后选取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为原料。

一个产品,耗时5年,研发成本超过 1.8 亿美元,最终版本的植物汉堡肉饼充分模拟出真实汉堡牛肉的滋味和口感,甚至被烘烤时,也同样会发出咝咝声、颜色变深、散发出肉香。

目前植物汉堡在Impossible Foods指定的数家餐厅有售。由于还未进入量产阶段,成本居高不下,一份植物汉堡加薯条售价高达12美元,却仍挡不住市场的对它的热烈喜爱:每到饭点,指定餐厅便坐满了点植物汉堡的顾客,甚至有粉丝不远千里专门打飞的,只为吃上一口。《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争相报道。Impossible Foods植物汉堡迅速成为了美国的网红。

通过细分市场找准品类,善用自身优势,将产品做到极致——这些是Impossible Foods植物汉堡爆红的因素,也是每个超级单品成功的要诀。

03

薄价值VS厚价值

关键词:利润假象 未来  

相比普通肉类汉堡约3美元的售价,Impossible Foods植物汉堡12美元的价格,看似很高。然而一个3美元便能买到手的肉类汉堡,实际的真正成本却接近30美元:其中10美元是环境和健康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和我们的后代;20美元则是来自税金的政府补贴:用来补贴制作汉堡的牛肉、水、土地甚至工作机会。

耶鲁大学研究发现,如果美国大平原各州不给予水价补贴,那么一磅牛肉的价格应为35美元。

一个肉类汉堡的账面利润约为1美元。生产者只承担了全部成本中的2美元,又赚了人为计算的1美元,便轻松愉快地离场了。而剩下的27美元经济损失,则被分摊到了普通民众、社会、自然环境及后代上。

如果考虑二氧化碳排放、致人肥胖、营养不良等造成的恶果,那么汉堡生产商还能剩下多大利润空间?

薄价值,指并没有考虑完整成本、仅是经济假象的利润。显然,以薄价值来衡量经济状况,是极其短视的做法。首先,它是不真实的,未计入的成本由全社会埋单;其次,它是不可持续的,今天“创造”出的价值以牺牲明天换取;最后,它是没有意义的,不能使民众和社会长久地享受应得福利。

下一代的蓝天白云,你真的愿意用一个汉堡来换吗?

有薄价值,就一定有厚价值:当每一块钱利润都能产生真实的、可持续的、有意义的价值,对民众、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后代都能持续地、货真价实地带来好处时,那么这些利润就是厚价值。

现在,你还会觉得12美元的植物汉堡贵吗?

创造出厚价值的,通常是建设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原则是:“破坏得更少,创造得更多”(create more by destroying less)这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Impossible Foods团队

帕特里克·布朗认为,“一个成功的小众产品,是不可能解决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的。但当你的消费者愿意千里迢迢的来买你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你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如果每个愿意人做出一点微小的改变,也许这个世界就会成为另外一个样子。”

随着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负责任的,生产者、投资者与消费者,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商业文明,正在到来的路上

整理自开始吧、进口食品在线


4
文章点评
HOT • 推荐

© 2015-2024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