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史上最热夏天?这位禅师有避暑妙招

师父曰

最近一段时间,北半球的各地都陷入酷暑之中,有人说这个夏天,气温太高,闷热难耐,远超往年。


这让人不禁想起,曹洞宗开山祖师之一的洞山良价禅师,和徒弟的一段关于冷热的公案来。


其实,禅师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充满智慧的公案故事,也有与家人的三封书信。


从家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一心向佛的僧人,也能看到一位感情细腻的儿子;


我们能看到佛教与世俗生活的某些矛盾,也能看到良价禅师身处其中,努力去达成生活的平衡,以及内心的和解。



文|眯眼老鱼
编辑|齐乎巽


许多年前的夏日,有诗人路过乡野,见瘦骨嶙峋的种田老农弯腰劳作,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句,其中没有一个热字,却将无边酷热与生活艰辛扑于面前;


许多年前的严冬,有文人驻足道旁,看衣衫褴褛的卖炭老者冻得哆嗦,说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句,单单一个“愿”字,已道尽世间的无奈与沧桑;


除了世事艰难,也许这酷暑与严寒的极端天气,一直也是人类不得不直面的生存挑战。


于是,许多年前的某天,有僧人问自己的师父,“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


师父说:去一个没有寒暑的地方。


僧人问:何处没有寒暑?


师父说: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阇黎”是僧人的意思,而这里的师父正是洞山良价禅师。


他是禅宗五家中曹洞宗的开山祖师之一,曹洞禅风以春雨润物般细腻绵密著称。


那么,该如何理解洞山良价的这句话呢?


也许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他一次时,会找到一些未必精准的答案。


在刚刚出家时,良价曾给母亲留下一封《辞北堂书》,在附于信后的颂里,他劝母亲不如就此忘掉自己: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然后他话锋一转,说此番出家,寻求正法,亦是另一种形式的孝顺: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所以,他定要“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却同时安慰母亲,“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从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到了良价对佛法的坚定与虔诚,但也有一丝细腻甚至略有矛盾意味的亲情融入其中——


一个人出家了,就真的能和过去完全割裂,忘掉一直在一起生活的家人吗?


但如果不与世俗划分界限,又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之中呢?


还有这学佛,却也不能把自己学成断情绝爱的石头疙瘩啊!


良价的此种矛盾,是人与法的矛盾,是情与理的矛盾,也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也许我们很难在这矛盾中找到真正的答案,但人心却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中,淬炼得越来越明晰澄澈。


十余年后,良价已是游历四方、见识过许多市面的得道高僧,他又给家人写了一封《再寄北堂书》,此时他已能坦然面对分别了许久的家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


但是,当他嘱咐哥哥弟弟要好好照顾母亲,莫让老人家受苦时,不知不觉中,他似乎又变回了十年前那个刚刚出家的年轻和尚;


他一面说着“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这种充满禅思智慧的话,却也在转头低眉时自语:“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


他一直珍藏着母亲多年前写给自己的信,那封被后世称为《娘回书》的文字里,母亲说不再奢望他成为二十四孝里那样的孝子,只愿他真的能如佛经故事里的目连尊者一般,度其脱离苦海。


只是《娘回书》里的那句似乎还带着哭腔的“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仿佛诛心利剑,让人想要分辩,却又无从开口……


良价禅师看到这样的文字时,会如何在记忆中面对年迈的母亲,又会如何面对僧人身份的自己呢?


这世间本就如此,不论是入世还是出世,都要面临无数拷问本心的难题,就好像现实里本就没有“无寒暑处”一样,很多事情从来就没什么两全之法,很多思绪从来都凌乱而纷杂;


当你做出一种选择时,总会留下伴随余生的遗憾,总会生出无力改变的无可奈何;


那就真的没有应对之法吗?


也许答案,依然要回归到人的内心。


于是,良价禅师这句“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就别有一种韵味了;


你可以理解成“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这是境随心转,万物皆是虚幻之意;


也可以理解成“冷时便冻死自己,热时便烤死自己”,当“我执”死去,便得见本来面目。


只是这种状态,究竟是一瞬间的明悟,还是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亲身体会一番,任谁也无法确认下来。


不知道良价禅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和母亲的书信;


不知道他那些或坚定或矛盾,或决绝或细腻的感情,是不是也有一天,会在寒暑交替的岁月里,变得更深沉悠远,或是消散于虚无。


如今,又是一段热浪澎湃的时节,又是一个头顶的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的暑日;


依然有人被热射病威胁着健康,依然有人为无着落的未来焦头烂额,有人低眉俯首默默流泪,有人遥望远方欲说还休——和许多年前一样,各式各样的悲欢离合发生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人生实苦,酷暑之中的生活,更是不易;


那么你的心,找到那个“无寒暑之处”了吗?


你又会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夏天?


注:

文中配图均源自《古佛画谱》,根据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制版印行的影印本整理,作者黄泽。


参考材料:

1.徐文明:《洞山良价大师的伦理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2.雪骋:《洞山良价的生命论》,中国哲学史,2002.04

3.伍先林:《曹洞宗的禅风与佛教的中国化》,国佛学总第四十七期)

6
文章点评
2022-08-03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出家了......
文|云吞编辑|齐乎巽如果有一天,父母出家了,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是极力反对,苦苦哀求他们还俗归家?还是全力支持,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在网络上.. <详情>
2022-07-29
史上最热夏天?这位禅师有避暑妙招
最近一段时间,北半球的各地都陷入酷暑之中,有人说这个夏天,气温太高,闷热难耐,远超往年。这让人不禁想起,曹洞宗开山祖师之一的洞山良价禅师,和徒弟的一段.. <详情>
2022-07-27
生死之间,还有什么?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自古以来有无数人讨论过,思考过,表达过。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我们活着时,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因而死与生者与.. <详情>
2022-07-15
佛陀与耶稣,世间的人与事
佛陀与耶稣,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一个是佛教创始人,一个被基督教认定为“救世主”。如果他们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奇妙故事?他们能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吗.. <详情>
2022-07-13
短期出家,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云吞编辑|齐乎巽图|网络《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无常,才是生命的常态。无论是健康、容貌,还是财富、情.. <详情>
2022-07-11
这些年,离我们而去的高僧们
2022年7月4日,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在含山县褒禅寺安详舍报,世寿85载,僧腊66载。绍云长老的离开,令佛门叹惋,四众沉痛。而三日后,悲痛再袭:7月7日,能海.. <详情>
2022-07-02
这个孤独的僧人,对着石头讲经
提起“顿悟”,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六祖惠能的“明心见性”法门。然而,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僧人已经开始提倡顿悟学说了。他就是竺道生,一位以慧解著称,.. <详情>
2022-06-29
庐山梦寻:我是佛前青莲花,极乐世界是我家
庐山东林寺白莲 摄影丨怀劼文|心觉居士编辑|齐乎巽兴许,是山里的云雾,如梦如幻的境缘,让人活得梦幻又深情。钟声敲破暗昧,醒在云雾里,晨光呼唤安详,木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