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实实在在积累福报,这十件事你做过多少!

素食学习


大家都会来到寺院礼佛祈福,但满怀心愿拜了佛之后,福就到了吗?

拜佛是礼敬诸佛菩萨,祈请加持!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懂得佛法中所说的积累福报的原理并且依教奉行。

以下这十件事就是日常生活最实用、最接地气的增长福报的好办法。


1、孝亲敬长

知恩感恩,是消除违缘、培植福报的好办法。佛教也反复在说,“上报四重恩”,就包括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

对于父母长辈生我育我的恩情,自然是要知恩感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也说, “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 。

孝养父母也不只是经济上、物质上的供给,关键还是要让父母长辈对自己安心、放心,常常报个平安,聊聊近况。两代人之间必定有代沟,我们希望父母理解我们的同时,也要理解他们身上的局限性。可以为他们创造机会,找到一些兴趣爱好,与社会产生关联,既丰富晚年生活,又不使他们过于与社会发展脱节,多一些共同语言和理解。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一个人最实在的福报,这样的家风还能代代相传。


2、尽职敬业

“放下”这个词是佛法中常常提到的,放下的是欲望,放下的是心中的贪嗔痴。放下的同时,还要担起。

作为在家居士,担起工作的职责,担起家庭角色的责任,担起在家居士的本分事。从事商业生产的,不让伪劣或不合格的产品从自己的手中流出;从事法律或管理工作的,在职责范围内不给违反法规和道德的事情放行,不让冤假错案在自己手中发生;从事医疗行业的,尽心救治病人、慈心安慰患者;从事教育行业的,用心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有做人的榜样;从事服务接待的,为顾客提供暖心的服务;从事保洁工作的,用汗水为大众创造一份干净整洁的美好......

为大众做事,不只是谋取一份薪酬,更是为自己积累福报的好机会。


3、行善助人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思是比发心建造佛塔的功德还要大。

无论是救人性命,还是及时出手相助、救急救难,都一定是大功德。不管新闻里有过什么样的事件,都不能成为我们冷漠的理由。别人怎么对我,是我过去的因缘,而我怎么对待别人,是我今生的修行。

看到路边的孩子落单或面临危险,及时上前询问或制止,保护他们的安全;留意学习急救常识,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摔倒,该上前帮助时也无需犹豫......在生活中,愿我们都不会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热心的人,做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


4、爱语调柔

爱语其实也是一种布施,包括多说正面的话、鼓励他人的话,给予他人信心、喜乐,同时还包括沟通的技巧。

爱语既不是脱离事实的“彩虹屁”,也不是对别人的错误选择沉默。例如,同事因能力不够而出现工作差错,先肯定他努力,再告知他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最后要给予善意的支持,以后有不清楚的,让他不要顾虑,欢迎他来咨询自己。

养成了“爱语”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对他人给予赞美和鼓励,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人际关系也会更和谐。而且,随时都能做功德,真是一举多得。


5、随喜他人

我们常常会听见法师或居士说“随喜赞叹”,意思和“点赞+1”差不多。就是当别人做了好事,我们由衷地为他赞叹,并发心表示也愿和他一样;又或是别人获得了进步或利益,我们也由衷地为他高兴,就像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同样的利益。

通过心口如一的赞叹,即使我们当下无法做到相应的事、取得相应的成绩,我们的心也会向着他人的种种善言、善行、善果靠近,从而逐渐改变我们自己的言行,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质,这也就是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但是,当有人做了不善行,凑过去围观“吃瓜”,甚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做法,绝对不是“随喜”,这在佛经中被称为“见作随喜”,这果报不得不慎。


6、恭敬三宝

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孝亲敬长、尽职敬业、行善助人、爱语调柔到随喜他人这五件事,从我们这个民族的道德和传统价值观来说,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也应该要做的。

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入世的角度而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早就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如果能够进一步亲近佛法,恭敬“佛法僧”三宝,不仅有佛缘,更是有福报的体现。

见到佛像恭敬礼拜,遇到法师尊重合十,拿到经书法宝珍重待之。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主动去了解各位佛菩萨的由来和大愿,若是能以他们的行和愿,作为自己效仿的目标,能有这样的发心,就更是殊胜的福报了。


7、布施得福

佛教中讲的布施有三种:一种是精神上的布施,比如向别人宣说真理,给予精神上的激励;一种是物质上的给予,把自己拥有的财物适当地给予他人,进行帮助;还有一种是无畏布施,当他人的生命或安全受到威胁,或是遭遇精神创伤的时候,对他们施予安慰和救护,使他们脱离危险、感到安全,消除恐惧。

布施也是好处多多,既是修舍,又是修慈,更是培福。对自身财物、享乐看得太重,人生会逐渐迷失其中。从力所能及处尝试着做起来,能体会到放下对财物贪执的轻松,体会到帮助他人后的喜乐,并且带动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对于我们自己和后代都是巨大的、实实在在的福报。


8、戒杀护生

《大智度论》偈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之一。”首先,无论人还是动物,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都有生存的权利,本质上没有贵贱之分。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六道轮回的存在,大到牛羊小到虫蚁,畜牲道的众生其实在无数劫的轮回中,或许也曾是我们的亲眷朋友。我今幸而为人,他们此生不幸堕入畜牲道,救之唯恐不及,又怎么忍心杀害呢?

所以,在为老人庆祝寿辰,或是幼儿满月、周岁,又或是其他喜事时,既然希望共庆祥和,相比一掷千金、消耗福报式的摆排场,若选择素食宴席,甚至能够有心护生放生,才是真正的祥和,才是为家人积累福德的做法。


9、助印经本

自古以来,佛法的流传离不开经书,所以抄经、印经就是佛弟子常做的事情之一。

大部分佛经的最后一段都是“流通分”,这部经的大意陈述完成后,佛陀嘱咐令这部经在世间流传,若有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的,功德无可计量。

但需要提醒的是,现在印刷经书必须符合相关的出版物管理法规,取得相应的批复。同时,要确保经文的正确,排版装帧用心设计,使拿到经书的人能够生起恭敬之心、珍重之心。


10、功德回向

回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论做了任何一个善事,或是听经闻法结束时,都可以将所产生的功德,指向某个指向某个特定目标,祈请三宝加持,成就善愿!

而最好的回向,一定是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就好比把自己这有限的一滴水,汇入了佛菩萨和无数众生共成形成的愿海,永远也不会干涸消失。

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念诵一个常用的回向偈,例如“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十种方法都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点滴,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日行一善,好过心血来潮。

最后祝大家都能平安顺遂,福慧双增!

3
文章点评
2022-10-11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01中国各大城市在陆续发布幸福指数。但这些发布很健忘——忽略了“死亡质量”也是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发布了《20.. <详情>
2022-04-30
素食菜谱 |茄子不油炸,这样做鲜香好吃,保护心血管,降低胆固醇!
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外学者提出“降低胆固醇12法”,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今天分享下一道低脂少.. <详情>
2022-04-30
快速消除业的几个方法,值得一看!
学佛以后,总觉得自己业障深重,想着念哪一部经、持什么咒、每天做多少功课才可以最快地消除业障?《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实际上所有的法都是一.. <详情>
2022-04-30
念佛和拜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
问: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不是至心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么?念佛再加上拜八十八佛,不是显得有些信心不足?还是念佛忏悔不及拜八十八佛?大安法师.. <详情>
2022-04-30
真正的学佛人,千万不要做这些事情!
自作自受是佛法中讲的一个原理,说来说去不是佛救我们,是我们自己救自己。正信的佛弟子,千万不要邪命自活:诈现奇特、自赞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示威、称得供养.. <详情>
2022-04-30
一位高僧说:人在转运前,往往有两个征兆,有一个也要恭喜!
凡境皆心造,一切由心生,一切随心动。俗话说:三分命,七分运。谁都盼望自己能有好运,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但是好运不是想有就有的。首先我们要相信因.. <详情>
2022-04-28
素食菜谱 |豆皮最香的做法,香酥可口,孩子的最爱!
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今天给大家分享用豆皮做的一款零食小吃,不用炒也不用炖,.. <详情>
2022-04-28
初学佛者,应该先读哪几本经典?
一、《地藏经》佛门孝经《地藏经》,提倡这“孝”字。读了《地藏经》,你就会对因果生起深信,不是泛泛而信、淡淡而信,而是深信。你深信因果就好了。你就会对你.. <详情>