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这样做可以把你现在的财富带到以后的生生世世去

藏传佛教Buddhism


一千多年前,有个国王,他手下有位大臣,这个大臣利用权力帮了很多人。许多奸臣对他看不惯,诬告他贪污国库的财富。于是国王要求大臣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列个清单交上来。
  
当时大臣就把财产列成清单,交给了国王。国王一看,吓了一跳,确实他贪污了很多财产。于是问:“这些财产是你自己拥有的吗?”大臣说:“是的。”国王继续问:“能确定吗?”他说确定。国王就准备判他死刑。
  
后来问:“这些财产在哪里?”他说:“我送给困难的人,全部捐出去做慈善了。”国王很不理解:“你不是说这些财产都是你自己拥有的,自己是确定的?怎么又说都捐出去了?”

他说:“国王你不知道,实际我捐出去的财产才真正是我自己的,生生世世都可以拥有;我占有的反而不是自己的,因为死时也带不走,地水火风的各种灾难也会毁坏它。”
  
国王听了觉得很惭愧,因为他自己也占有很多财产,而当他离开时,也确实一丝一毫都带不走。
  
社会上的很多人很可怜,他们拼命赚钱,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老了用、生病时用等等,但最后真正用到的很少。

国际上有些银行专门占死人的钱,因为密码只有本人知道,人一旦死了,这些钱财下一世也无法用,别的亲友也用不了,钱就成银行的了。这样守护财产有没有功德呢?没有。
  
比如自己有三万块钱,全部锁在银行里,死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密码,这些最后都变成银行的了;而如果活着时把其中一部分拿出来做功德,就成了生生世世的财富。
  
所以,大家要想一想利他心的价值。《经庄严论》中讲:求自乐的人不但不会快乐,反而经常产生痛苦;求利他的人不但自己快乐,而且事业圆满成功。用佛法的智慧观察,利他心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一切。
  
成佛的唯一因是什么呢?就是利他心。有的人可能觉得:“我需要生存,怎么能不自利呢?”实际上,基本的自利是可以的,凡夫之人对饮食等不得不关心。但如果唯一只想着自己,就不太合理。
  
可以观察观察,自己从早到晚想着众生、想着帮助众生的心态有多少?这样一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心还是充满自私的,利他心很少。
2
文章点评
2024-02-03
原来每个人身边都有护法神
梦参老和尚曾经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在北京有个师父,这个师父不会敲法器,也不会做法师,他要盖庙,也没有信徒。怎么办?他就每天拜地藏菩萨,拜了三年,业障消.. <详情>
2024-01-18
索达吉堪布:有困难,找护法!
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均离不开护法神的大力护持。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都有护法神以显现、不显现的方式来相助,若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战胜一切违缘、圆满一.. <详情>
2024-01-07
佛像突然碎了会不会有什么灾难呀?
学佛是为了解脱成佛学佛不是强制你做什么不做什么,学佛是为了解脱、成佛。我们学佛的好处就是了知六道轮回的真相,知道除了肉眼可见的人道、畜生道。还有肉眼看.. <详情>
2024-01-01
​出离心,并不意味着是逃避心!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生起了出离心并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为生活与工作也是在了缘、了债。这时生活与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解脱的方法,.. <详情>
2024-01-01
在家弟子如何最快最多地累积福报?
佛经中有记载:生活中,用钱财可以做的七种功德有:建造精舍、建造藏经阁、建造僧人的住所、提供僧人的衣物饮食、照顾久病之人、饥荒时节做布施、给外来者提供庇.. <详情>
2023-11-09
宗萨钦哲仁波切:作为一个佛教徒就是要有点“与众不同”!
“今时今日,每当我们祝别人“好运”时,不幸的是,我们总是会将所谓的“运气”与物质挂钩。当然,我并不否认“运气”与钱财或金银等物质相关。它们肯定是有关联.. <详情>
2023-11-09
“瑜珈士”之称不是什么人都可叫的!
恒修瑜伽士境界,并非唯由观察生。这就是真正的瑜伽士的境界,不是通过观察或者思维而生的。这种觉受,内心的那种明了,不是通过观察而生的,不是通过思维而生的.. <详情>
2023-11-09
护法善神是否护持你,差别就是这么大!
你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这个力量不可估量。反之,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比如,若没有善神护法的护持,一万个人去反攻敌人,很难取胜。若是有善神护法的护持,哪..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