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达摩祖师圣诞丨一个为使命而生,知所从来的禅宗精神的播种者。

达摩禅

达摩祖师圣诞丨一个为使命而生,知所从来的禅宗精神的播种者。

2019年11月1日
农历十月初五
达摩祖师诞辰纪念日
菩提达摩是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
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来到中国
开创了中土的禅宗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
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
“不立文字”则说禅是脱离文字的,
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
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
即可成佛。
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
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
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
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
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少林寺立雪亭内,达摩祖师坐像(明公元16世纪)
  传奇人生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生于南天竺(印度),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刹帝利种姓。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
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菩提达摩自幼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有精辟的见解。
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而且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
  一生使命  东渡弘法
达摩一苇渡江像碑(明 天启四年1624年)
菩提达摩一生的使命就是传播佛教心宗:禅宗。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今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
那么,达摩祖师为什么把弘法的目的地选在了中国呢?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与汉地思想文化之正统的儒家不断的冲突融合,交互渗透。
禅宗属大乘佛法,它的圆满以成佛为目标,修行的目的是转凡成圣,转染成静,直证菩提自度度人。
儒家圣人孔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亚圣孟子倡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种儒家的价值观都是以自利利他,自立立人进而达到人立人达为目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成圣为皆归。   
无论是禅宗或儒家伦理,从修行的目标和修行的实践功夫上来看,两家文化皆兼具自利和利他,自度和度人的义趣,如出一辙,殊途同归,皆归于善。
另外,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价值观,注重的是精神的解脱。
儒家认为与生命相比,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不朽,这种不朽,其实质就是精神的“解脱”。禅宗和儒家在心性上的内在超越,几乎完全契合。
达摩祖师东渡后,见到南梁武帝,面对笃信佛教,并为佛教做了很多功德的梁武帝,达摩祖师却说他了无功德。这也就说明了梁武帝笃信的佛法与达摩祖师传播的“明心见性”、“圆满自觉”、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可以说,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根基,为禅宗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良好土壤。
  衣钵传承  法脉流长
(图:吴祖兵)

禅宗二祖慧可,克服自身,立雪断臂,以虔诚态度信仰禅宗,达摩遂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慧可”。慧可恭敬地接了“法”,顶礼拜谢。从此,慧可就接替了达摩,成为少林寺禅宗的第二代,称之为“二祖”。
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知道自己弘扬的法脉已有人传承,心愿已了,便离开少林去禹门(今洛阳龙门),禅栖在千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
传说,两年后,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经葱岭的时候,迎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由东往西飘然而去。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圆碑》,上边刻有四句话:
达摩入灭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庙全。
不是宋云葱岭见,谁知只履去西天。
在达摩圆寂600多年后,禅宗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几乎达到无寺不禅的地步。吃茶去、当头棒喝、顺水推舟…等词汇也都从禅法机锋变成了日常用语。
禅宗在4-6世纪传入日本、东南亚,20世纪又经由日本传入欧美,成为现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宗派之一。每当我们追根溯源时,会发现这个隐忍的“面壁者”对佛教文化、中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

初祖达摩诞辰日
敬请诸位佛友
净心净行
诵经念佛、慈悲素食
行善布施、功德倍增
助我们早证菩提
祈愿佛法普渡众生
人民安居乐业
国家国泰民安
世界和平共享
祈愿众生皆能早日离苦得乐
愿此殊胜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尽除一切罪障
祝我们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来源:网络

微信号:15165314296

健康、爱国、爱教、传承

达摩禅-新浪微博-今日头条:

关注方法:

1、下载新浪微博,在微博搜索栏搜索“达摩禅”点关注即可。

2、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

感恩支持,阿弥陀佛????

《什么是“涅槃”?》

《禅宗公案解析-110:布袋和尚》

《禅宗公案解析-109:火烧密籍》

《烦恼即菩提》

《离诸相、破无明》

《一念不觉而有无明》

《明心见性,需舍心不吝》

《行住坐卧皆禅定》

《什么是五蕴六尘》

《禅宗的禅定与其他禅定的区别》

《大乘与佛乘》

《革俗成务。功不待积。》

《如何快速解读佛经、及精进修行》

《药师经中的“转女成男”》

《禅宗公案解析1—74》

《如是发心》

《定业可转吗?》

《达摩祖师绝观论-13》

《达摩祖师绝观论-12》

《达摩祖师绝观论-11》

《达摩祖师绝观论-10》

《达摩祖师绝观论-9》

《达摩祖师绝观论-8》

《达摩祖师绝观论-7》

《达摩祖师绝观论-6》

《达摩祖师绝观论-5》

《达摩祖师绝观论-4》

《如何“脱离因果”》

《修行是脚踏实地、而不能顽空》

《“戒体”是什么?》

《有为法与无为法是贯通、互助的》

《达摩祖师绝观论-3》

《达摩祖师绝观论-2》

《达摩祖师绝观论-1》

《达摩祖师息争论-6》

《达摩祖师息争论-5》

《十地菩萨》

《达摩祖师息争论-4》

《十住位菩萨圣位名称和含意》

《达摩祖师息争论释义-3》

《达摩祖师息争论释义-2》

《达摩祖师息争论释义-1》

《识得本来,不被尘扰》

《达摩祖师无心论释义-5》

《达摩祖师无心论释义-4》

《什么是“一真法界”?》

《达摩祖师无心论释义-3》

《达摩祖师无心论释义-2》

《达摩祖师无心论释义-1》

《达摩祖师禅观门释义-2》

《如何能快速开悟?》

《达摩祖师禅观门释义-1》

《达摩祖师安心法门释义-3》

《抛弃无明、回归正觉》

《达摩祖师安心法门释义-2》

《如何做清净、慈悲、光明的自己?》

《达摩祖师安心法门释义-1》

《随喜赞叹一切方便之法》

《六祖慧能偈简说-8-【修行偈】》

《楞严经(释义摘选):【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六祖慧能偈简说-7-【超然登佛地】》

《六祖慧能偈简说-6-【真如自性是真佛】》

《六祖慧能偈简说-5-【心地含诸种】》

《六祖慧能偈简说-4-【第一义不动】》

《如何持戒、忍辱、禅定》

《六祖慧能偈简说-3-【无上大涅槃】》

《六祖慧能偈简说2—【迷人修福不修道】》

《六祖慧能偈简说1—【无相颂】》

《禅问五偈答》

《参禅,需用好一心》

《佛法包括一切有无,圆融无碍》

《看透、放下》

《心经简说》

《怎么得到“永恒的幸福”》

《怎样才称得上“道人”》

《如何能做到“天堂地狱不能掇”?》

《守候梵音》

《缘之一字,甚为难解。》

更多佛教电影

更多学佛知识

长按关注我们吧!!

【关注本公众号的方式】

1、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达摩禅”关注。

2、扫二维码关注。

3、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15165314296

10
文章点评
2020-09-25
说好的无痛呢?20岁的她们说出真相,太扎心!( 上)
阅读全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阅读 分享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详情>
2020-06-22
清净芳香 —— 槐花饼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四月槐花正当时!这种植物在南方比较少见,现在在淘宝上都有卖了要选用没有完全开的槐花,这个是洋槐花,作槐花饼.. <详情>
2020-06-06
观音心咒功德
只要我们对观音菩萨有信心,所有世间出世间的愿望,都可以圆满!华智仁波切也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就是观音心咒,2017年我们开始修观音菩萨法门,弘扬一亿观音心咒。到目前汉地两万多人都已经报名了,如果精进努力的话,应该是可以完成的。这次我.. <详情>
2020-05-16
“你念佛已经达到一心不乱了吗?”
普真法师,瑞安人,自幼喜欢念佛,有出家的志向。十九岁的时候,从家里逃出,前往离家很远的处州青田县金田寺剃度出家。受了比丘具足戒之后,听说玉峰古昆法师.. <详情>
2020-05-16
练习即道
无量读书NO.28正念此刻是一枝花「练习即道」作者 | 乔·卡巴金译者 | 王俊兰朗读 | 德力西“ 在漫漫人生道上,我发现自己迷失在黑暗森林,前路迷茫。”——但丁.. <详情>
2020-05-16
那个用我的名字囚禁起来的人 | 吉檀迦利「29号献歌」
无量读诗NO.29吉檀迦利「第29号献歌」作者 | 泰戈尔译者 | 闻中朗读 | 翁立那个用我的名字囚禁起来的人他正在深深的地牢中啜泣我每日都在忙着四方筑墙当这高高.. <详情>
2020-05-16
印光大师:念佛之法因人而宜​
文钞原文:念佛之法,何可执定。古人立法,如药肆中俱备药品。吾人用法,须称量自己之精神气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刚,或默,俱无不可。昏沉,则不妨.. <详情>
2020-05-16
印光大师: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
文钞原文: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